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之內愈發升級的印巴沖突,卻在幾個小時之內戛然而止,這背后的原因就有哪些?
是印度的軍事實力撐不起他們的期望和囂張的態度?還是國際社會的斡旋?亦或是目前停火符合巴基斯坦的利益?
印巴停火的三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縱使莫迪政府再不甘心,戰爭打到如今,他們也很清楚如果再不停火,印度的損失只會更大,而且這份損失不僅是軍事上的,更是經濟和國際影響力上。
印巴沖突從爆發到結束,相對可靠的情況是,巴基斯坦使用中式武器擊落了5架印度戰機,隨后在5月10日,又有一架印度戰機被擊落,甚至連飛行員也被巴基斯坦俘虜。
此外,巴基斯坦還利用中式武器“獵鷹-80”擊落了印度的25架無人機,梟龍戰機更是摧毀了印度的防空系統S-400。
雖然,印度對這其中的一些消息矢口否認,但現場的殘骸和法國對陣風墜落的確認,都足以說明印度官方說辭的蒼白無力。
也正是因為巴基斯坦對印度極致的打擊,印度70%的電網都遭到了癱瘓。可以說,這場沖突不僅讓全世界都看到印度并沒有世界預料的那么強,就這70%電網的癱瘓也足以說明印度制造業的羸弱。
第二個原因:國際社會的斡旋,而這其中最為高調的便是特朗普所代表的美國。在印巴兩國第一時間宣布停火的時候,特朗普立即就把這個原因歸結到了自己的身上。
他稱“經過美方的一夜努力,印巴兩國才達成了停火協議”。緊接著,美國務卿魯比奧和美副總統萬斯也快速跟進,他們給印巴兩國的高層打了一個又一個的電話。
這么看來,還真是美國的“功勞”,不過印度方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邀功卻顯得很是淡漠,反倒是巴基斯坦公開感謝了很多國家,當然他們還特別感謝了中國。
第三個原因:停火協議對巴基斯坦有利,現在停火也完成了它們的目標。別看使用中式武器的巴方在此次印巴沖突中占盡了優勢,但巴基斯坦與印度畢竟不是一個體量的國家。
如果雙方打持久戰和消耗戰,那率先撐不住的一方一定是巴基斯坦,而且如果巴基斯坦乘勝追擊,那既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環境的利益。
畢竟印度和巴基斯坦也都是有核國家,而且如果巴方乘勝追擊,那戰爭的正義性就在他們這邊喪失了,美西方也會借機制裁。
當然,法國、俄羅斯、美國肯定都不希望印度再打下去,因為此次的印巴沖突,印度空戰的失利,讓他們幾國的戰機都直接損失了價格上的競爭力。
印巴沖突符合絕大部分國家的利益
其實,不管促使印巴兩國達成停火協議的原因是什么,印巴兩國的停戰終究是邁出了理性的一步。
但這次他們的停火是不完全、不徹底的停火,這不就在雙方達成停火協議之后,印巴邊境還是發生了零星的炮火聲,而且雙方都指責對方違反了協議。
雖說兩國并沒有違反協議的實質性行為,但小打小鬧肯定會有的,而且最關鍵的是印巴兩國并沒有就水資源也達成新的協議,這就意味著巴基斯坦時刻面臨著印度斷水、泄洪的可能。
當然,印度在此次沖突中拉胯的表現,也勢必讓國際軍火市場的格局發生不小的改變,而且最重要的是未來空戰的規則和趨勢也將發生改變。
從中國武器殲10CE搭載霹靂-15遠程導彈等武器形成的體系化、協作化的作戰網絡來看,體系作戰一定是未來空戰的趨勢,當然這也會推動中式武器銷量的增加。
總之,印巴沖突能夠在此時停火符合大部分國家的利益,雖說對印度是次大的挫折,但也帶給他們豐富的經驗和足以讓自己進步的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