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群友來深圳,說要帶我去一個地方見見世面。但是希望我見完世面之后,能寫一篇文章。
聊一下說:
國風復蘇,有希望嗎?
群友帶我去見的世面,我們去的是深圳最近新開的一家餐館《X宴》。這家餐館其實吃的沒什么特別,味道很一般。不過餐館主打的倒也不是餐品,而是里面的表演和妝造。
說穿了,
去這吃飯的,
也不是奔著吃飯去的。
整體的體驗,破有一點時代穿越的感覺。舞蹈+餐飲,這個最近網上火熱的新餐飲模式。再加上了國風的特點,以及說舞蹈表演和劇情互動的方式。總體上來說,確實挺新穎。
但是如果說:
會再去第二次嗎?
我會說:
我不去的。
其實這兩年打著國風復蘇的名義,做著各種業態結合事情的人很多。但是說實話,目前做的比較好的還是三類,跳舞、音樂、武器飾品。跳舞基本結合了餐飲,音樂基本離不開酒吧,也就只有武器視頻好一些,算是真正將國風的概念落到了實處。
而我說不會去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這地方不是去吃飯的,
就像酒吧不是去喝酒一樣。
舞蹈確實好看,國風音樂也非常特別。如果說作為一個商業模式來說,我沒什么好評價的。畢竟這兩個東西沒有國風,也可以是別的,埃及風、印度風、希臘風都可以。反正去的人也清楚,自己到底是去干什么的。
說穿了,
更像是之前的商務接待
也隨之“消費降級”的結果。
所以他問我說,
這類的生意可以做嗎?
我個人覺得是可以做的,短期之內賺一筆錢問題不大。畢竟現在的消費業態沒什么新東西,這個東西雖然早十年前就已經是一群人玩剩下的。但是現在走入你我這種普通百姓家,確實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愿意說掏錢買單,去“見見世面”的不少。
但問題也明顯,
還是上面那句話,
來這吃飯到底為什么?
其實大家心里都有答案,
肯定不是為了吃飯來的。
不是為了吃飯,
這個價格有擺在這,
那會有多少的回頭客呢?
所以說,這就是賺一筆快錢,風過去了,也就“停”了。不過也沒什么,就像我上面說的,后面換個別的什么風就好了。反正古國那么多,文明那么多,這類模式要的就是一層皮。全世界的文明古國換一遍,也夠玩一段時間了。
只是從長遠一些來說,
我感覺“國風”這個方向,
遲早是要死在這些人手上。
原因也很簡單:
大家有沒有想過
需要國風復蘇的原因是什么?
這幾年對于國風復蘇,可以說各地給的支持是相當之多。拋開說在中提到的,國家層面將會有的“服務業轉型”不談。各地的“國風活動”其實這小十年間一直沒有停下,而且支持在不斷增加。
之所以會如此,經濟層面的就不說了。國風實則也是一種經濟模式,國風圈的拓圈,從經濟層面來說不亞于一場“互聯網+”的新經濟。傳統的消費業態加上了“國風”的潤色之后,就成為了一種新消費方向,能夠為經濟注入不少的流動性,也帶動很多的創業與轉型。
而從文化與政治層面說,
才是國風的扶蘇真正原因所在。
這幾年國際形勢相信不用多說,雖然我不太聊國際關系,但是還是我說在《》說過的那句話。國際關系一直在悄無聲息的變化之中,大變局的時代,自然也會促使社會需要隨之發生轉變。
在舊的國際關系伴隨著的世界觀解體后,
新的世界觀也必然需要重新的建立起來,
而新的世界觀也必然需要解答兩個問題:
第一:我們從哪里來?
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會給予我們民族自信,以及說現在最為需要的凝聚力與團結性。可以說,這是我們五千年的文化留給我們這個民族真正的禮物。文明之爭,本質上就是文化之爭。
而從何而來的這個問題,也將會決定于說我們將要從往那里去。以及說為什么是我們往那里去,而不是說別人。甚至說為什么,在我們看來,一定將會是我們給出去哪里的答案。
所以
第二個:我們要去哪里?
作為幾大文明古國如今僅存的一個。我們之所以能夠留存下來,不是像網評說的我們能生,生的太多,都殺不完。而是因為我們的文明內核,一直在具有著一種驕傲,一種開拓創新與發展的“自我要求”。
我們認為中國,居天下之中,守天地之核。夏而雅,華而美。華夏中國,為天下之中最為繁榮富饒的地方。所以居中國,而需“雅”四方。我們有義務去開拓創新,引領新時代,并把“雅而美”的東西,從天下之中,帶給率土四方。
而國風,就是通過展現我們曾經祖先們的“技藝”與“輝煌”,來為我們帶來自信,以及重塑這種驕傲的方向與方式。甚至于重新提振起很多年輕人被“藥丸文化”影響,而失去的精氣神。
中二,
確實有點尷尬。
但是,
不中二,
其實可憐又可怕。
所以也是說從某種層面說,各方面對于國風都會給予幾分的有待與鼓勵的原因。在于國風的扶蘇,不單純是一個經濟需要,更是一個政治文化,乃至于社會基調的需要。
但是從現在的情況來說,
其實是有些尷尬以及說無奈。
尷尬的點在于:國風的內涵很多,展現的方式也很多,但是國風的門檻也同樣很高。少年人有時間,也有精力去琢磨國風文化背后的精神內核,以及說走向政治文化社會需要的方向。
但是:
少年人沒有錢。
從消費能力說,少年人雖然消費意愿強,但是消費能力有限。而“打工人”層面的中年人和年輕人雖然有消費能力,但是在消費意愿上,要花時間去琢磨的消費,處于“社會壓力”之下的他們,是沒這個意愿,也沒這個時間的。
所以
國風在這類人這里,
就變成最簡單無門檻的方式:
勾欄聽曲,或者醉看美人舞。
因此也就有了大家看到的,國風復蘇各方努力了這么久。但是真正意義上把國風引入了線下的,引起了廣泛討論與消費的。反而就是“古風酒吧”、以及“國風餐飲表演”。小姐姐,成了第一生產力。
好處不用說,現在有很多的人都會說“我喜歡國風文化,所以開了這家店。”但是真要說多喜歡呢?可以說時代錯配的東西一大堆,本質上也就是借了個“國風”的牌子用。
以至于說,
出現了個笑話:
走,咱們去看國風表演去,
點杯酒,小姐姐有親密接觸呢!
而為什么我說這么下去,國風大概率是要完蛋呢?因為國風本質上的定位,是期望能夠借助于各種形式,去挖掘國風文化背后的東西,從而說把上面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需要去滿足。
但是現在這個方向,好像國風開始往復古去走了。文化不文化的不重要,小姐姐和做大爺的體驗才是最重要的。而這個方向最終會發展向哪里呢?其實大家心里都有個答案。
既然不是去吃飯的,
又何必說搞那么多麻煩呢,
中國人從來都是最講實用,
一步到位,省去中間環節。
所以寫這篇文章,一方面是給這個群友付個“飯錢”,不白嫖他這頓不便宜的午餐。一方面也是做個記錄,看看是不是會和想的一樣,國風往餐飲和酒吧一路狂奔下去后,最后被按了暫停,然后很多人十多年拉起來的臺子,一朝之間干干凈凈。
寫到這就完了,
最后多說兩句:文化的復蘇,需要時間和精力去投入的。如果沒有時間和精力,文化想要復蘇,那是癡人說夢。取巧的方式,通常只能得到取巧的結果。
至今沒有門檻的事,
我就沒有見過不是奔著男女去的。
而奔著男女去的,
我至今也沒見過不是以崩盤告終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