日前,省政府辦公廳通報2024年度省政府部門對照學習滬蘇浙“二十佳”案例,省藥監局“建立醫藥創新柔性服務工作站 提供‘面對面’幫扶”入選。
為近距離服務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和聚集區企業,省局對照學習江蘇省深化對接服務、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舉措,結合省情實際,在全省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布局建設醫藥創新柔性服務工作站,通過提供高效精準的“面對面”服務,努力解決生物醫藥企業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問題,為推動全省醫藥產業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一是布站點,聚點成網強聯動。按照成熟一個、設立一個的原則,采取市級申報、省級認定、合作共建方式,把醫藥創新柔性服務工作站布局在省內重點醫藥產業集聚區。著力構建“國家級專家指導+省級精準服務+就近柔性服務”三級聯動服務機制,以“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導、研審聯動”的主動作為,為藥械企業提供政策解讀、技術幫扶、資料預審、風險排查、項目跟進等個性化柔性服務。目前已在合肥、滁州、黃山、亳州、宿州等市建設柔性服務工作站8個,阜陽、淮南、蕪湖、蚌埠、安慶等市6個柔性服務工作站正在加快籌建中。
二是強能力,精準服務解難題。秉持“建成不等于建好,有人不等于有效,有量不等于有質”理念,明確醫藥創新柔性服務工作站建設的標準和程序,嚴格實施“準入-指導-考評”全流程管控,工作站現有人員已全部在省藥監局完成6個月跟班學習并通過考核。滁州頂汊柔性服務工作站在轄區一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預審評過程中,精準模擬檢查程序,提前發現并及時解決6個質量管理體系問題,獲批時限提前了8個月。截至2024年底,各工作站共舉辦培訓50余次,服務企業1500余家次,接待企業來人來電來函咨詢687次,解決企業困難問題258個。
三是組專班,上門紓困促發展。針對醫藥創新柔性服務工作站“柔性”強但“剛性”不足的實際,依托全省藥械審評專家智庫資源,及時組建全省重點醫藥產業園區服務專班,問需于企、靠前紓困,前手“摸脈”,后手“發力”,成立專班智庫,集中統一上門指導,積極賦能園區發展。通過專班上門服務,地處黃山的安徽百諾佳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提交注冊檢驗申請僅半年時間,便獲批兩張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2024年,省藥監局共開展專班服務5次,邀請專家13人次,收集并現場解答企業疑難問題47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