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一財經 郭晉暉
作為《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落地的全新政策工具,對創新藥械開展醫保綜合價值評價將是下一階段醫保價值購買的重中之重。
7月17日,國家醫保局舉行第一場醫保支持創新藥械系列座談會,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指導中心、醫藥管理司、價格招采司等部門的負責人與醫藥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進行交流。
第一財經從與會人士處了解到,第一場的主要議題是“對創新藥械開展醫保綜合價值評價”,未來醫保的價值購買,如醫保目錄準入等,不再單純看創新藥在上市時提供的實驗室材料和數據,更看重它在實際環境中的真實效果,真實世界數據將推動醫保更好實現價值購買。國家醫保局還將陸續召開一系列相關座談會。
7月21日,國家醫保局發出“邀約”,公開征求聚焦醫保真實世界數據如何服務藥品器械綜合價值評價,面向社會廣泛征集研究成果或研究思路。
此次研究方向為兩個,一是面向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管理的藥品綜合價值評價,二是面向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管理的藥品綜合價值評價。具體內容包括基于真實世界數據的特定區域內境內未上市藥品究,擬新納入目錄的藥品、目錄內藥品及退出機制等方面的選題。
真實世界數據,是指在實際環境中產生的數據,而不是在嚴格控制的臨床試驗中得到的。因此,它與臨床實際更貼近,更能反映藥品耗材等在實際臨床上的真實效果。
國家醫保局辦公室主任朱永峰撰文表示,無論是籌錢、花錢還是管錢,都要有科學的依據和方法,用數據說話。比如在花錢方面,必須解決“錢往哪兒花”“花得值不值”等問題,為此,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比較系統完備的評價體系、標準和方法對醫藥產品綜合價值進行科學規范評價,從而推動醫保更好地實現價值購買。
朱永峰認為,以藥品為例,可以從上市前、上市后進醫保前、進醫保后等三個階段進行綜合價值評價。一是上市前的綜合價值評價。比如有的創新藥品在境內尚未上市,但在境內特定區域可以使用。對于這些藥品,可以收集臨床數據,使用統一規范的評價標準、方法等進行評價,作為藥品在境內上市和醫保準入的重要依據。
二是上市后醫保準入前綜合價值評價。藥品上市后,雖然有臨床價值,但能否進入醫保,需要使用統一規范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對該產品從安全性、有效性、經濟性、公平性、可及性、創新性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同時,還要與同類產品進行比較評價,從而決定是否納入醫保。
三是醫保準入后的再評價。藥品進入目錄后并非一勞永逸,而要動態管理。對目錄內產品,一是要看其在臨床實際中的真實情況,利用真實世界數據和統一規范的標準方法對其進行綜合價值再評價;二是有新的類似產品出現時,也要對新、老同類產品進行對比,采用規范統一的標準和方法進行評價,看誰的綜合價值更高。經科學評價后,綜合價值不高的產品要及時調出目錄。
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楊燕綏對第一財經表示,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的背后是一個宏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策、技術,此次座談會釋放出醫保支持創新藥的重要信號,我國已經走過了以低價來“壓藥品虛高價格,壓灰色營銷費用”的階段,下一步要通過建立醫保綜合價值評價體系來合理確定創新藥醫保支付標準。
參加了座談會的百濟神州中央市場準入和公共事務執行總監王淵告訴第一財經,國家醫保局以真實世界數據為抓手建立醫保綜合價值評價體系,就是要通過真實世界數據佐證什么是真創新,而僅靠專家評審以及指南推薦,過去一些附條件批準的創新藥,可能是好藥也可能不是,需要在真實世界中去驗證。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廖藏宜也參加上此次座談,他對第一財經稱,醫保綜合價值評價體系的應用能夠避免創新的內卷式競爭,引導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在目錄準入、多元支付、臨床層面都將產生積極影響,國家醫保局牽頭來制定這一支持創新的指導原則,可以讓藥企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臨床。對于商保公司而言,可以在創新藥目錄、醫保數據、一站式結算等方面與基本醫保進行合作。
原標題:《國家醫保局連開座談會釋放哪些新信號》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第一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