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話的奇妙世界里,有一位形象獨特且深受喜愛的神祇,那便是跳舞的可愛象頭神,他最為人熟知的名字是 Ganesha 。其在中文里譯名繁多,諸如迦尼薩、犍尼薩、伽內什、加內塞等等,在此我們統一稱其為伽內什。在國內,伽內什或許知名度有限,但在印度,他可是當之無愧的 “頂流”,上至老人,下至婦孺,無一不對他喜愛有加。
在印度神話的宏大譜系中,伽內什出身非凡,他是三世神之一濕婆與雪山神女帕爾瓦蒂的孩子。關于他的誕生,有著諸多版本,其中一個廣為接受的版本源自《濕婆往事書》(Shiva Purana) 。傳說濕婆與女神交歡,這一過程竟持續了千年之久。期間,其他神仙前來敬拜,濕婆接見信徒時,帕爾瓦蒂尚在他身上,慌亂中她幻化出蓮花遮住臉與身體。此時,女神萌生了生出個孩子管理眾仙人與天神的想法,可愛的小男孩伽內什便就此誕生。
現代塑造的象頭神塑像十分可愛,其額頭上的符號形似大象,成為了伽內什的顯著指代。伽內什誕生后,有一次帕爾瓦蒂洗澡前,讓伽內什在外看守,不許任何人進入。不巧的是,帕爾瓦蒂的丈夫濕婆到來,想進去找妻子,伽內什堅守崗位不讓其入內,兩人僵持不下,濕婆一氣之下揮動三叉戟,砍去了伽內什的頭。帕爾瓦蒂悲痛萬分,生出十個化身意欲毀滅世界。濕婆為彌補過錯,答應妻子復活孩子,遂向毗濕奴求助。毗濕奴告知需找到第一個出生時頭向東的生物。眾神先找到一個孩子,可惜腦袋方向不對,而后發現一頭剛出生且奄奄一息,但腦袋方向正確的小象。濕婆砍下小象的頭,安在伽內什身上,伽內什就此復活。如大都會博物館藏的跳舞的伽內什,制作時間約在十世紀左右。由此便能理解,為何大英博物館的伽內什雕像擁有象頭與四只手(四只手是神力的象征)。
再看伽內什四只手中所持之物:左上手持念珠,左下手握斧子,右上手握折斷的象牙,右下捧著一碗甜食,這些物品分別代表了他的不同特點。點擊圖片切換,還能查看伽內什四只手上物品的詳細解讀。伽內什因抄錄了整本《摩訶婆羅多》,被視為智慧之神。而關于他折斷的象牙,還有一段有趣傳說,這便要與他身上另外兩個元素 —— 蛇和糖包子(Modak)相結合。相傳伽內什貪吃,吃了太多糖包子,被蛇驚嚇后摔了一跤,肚子里的糖包子都摔了出來。他生氣地把糖包子裝回肚子,還將蛇纏在身上扎緊,防止糖包子再掉出。因此,蛇的形象常與伽內什相伴,有時如圣線(Yaj?opavīta)從左肩上方穿過,再穿過右臂下方;有時則作為腰帶。在 10 - 11 世紀的伽內什像中,蛇頭便出現在他肚子上,仔細觀察便能發現。關于折斷的象牙,還有一種民間流行的說法:伽內什因蛇而摔倒,月神見狀嘲笑他,伽內什憤怒地折斷自己的象牙丟向月亮,并詛咒月亮消失。月亮消失引發世界混亂,月神趕忙道歉,伽內什雖很快原諒,但詛咒無法收回,只好讓月亮出現盈虧交替,每月僅有一次滿月能完全展現輝煌,每月也有一天隱身(朔月)。此外,注意 11 世紀伽內什雕像的腳下,有一只老鼠,那是他的坐騎。關于伽內什摔倒,還有一個騎著老鼠被嚇到的版本,畢竟蛇吃老鼠,老鼠見蛇害怕致使伽內什摔倒,似乎更為合理。不過,大英博物館這尊雕像發現于七世紀中葉的北方邦地區,那時伽內什與老鼠相關聯的形象才剛在印度中部和西部出現,尚未流傳至北部,大約 9 世紀后,兩者形象才廣泛出現。
伽內什最愛的糖包子,餡料是椰蓉和椰糖,外皮用米粉制作,蒸熟后淋上酥油食用,還有油炸版本。伽內什除了象頭,最明顯的特征便是他的大肚子,顯然與他愛吃糖包子有關,故而他還有個別名 Lambodara(梵語寫作???????),直譯就是 “大腹便便的”。最后,它的額頭正中間有個突起,這是它的吉祥記(Tilaka) 。
看了上面這么多,我們能夠感覺出來,象頭神是個很可愛,很活潑的神,愛吃甜食的身份和胖胖的身子也寄托了人們對于富足生活的美好想象,但這還不足以讓他成為全印度的頂流,真正讓他備受歡迎的,還有他破障者的身份。
印度人民在歡慶象頭神節時,其中一項重要儀式是把它浸入水中。人們認為這樣可以讓他回歸天界,或者回到母親身邊。之前說過伽內什名字眾多,其中有一個叫做 Vighnesvara,是掌管障礙的神,他既可以施加障礙,也可以消除障礙。在《林伽往事書》(Linga Purana,林迦是濕婆的別名)中的一個故事解釋了他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故事中說,各種羅剎娑和阿修羅通過他們的善行和祭祀得到了濕婆的許多恩惠。得到這些恩惠后,他們轉而攻擊天神并打敗了他們。在遭遇多次失敗后,以國王因陀羅為首的眾神請求濕婆創造一個人,在阿修羅和羅剎娑行善的過程中設置障礙,使他們無法獲得任何恩惠。濕婆同意了,并從他的一個 Amsas(他的能量或力量)中創造出了 Vighnesvara,濕婆要求他為阿修羅、羅剎娑和其他邪惡生物行善和祭祀設置障礙。他還祈求 Vighnesvara 幫助天神和其他虔誠的眾生,消除一切障礙,成就他們的善行。
因此,他的業務能力超越了可喜的人設,幫助他補上了成為頂流的最后一塊拼圖:破除障礙。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之子阿南特?安巴尼在慶祝象頭神節,這一行為也側面反映了象頭神在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誰都想自己的工作生活順風順水,不想遇到障礙,而掌管障礙的神伽內什自然而然成為了他們敬拜的對象,再加上它不會和三相神那樣毀天滅地,人設活潑可愛,所以受到了廣泛歡迎。無論是在印度的大街小巷,還是在各種節日慶典上,伽內什的身影無處不在,他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更融入了印度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印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對伽內什的熱愛,跨越了階層與年齡,成為凝聚印度人民精神世界的一股強大力量,在歲月的長河中,持續閃耀著獨特的文化光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