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高校采購設備的消息在網絡引發熱議——重慶三峽學院采購一臺標價299元的普通網絡設備,卻報出高達85萬元的中標價。
據《極目新聞》報道,該校于5月9日發布“防火墻及DNS設備采購中標結果公告”,采購型號為普聯TL-R473G,而在電商平臺上,這款產品的標價僅為299元,甚至還有20元優惠券。
也就是說,市面上不到300塊就能買到的設備,經過“層層篩選”之后,變成了85萬的中標項目。
事件被曝光后,5月11日,重慶三峽學院發布聲明稱,由于該項目涉及“影響采購公正的違法違規行為”,已終止招標流程。
看似是招標,實則早有“劇本”
令人震驚的不只是報價本身,還有“劇本”一樣的競標過程。
最終中標的公司是“豐都縣洪正商貿有限公司”,而這家公司三年來甚至沒有任何員工繳納社保的記錄——幾乎是個空殼公司。
更耐人尋味的是,參與競標的其他兩家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和“重慶昌隆集實業有限公司”——報價分別為88.7萬和89.998萬。
這種整齊劃一、毫無競爭力的報價,讓人不禁懷疑:這真的只是一次“公開、公平”的采購過程嗎?
還是說,大家心照不宣,只是在“陪標”走個形式?
如果這不是一場默契的游戲,那什么才是?
很多人質疑,怎么會有人如此“愚蠢”,用85萬元買一件市場價不足300元的商品?
他們不是不知道,而是根本不在乎。
畢竟,這類招投標“操作”,在一些地方早已成為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一個聲明,難掩遮羞的慌張
學校雖然發了情況說明,稱發現問題后已終止項目,但整個聲明避重就輕、信息含量幾乎為零。
它既沒有解釋為什么會出現如此離譜的報價,也沒有說明是誰拍板通過了這樣的中標方案,更未對相關責任人作出任何問責。
一句“違法違規行為”就想帶過所有問題,實在令人費解。
究竟是技術要求出了偏差,還是內部早有默契?
誰負責的審核、誰簽的字、誰組織的談判?這些問題一個都沒提。
這不是應對輿情,而是擺出一副“你們就這樣吧”的傲慢姿態。
最后想說的是:
每一筆荒唐的預算背后,都是財政資金的流失,是公眾對制度公正的失望。
問題暴露不是結束,而應是追責、整改的開始。
如果我們連最基本的質疑都無法獲得回應,那所謂的規則、流程,和兒戲又有何區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