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銀河星耀8用五大旗艦來回應用戶的需求:安全旗艦、美學旗艦、空間旗艦、性能旗艦、科技旗艦。
強烈建議干不好新能源的車企,都好好研究一下吉利銀河!
無它,惟真誠爾。
作者 | 牛莉
出品 | 車旅人
2023年2月23日,吉利銀河正式發布。彼時,它還是吉利品牌旗下一個高端新能源產品序列。
2025年,3月3日,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宣布,吉利銀河正式升級為獨立品牌。
2025年1-4月,吉利銀河銷量達到35.6萬輛。
截至2025年4月30日,吉利銀河累計收獲了93萬用戶。
這個5月,吉利銀河即將迎來第100萬位用戶。
收獲第100萬位用戶,吉利銀河用時僅25個月,是最快達成銷量百萬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今年以來,吉利銀河月銷量穩定在9萬輛左右。
2025年,將是吉利銀河第一個年銷量破百萬之年。當然也是最快拿到“新能源年銷百萬輛俱樂部”入場券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過去兩年,吉利銀河勢如破竹。
在一個如此內卷,競爭如此慘烈的汽車市場,這樣的成績與速度是多少同行車企羨慕的。
當然,羨慕是次要的,研究和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吉利銀河不比有一些汽車品牌,粉絲與氛圍這種玄之又玄的東西,普通企業、普通品牌、普通企業創始人和高管根本學不來。
我認為,吉利銀河的現象級成功,有許多其他企業和品牌可以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當然,前提是你想學,想造好車,賣好車,為信任你的用戶交付好產品和好服務;如果你造車為其他目的,那就可以劃走此文了。
01
產品與價格:
用戶!用戶!還是用戶!
5月9日,吉利銀河星耀8正式上市,上市限時價11.58萬-15.58萬元。
考慮到這款中高級電混轎車的尺寸已經來到了車長5018mm,軸距2928mm,也就是我們日常對轎車尺寸的認知中“C級豪華轎車”的標準了。
因此,這樣的定價,可以說是非常之狠。
發布會后的專訪中,有媒體提問吉利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范峻毅,為何敢如此定價?
范峻毅的回答是:“產品價格不是市場定,而是由用戶定。”
大吉利體系現在已形成慣例,一款新車從開發之初,就會不斷進行用戶調研,掌握真正的用戶需求,并在產品開發階段就融入其中。
以吉利銀河星耀8為例,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長易新宇介紹,這款車在上市前和許多用戶進行了面談,最后實現了對用戶的洞察與產品定義,與實際預訂車的用戶畫像大體一致。
星耀8的用戶群大致有三類:一是各行各業有素養的精英;二是事業有成的奮斗青年;三是有一定經濟基礎尚未結婚的年輕人。
“買旗艦轎車,大家認為,既要有產品價值,也有情緒價值,車主要對產品本身有認同感。”
范峻毅說,關于“到底一臺什么樣的中高級轎車,才能滿足用戶的絕大多數需求?”
這是貫穿整個用戶調研過程始終的課題。
“起步即旗艦”是用戶提出的,也是用戶想要的。
許多用戶說,許多車看似豪華,起步則很乞丐,“觸不可及的豪華,不是真豪華。”
因此,吉利銀河為用戶打造了一臺真正的“起步即旗艦”的豪華電混轎車。
安全旗艦:星甲籠式車身、一體式熱成型硼鋼門環;
美學旗艦:用東方智慧文化元素結合現代設計理念打造屬于中國原創的設計之美,“一角、一柱、一色”打造一眼心動的美學設計;
空間旗艦:同級唯一VIP電動政座椅、同級唯一23揚聲器Flyme Sound音響系統;
性能旗艦:雷神超級電混雙動力加持,中高級轎車市場少有的“5316”(5米級旗艦體量、3升級油耗、6秒級加速、1600公里以上續航);
科技旗艦:首發搭載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全新Flyme Auto智能座艙。
無論產品的開發還是價格的最后決定,吉利團隊所依照的參考只有一個——用戶需求。
這幾年,談用戶的企業和品牌很多很多,但作為媒體人,說實話,談用戶和談用戶之間的差別非常大,時間久了,很快就能分辨:哪些品牌是真為用戶著想,哪些品牌是打著用戶的幌子行不真不誠之事。
這就需要我們用戶真的擦亮眼睛真心辨別,但時間久了,后一種很快就會露餡。
02
技術與安全:
以用戶安全為念
“晚上睡得好覺”
一家企業、一個品牌發展勢頭好了,最上面一層看見的就是銷量的起勢和起飛;
其次就是打造出來的產品,任何人看了都順眼,其實許多爆款,就算不是車主,看著也都格外舒服;
再其次,就是支撐好產品的底層邏輯——技術與安全底子硬了。
專訪中,媒體也感慨,這兩年的吉利銀河發展速度為何如此之快。
這就像生孩子、養孩子,別人看著總是不經意間就長大了;但是對于孕育者和養育者,那是一天一天的精心澆灌與養育,來不得一點兒怠慢與敷衍的。
正如范峻毅所說,吉利銀河誕生2年多,并非一帆風順,品牌誕生后,第一款車吉利銀河L7上市當月銷量過萬,但隨后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徘徊期,直到去年吉利銀河E5正式爆發,再到星愿,再到星艦7,每一款都成為細分市場中的標桿,
“一開始也并不是突飛猛進,研發、營銷都是在不斷摸索,吉利銀河也經歷了從0到1的發展過程。”
這個時代,再沒有一款名不副實的車能長盛不衰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吉利高管,范峻毅再清楚不過,吉利銀河的成功,不過是在吉利集團這顆大樹枝繁葉茂的技術群中孕育而來。
從吉利集團的星睿智算中心到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再到11合1智能電驅,Flyme Auto智能座艙,千里浩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等等,無一不是集團先進技術與安全技術的加持。
其次,還是把用戶放在心中,當一家企業、一個品牌真真正正把用戶放在心中時,許多事情該如何做,該如何推進,心中自然有答案。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吉利汽車中央研究院院院長李傳海介紹:2021年“智能吉利2025戰略”發布之后,吉利研究院上上下下的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在技術上實現厚積薄發,去年的《臺州宣言》更是整個大吉利的“綱領”,是道。
吉利銀河從一開始就定調要打造“高質優價”的新能源產品,要為“高價值新能源汽車而戰”,引領中國新能源邁入“高價值”時代。
吉利銀河星耀8以及前面幾款大爆款的產品定價,對于研發和供應鏈而言壓力大不大?
