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均刷50集短劇”成為年輕人“電子下飯”新常態,詐騙分子卻將短劇流量變為“殺豬盤”新戰場。近日,徐州市睢寧縣公安局披露一起新型“短劇投資”詐騙案,女子花花(化名)因輕信短視頻調研返利,被騙4萬元。
日前,花花被陌生網友拉入一個影視傳媒群,群中稱,只要參與短視頻調研就能領20元紅包。看著群里人紛紛曬出領取成功的信息花花心動不已,在客服的指導下下載并注冊了“FunPlay”App,如愿領到了20元。
花花發現,這個軟件里面有很多短劇項目,推廣后可以得到分紅,前提是要用戶自己先墊付。群里每天都有人發自己的收益,花花便也投了兩個項目,賺得110元。
由于一開始能正常返利,APP里的預收益又很高,次日花花便又充值了980元。
待花花做完項目要提現時,客服說她操作失誤,數據錯誤不能提現。繼而客服要求花花充值4000元恢復數據才能正常提現。花花信以為真,但充值后不僅不能返利,反而再需要35000元才能恢復。
于是,一心想撈錢的花花便再次向客服轉賬5000元。由于銀行卡限額,剩下的30000元客服讓花花以現金的形式交付。
花花取出30000元現金,根據對方提供的地址叫了一輛網約車前往約定地點,并將錢按照對方指示放在路邊水泥管道里,隨后便離開了。
到家后的花花越想越不對勁,遂向徐州市睢寧縣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報警。花花共計被騙近四萬元,此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警方提示:
影視投資詐騙本質是虛假投資理財詐騙、刷單詐騙結合的復合型性詐騙。詐騙分子以“高收益”“躺賺”等誘人標語吸引受害者投資項目,再以“成功案例”“高額收益截圖”等逐漸打消受害人防備,等受害轉賬充值后,詐騙APP后臺會出現虛假大額盈利,當受害者想要提現時候,對方會以“操作不當”“賬戶凍結”“繳納解凍費”等理由要求受害者繼續轉賬,一切都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趙天
通訊員 睢公軒
校對 陶善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