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福建省檔案局、福建省檔案館指導,泉州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泉州市檔案局、泉州市檔案館、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僑聯、泉州市文聯聯合主辦的“金斯達”杯第四屆“世界記憶遺產·僑批”主題文學創作大賽評選結果揭曉。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學學生閆樂暉憑借作品《一紙銀信百鎰輕》在746件全球參賽作品中力拔頭籌,榮獲未成年人組一等獎,指導教師劉曉堅。
01
僑批為媒,書寫家國情懷
僑批被譽為“跨越山海的家書”,是華僑華人奮斗史與家國情的珍貴載體。本屆大賽以“世界記憶遺產·僑批”為主題,吸引了海內外詩歌、散文、小說等多體裁投稿。閆樂暉的獲獎作品《一紙銀信百鎰輕》以一封僑批為線索,串聯起閩南華僑遠渡重洋、艱苦創業的歷程,細膩刻畫了華僑與家鄉親人間的血脈深情與家國擔當。評委組評價其作品“立意深遠,文采斐然,以少年視角賦予百年僑批新的時代共鳴”。
02
師生攜手,深耕文化沃土
談及創作過程,閆樂暉表示:“僑批不僅是歷史的碎片,更是流淌在閩南人血液里的精神密碼。通過查閱史料,讓我深刻理解了每一封僑批背后的故事。” 指導教師劉曉堅介紹,此次備賽以“文化浸潤+實踐探索”為路徑,通過組織學生研讀僑批文獻、尋訪僑鄉遺跡,引導他們從歷史細節中提煉創作靈感。“樂暉善于將厚重的歷史轉化為鮮活的故事,她的作品既有家國情懷的宏大敘事,又有青春筆觸的靈動表達,這是她脫穎而出的關鍵。”劉曉堅表示。
03
以文育人,厚植文化自信
惠安一中歷來重視傳統文化教育與創新人才培養,充分發揮惠安這一僑鄉優勢,鼓勵學生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校長梁生輝表示:“此次獲獎是學校‘五育融合’實踐的又一成果。未來我們將繼續搭建平臺,讓更多學生通過文學創作傳承文化遺產,講好中國故事。”
據悉,本屆大賽獲獎作品將結集出版,并納入僑批文化推廣項目。閆樂暉表示,她將以此次獲獎為起點,繼續用文字記錄僑鄉故事,讓“紙短情長”的僑批精神代代相傳,讓更多人聽見“跨越山海的家書”中回蕩的文化共鳴。
來源:福建省惠安第一中學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