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是孤島,每個人都是一片世界,向美而生!
你知道新中國第一個派出所誕生在哪里嘛?它于1944年4月誕生在南京六合區(qū)的竹鎮(zhèn)鎮(zhèn),至今還保留著“新四軍第一派出所”的舊址。
該所是由新四軍第五支隊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組建,隸屬于淮南路東抗日根據地,至今已有80余年的歷史。
派出所所在的竹鎮(zhèn)鎮(zhèn)位于蘇皖交界處,坐落在南京的北部,更是一座有著1500年歷史底蘊的古鎮(zhèn)。
它在古時被稱“士林”“竹墩”等,早在春秋時此鎮(zhèn)就有了記載。相傳,南宋名將韓世忠追擊金兵的時候,金一名女將戰(zhàn)死后,被埋在了東街,并且栽了紫竹為標記,后人就稱此地為“竹墩”。
但因為竹墩的墩字和南宋皇帝宋光宗趙惇同音,為避嫌故而改名為“竹鎮(zhèn)”。民國時期,竹鎮(zhèn)的行政級不僅當過區(qū),還成為為市。解放以后又因為行政變化,成為了鄉(xiāng),最后落成了竹鎮(zhèn)鎮(zhèn),這也是南京六合區(qū)唯一一個鎮(zhèn)。
竹鎮(zhèn)鎮(zhèn)不僅歷史悠久,它還是南京唯一的民族鎮(zhèn),現(xiàn)居有24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約1.2萬人,以回族為核心,布依族、侗族、苗族等共同構建了多元文化民族融合鎮(zhèn)。
走在竹鎮(zhèn)的街口,說不定你還能遇到穿少數民族服裝的人在街心穿梭。這也是蕪湖周邊不為多見的少數民族鎮(zhèn)。
有民族就有信仰,竹鎮(zhèn)有一座始建于清光緒年間的清真寺,現(xiàn)存大殿、水房、客廳及古井,建筑風格古樸莊重。
同時還有一座清代至民國時期宗教教育遺址——清真女學。這座建筑見證了當地宗教教育的發(fā)展歷程,也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行走在竹鎮(zhèn)里很容易看到鍋貼店,據說鍋貼是被明確列為當地鄉(xiāng)鎮(zhèn)地標美食,那種一口下去酥脆和鮮嫩交織的感受,似乎沒有人不愛。
竹鎮(zhèn)的美食不止鍋貼,還有羊肉、燒老鵝以及蘿卜干等,就連老街的小磨麻油都深受人的喜愛。聽說這個榨油的工藝,是已經傳承了千年的水代法,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芝麻原味醇香和養(yǎng)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