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不死,是一個既沒有被證實(shí),也沒有被證偽的猜想。而且,這猜想只可能被證實(shí),不大可能被證偽。怎樣證偽呢?除非靈魂從另一個世界里跳出來告密。
可是,卻有一種強(qiáng)大的意志信誓旦旦地宣布:死即是絕對的寂滅,并無靈魂的繼續(xù),死了就什么都沒了,唯此才是科學(xué),相反的期待全屬愚昧,是迷信。相信科學(xué)的人竟很少對此存疑,真是咄咄怪事。
未被證偽而信其偽,與未被證實(shí)而信其實(shí),到底怎么不一樣?倘前者是科學(xué),后者怎么就一定愚昧?莫非不能證明其有,便已經(jīng)是證明其無了?這就更加奇怪,豈不等于是說一切猜想都是愚昧嗎?可是,哪一樣科學(xué)不是由猜想作為引導(dǎo)?
局面似乎不好收拾。首先,人出生了,便遲早要死,遲早會對死后的境況持一種態(tài)度。其次,死后無非那兩種可能,并無第三類機(jī)會。最后,那兩種可能無論你相信哪一種,都一樣不好意思請科學(xué)來撐腰。
既然人死后,靈魂的有與無同樣都拿不到證據(jù)(真是一件公平的事啊),又為什么會有涇渭分明的兩種信奉,一種寧可信其有,另一種偏要宣布其無呢?依我想,關(guān)鍵在于接下來互不相同的推演。
信其有者的推演是:于是會有地獄,會有天堂,會有末日審判,總之善惡終歸要有個結(jié)論。這大約就是有神論。不過,有神論對神的態(tài)度并不都一致,這是另外的話。
宣布其無者的推演是:當(dāng)然就沒有什么因果報應(yīng),沒有地獄,沒有天堂,也沒有末日審判。此屬無神論。但無神論也有著對神的描畫,否則怎么斷定其無呢?且其描畫基本一致,即那是一種誰也沒見過、也不可能見過,然而卻束縛人,甚至威脅著人類自由的東西。“不,那根本是沒有的!”
這其實(shí)就有點(diǎn)兒問題了:根本沒有的東西如何威脅人?根本沒有,何至于這么著急上火地說它沒有?顯然是有點(diǎn)兒什么,不一定有形,但確乎在影響我們。并非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才存在,你能撞見誰的夢嗎?或者摸一摸誰的幻想?神,在被猜想之時誕生,在被描畫的時候存在,在兩種相反的信奉中同樣施展其影響。
信其有者,為人的行為找到了終極評判乃至獎懲的可能,因而為人性找到了法律之外的監(jiān)督。比如說警察照看不到的地方,惡念也有管束。當(dāng)然,弄不好也會為專制者提供方便,強(qiáng)徒也會祭起神明。
信其無者則為人的為所欲為鋪開坦途,看上去像是渴盼已久的自由終于降臨,但種種惡念也隨之解放,有恃無恐。但這也并不就能預(yù)防專制,亂世英雄大權(quán)獨(dú)握,神俗都踩在腳下。
說白了,作惡者更傾向于靈魂的無。死即是一切的結(jié)束,惡行便告輕松。于此他們倒似乎勇敢,寧可承擔(dān)起死后的虛無,但其實(shí)這里面掩藏著潛逃的顫栗,即對其所作所為不敢負(fù)責(zé)。這很像是蒙騙了裁判的犯規(guī)者,事后會寬慰有加地告訴你:比賽已經(jīng)結(jié)束,錄像并不算數(shù)。
人死后靈魂依然存在,是人類高貴的猜想,就像藝術(shù),在科學(xué)無言以對的時候,在神秘難以洞穿的方向,以及在法律照顧不周的地方,為自己填寫下美的志愿,為自己提出善的要求,為自己許下誠的諾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