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職業技術學院訊】浙江省第十四屆"挑戰杯"現場,湖州職院大二學生朱凡昊捧起金獎。這位00后入學兩年獲4項省級金獎、開發10余款軟件,用代碼書寫"科技賦能社會"的青春故事。
VR技術復活千年非遺:讓湖筆文化"觸手可及"
"看到老匠人直播展示制筆工藝,年輕人彈幕說‘看不懂’,就想做些改變。"朱凡昊談及"湖筆數字文化展館"項目初衷。團隊創新采用VR+AI技術,用戶佩戴設備可"穿越"湖州善璉鎮,沉浸式觀看選毛、浸皮到扎筆、刻字的湖筆制作全工序。該平臺獲權威機構認證,已與3家文旅企業簽約。"一位老匠人體驗后說‘手藝能被更多人看見’,這比拿獎更讓我感動。"他笑言。
AI軟件溫暖"星星的孩子":讓沉默者開口說話
"在特教學校做志愿者時,發現孩子對屏幕互動更敏感,想用技術幫他們溝通。"朱凡昊研發的"星光守護"系統,通過AI情感識別分析表情、語音,生成個性化教學方案。數據顯示,使用患兒平均語言訓練周期縮短40%,首次開口時間提前2-3個月。"有個孩子用軟件喊出‘媽媽’,家長含著淚鞠躬,那一刻覺得代碼有了溫度。"該項目還獲得了2項軟著。
從課堂到市場:00后CEO的產教融合實踐
作為湖州暢游科技法人,朱凡昊構建"技術研發-企業轉化-市場應用"閉環。"不做空中樓閣的技術,要瞄準小微企業痛點。"團隊為杭州企業開發的AI圖像識別系統降低30%分揀成本,為溫州定制的文旅平臺首月引流超5000人次。"第一次談合作,對方看我是學生質疑‘能落地嗎?’我們帶demo現場演示才拿下首單。"依托學校產教融合基地,公司年營收破10萬元,帶動12名同學創業。"代碼要解決現實問題,才是技術價值。"他說。
"崗課賽證"育出"六邊形戰士"
"專業第一+競賽金獎+企業CEO+學生干部",朱凡昊是職業教育"崗課賽證"模式的樣本。"入校參觀企業,看到工程師現場調代碼,‘學以致用’的氛圍吸引了我。"他說,工作室是"第二課堂",白天學理論、晚上做項目,競賽獲獎、申軟著水到渠成。信息工程學院院長評價:"他是融合技術、管理、市場思維的復合型人才。"如今,他正帶領團隊攻關"虛擬現實+鄉村振興",計劃為湖州20個村落打造數字博物館。"鄉村民俗文化在消失,想用VR把它們‘存’下來。"他眼中滿是期待。
從非遺傳承到公益服務,從技術創新到產業落地,這位00后用代碼勾勒新時代青年擔當:讓科技有溫度,讓創新有方向。正如他所言:"鍵盤是畫筆,屏幕是畫布,我想畫出更溫暖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