當然大,但是“滿足用戶需求”是大于天的,當產品真正走進用戶心中,成為大爆款,一切都水到渠成。
03
營銷與品牌:
“兩個不”——
不個人、不過度
這兩年,汽車行業的營銷尤其亂,舊秩序被顛覆,新秩序無人建立。
行業大多數企業羨慕華為系和小米系、比亞迪系的粉絲流量;更羨慕雷軍等人的個人IP流量。
眾多車企和高管下場模仿,如今七零八碎,大多數也都半途而廢。
正如文章標題,為什么要強烈建議大家研究一下吉利銀河的爆發與異軍突起呢?
因為比起前面這幾個,個人認為唯有吉利銀河是正常企業、正常品牌能學之、借鑒之,為我所用的。
這次采訪范峻毅,關于營銷,他的一些觀點讓我很受啟發。
范峻毅是目前行業中非常年輕的80后銷售一號位,他是一步一步從銷售經理干到總經理,從品牌總部的營銷到每一家4S店店端的營銷,他都了如指掌。
關于如何做營銷,他給團隊定下“兩個不”。
首先是“不個人”,吉利不推崇強化個人IP,重要的是把事做好,吉利高管像范峻毅、像林杰等,雖然也開了社交媒體,但這些社交媒體可以被稱為“用戶之聲”。
有了這樣的用戶之聲,像紐帶一樣,把吉利的銷售端和研發端更好的鏈接起來。
其次是“不過度”,不要過度營銷。
吉利內部有一句名言:“產品是船,營銷是帆。”
范峻毅說:“帆太大了,這個船一定會翻的。”
作為銷售一號位,我要為范峻毅這句話鼓掌。
在如今這個“營銷亂世”,銷售一號位能保持如此的克制,是品牌之幸,避免了被反噬;是企業員工之幸,避免了無謂內卷;是經銷商之幸,避免了分身乏術,能專注于銷售和為用戶服務;更是用戶之幸,避免了被巧言令色所蒙蔽,能看到一個品牌的真實性。
范峻毅還給我一個啟發,致力于百年發展的企業和品牌,一定要重視培養屬于自己的內生人才,這樣的人才比你百萬、千萬從外面找來的空降高管好了無數倍。
從吉利銷售一線干起,沒有人比范峻毅更了解吉利品牌銷售一線的情況,以及如何賣好吉利汽車。
如今到了新能源品牌吉利銀河同樣如此。
無論何時何地你問范峻毅,他都能精準的報出當前吉利銀河旗下有多少店面。
目前,吉利銀河的渠道總數已超越1000家,數量還在增長,質量也要常抓不懈。
范峻毅清清楚楚地知道,賣燃油車的銷售顧問該怎么和用戶溝通;賣新能源車的銷售顧問該怎么跟用戶溝通;他也清楚地知道,唯有分渠道銷售,才能實現吉利大品牌1+1>2的銷售效果。
牛姑娘的觀點:
在上海車展的吉利發布會上,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20分鐘內說了61次“安全”;
在和范峻毅等高管的溝通采訪總,1小時的時間,他們能說大幾十次的“用戶”。
語言是內心的顯示器,你想的是什么,就會說出什么話。
早在2015年,吉利就提出了關于發展新能源的“藍色吉利行動”,如今已倏忽10年。
這期間,失敗過多次,被質疑過多次,直到吉利銀河,揚眉吐氣。
成功從來沒有一蹴而就,只有一群人,為了一個目標,使出渾身解數,不斷嘗試,不斷試錯,直至成功。
為什么能一直堅持下去而不放棄?
最底層的原因,是李書福當初選擇造車,以及決定造車之后的發心與愿望:
“讓中國汽車跑遍全世界,而不是讓世界汽車跑遍全中國。”
這句話,就是吉利做一切決策的出發點和價值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