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
登上熱搜第一
5月6日,大連市民王先生來到風景秀麗的西山水庫散步。正當他 沿著岸邊欣賞波光粼粼的湖面時,被水中一群游動的黑影吸引了注意力。
“水面上嘩啦啦的,
我仔細一看,
竟然是一群沒見過的大魚!”
王先生回憶道,當時這些魚成群結隊地游動,數量有六七條,其中最大的一條體長近一米,在陽光下泛著黝黑的光澤。
王先生對大連各大水域的魚類比較了解,但眼前這些魚卻讓他感到陌生:“全身漆黑,流線型身體游得特別快,最奇怪的是身上竟沒有鱗片。”
出于對生態環境的敏感,他設法捕獲了一條。這條魚體長超50厘米,重達五六斤,魚身光滑無鱗,嘴邊還長著多根“胡子”。
大連市民王先生發現的怪魚。
通過手機搜索比對
王先生震驚發現
這條魚的外形特征
與外來物種“埃及塘鲺”高度吻合
這種原產于非洲尼羅河流域的魚類,以超強的適應能力和繁殖力著稱,在國內多個水域被列為入侵物種。
“這絕對不是本地原生魚種,很可能是有人違規放生的。”王先生憂心忡忡地表示,當時肉眼可見的就有六七條,水下可能還潛伏著更大的種群。
這究竟是什么魚?
大連自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李宏龍
在仔細分析王先生的影像資料后確認
該魚種為革胡子鯰
也稱埃及塘鲺、埃及胡子鯰、尖齒胡鯰
屬于鯰形目胡子鯰科
應該是有人放生
大連市民王先生發現的怪魚
有博主發視頻科普稱
埃及塘鲺除了有8根胡須外,背鰭發達
在臭水溝也能存活
釣魚釣到之后最好不要放生
在城市水域的最好不要食用!
來源:遼沈晚報
消息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