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文
財商俠客行|出品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周末,有多少軍迷朋友在等待巴基斯坦擊落更多印度“陣風”戰斗機的消息?
不過,擊落印度“陣風”的消息沒有傳來,傳來的是印巴停火的消息。
這場檢驗中國軍工的大戲,似乎就這樣落下帷幕。
不過11日,巴方又發布消息,稱巴方從未主動要求停火,而是被動回應印度停火要求,而作出的停火決定!
換句話說,在這波雙方交火當中,賬面數據更加“強大”的印度首先扛不住,主動要求停火。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巴方在這波交戰中,已經取得一定程度的“勝利”。
印巴這波以飛機導彈為主導的戰役,大家實際拼的是一整套的作戰體系。首先,巴方使用進口自中國的ZDK-03中型預警機,超遠距離探測到400公里外的敵對目標,隨即數據被實時共享給了殲-10CE和梟龍戰機。隨后,殲10CE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鎖定了敵方戰機,并率先發射了PL-15E導彈(PL-15的外貿版本),而這個時候殲-10CE卻仍在“陣風”戰斗機的“流星”導彈射程之外。
據了解,外貿版的PL-15E空對空導彈射程達到145公里,原版的PL-15導彈射程更是達到恐怖的200-300公里,而“陣風”配備的“流星”導彈在高原環境下實際射程僅為80公里。
以中國產的軍工裝備為核心體系,各裝備之間通過數據鏈實現了高效的戰術協同,全系統無縫對接。通過更早發現對手,超遠距離開火,在對手導彈的射程之外,完成導彈發射,并命中對方。可以說,巴方在這次以空中作戰為主導的戰役中,已經是取得實質層面上的勝利。
印度急于停火,原因在于印度的武器裝備已經全面受到壓制,再打下去,只會有更多的陣風戰斗機被擊落。作為印度最先進的戰斗機,“陣風”在2016年被引進了36架,單價高達2.5億美元。
上個月,印度又追加了一個22架的訂單,印度媒體更是長期吹噓“陣風”能夠有效對抗中國的殲-20隱形戰斗機。現在看來,陣風連外貿版的殲-10CE都毫無勝算,更別說原版的殲-10C,以及更先進的殲-16。而探測距離高達300公里,能同時攜帶12-14枚射程200-300公里的PL-15導彈的殲-20,則至少比印度的裝備要領先兩個等級以上。
巴方進口自我國的戰斗機和導彈系統,通過“超視距”作戰,科技含量滿滿,巴方的勝利,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就是中國軍工產業的勝利,這就容易解釋為什么A股的軍工板塊周一又繼續打“雞血”了。
A股軍工相關的ETF全線大漲,7只ETF分別跟蹤了四只指數。
軍工龍頭ETF(512710)跟蹤的是中證軍工龍頭指數;
國防ETF(512670)跟蹤的是中證國防指數;
高端裝備ETF(159638)跟蹤的是中證高端裝備細分50指數;
軍工ETF龍頭(512680)、國防軍工ETF(512810)、軍工ETF(512660)和軍工ETF易方達(512560)跟蹤的都是中證軍工指數。
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國泰基金旗下的軍工ETF(512660),合計規模達到137億元。
除了ETF之外,場外也有相關的軍工指數基金。
跟蹤的指數有中證軍工、中證國防、通用航空、商飛產業、空天軍工、軍工指數、國防軍工和高裝細分50。
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我們根據一季報梳理出了29只軍工主題以及重倉軍工方向的基金。
規模最大的是易方達國防軍工A,達到88.92億元,由基金經理何崇愷管理。何崇愷從2019/11/28開始管理該基金,任職年化回報為11.47%。
從機構持倉的角度看,鄒承原管理的南方軍工改革A,蘇昌景管理的泓德高端裝備A,王帥管理的大成國家安全A,楊凡管理的鵬華宏觀以及尤國梁管理的長城久嘉創新成長A,2024年年底機構持倉占比都超過49%,是機構投資者比較信賴的軍工主題基金,這幾位基金經理在軍工領域也相當專注。
這波軍工行情中表現比較犀利的,包括李帥管理的中歐高端裝備A、尤國梁管理的長城景氣成長A以及萬方方的華夏軍工安全A,在5月7日那波軍工股大反彈中,這三只基金的凈值漲幅居前。
今年以來表現較好的,則是華富國泰民安A、大摩萬眾創新A、廣發百發大數據策略價值A和長城景氣成長A,截至 5 月 9 日,這幾只基金今年以來漲幅都超過 10% ,在重倉軍工的同時,明顯跑贏行業指數。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