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結束
大家的“五一”之旅如何?
不過我們同時也要注意
五月正值春夏交替之際
部分蚊媒傳染病和腸道傳染病
進入高發季節
“五一”假期人員流動性上升
聚集性活動增加
可能加大傳染病疫情傳播風險
1
holiday
新冠病毒陽性率持續上升
據中國疾病疫情防控中心
4月21日發布的
《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2025年3月)》
的數據來看
病毒整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
具體情況如下
一、全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報告情況
2025年3月1日-3月31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56286例,其中重癥病例131例、死亡病例7例(為基礎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疫情呈波動上升趨勢,但總體仍處于較低水平。
*全國新冠病毒感染新增確診病例報告情況
*全國新冠病毒感染新增重癥和死亡病例報告情況
二、全國發熱門診(診室)診療情況
2025年3月1日-3月31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診室)診療量在5.2萬至7.6萬人次之間波動。
*全國發熱門診(診室)診療人次數變化趨勢
三、哨點醫院監測情況
2025年第10周(3月3日-3月9日)至第13周(3月24日-3月30日),全國哨點醫院流感樣病例占門(急)診就診人數比例小幅波動,分別為3.7%、3.7%、3.8%、3.8%。
*全國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占比變化趨勢
2025年第10周(3月3日-3月9日)至第13周(3月24日-3月30日),流感樣病例新冠病毒陽性率小幅升高,分別為3.5%、4.3%、5.1%和6.3%。
*全國哨點醫院流感樣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陽性率變化趨勢
四、本土病例病毒變異監測情況
2025年3月1日-3月31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報送438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組有效序列,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主要流行株為XDV系列變異株。根據采樣日期,第10周(3月3日-3月9日)至第13周(3月24日-3月30日)XDV及其亞分支占比分別為72.4%、76.2%、79.9%、87.2%。
*全國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變異株變化趨勢
2
holiday
國家疾控局發布通知
4月25日
國家疾控局發布
《關于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前后
新冠病毒感染等重點傳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以及解讀問答
五一”假期前后
重點傳染病疫情形勢如何?
如何做好防控工作與個人防護?
一起來看看
綜合分析研判我國多渠道監測數據,目前新冠、流感等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整體處于較低流行水平,腸道傳染病發生風險和流行趨勢與往年同期相近。
春夏季是蚊媒傳染病流行季節,登革熱、瘧疾境外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登革熱在部分南方省份由輸入病例引發本土疫情的風險將上升,局部地區可能出現聚集性疫情;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報告病例數和波及省份將有所增加。
猴痘、人感染禽流感等呈低發、散發態勢,需警惕境外輸入及引發本土傳播的風險。
《通知》中對做好“五一”假期前后傳染病防治工作提出具體措施,包括:
加強口岸疫情防控。各地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疾控、衛生健康、海關等部門會商、協作機制,加強信息互通共享和風險預測預警,妥善做好口岸輸入疫情協同處置。
加強疫情預測預判預警。各地要持續做好新冠多渠道監測、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和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加強多源監測數據的分析利用,及早發現和處置疫情。
加強重點環節疫情防控。各地要做好“一老一小”常態化防控,加強托幼機構、學校、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內部管理,落實人員日常防護和健康監測。
加強醫療救治和重大疫情、突發事件應對處置。各地要根據本地傳染病流行形勢,動態統籌調配醫療資源,增加重點傳染病診療服務供給,優化就醫流程,提高就診高峰應對能力。
加強重點人群疫苗接種。各地要加強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保持麻疹、百日咳等疫苗高接種率,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和疫情形勢做好疫苗查漏補種和應急接種工作。
加強健康科普宣教。各地要根據傳染病發病特點和風險評估結果,及時、準確、客觀發布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
3
holiday
五一期間如何做好個人防護?
關注疫情動態。建議公眾在出行前,密切關注目的地傳染病疫情動態和相關部門發布的防控信息提示,提前做好防范,合理安排出行計劃。
做好健康監測。出行前、返程后應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假期出行前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癥狀,建議暫緩出行計劃,返程后出現異常癥狀及時就診,并告知醫務人員近期旅行史和動物接觸史等。同時,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將疾病傳染給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
做好旅途防護。可準備適當的個人防護用品,旅途中做好防蚊防蜱叮咬、不接觸疫源動物及產品等防護措施,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如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癥狀,應停止旅行活動并及時就醫,避免參加集體活動或前往人群密集場所。
4
holiday
小貼士
1.科學佩戴口罩,阻斷呼吸道傳染病傳播。乘坐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及前往醫院、商場等公共場所時應佩戴口罩,佩戴時應優先選擇醫用外科口罩。
2.勤洗手,切斷接觸傳播鏈。外出歸來、飯前便后、接觸公共物品后,需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20秒以上。隨身攜帶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隨時清潔雙手。
3.注意飲食安全,避免“病從口入”。避免生食,不喝生水,海鮮、肉類要徹底煮熟后食用,水果建議洗凈去皮。聚餐期間須注意防護,如使用公筷公勺,減少交叉感染風險,選擇衛生達標的餐廳等。
4.防蟲滅蟲,遠離蟲媒疾病。出行盡量穿著長袖衣物,做好物理防護。做好環境清理,如清除家中積水(如花盆托盤、閑置容器)等,減少蚊蟲滋生。
戴好口罩
健康出行
平安回家
來源|網絡、中國疾病疫情防控中心、國家疾控局、廣州疾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