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黃河花園口鎮附近,這兩天真是人擠人、人挨人,一支支釣魚竿伸得老長,有人半天時間竟然釣到了幾十斤大鯉魚。
上魚的高峰時段,幾乎是“連拔”的狀態,簡直是釣麻了!
難道黃河的魚情也這么好了嗎?
一、黃河鄭州花園口:釣魚人扎堆
我們先來看看一位當地網友拍的一段視頻,從中可以看到在一處不大的洄水灣內,至少坐了三四十個釣魚人,幾乎每隔1-2米就有一個釣友在盡情揮桿。
素材來源:鄭州釣友
有一位釣友半天時間,“魚護”里面就裝滿了,全是2斤以上的大鯉魚,加起來至少幾十斤。
據一些鄭州網友稱,還有人釣到了上百斤,全是鯉魚。
印象中,黃河鄭州段的鯉魚名揚天下,詩經有云:“豈其食魚,必河之鯉。”這里說的鯉魚,就是黃河里面的鯉魚。
黃河的鯉魚金鱗赤尾,有“銅頭鐵尾豆腐腰”的說法,它們也是鄭州的一張名片。
圖:黃河鯉魚
難道現在黃河的鯉魚如此“泛濫”了?估計不少網友很納悶,為啥有這么多人在黃河邊扎堆釣魚?
二、知情者:全是放生的“洗澡魚”
原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這些大鯉魚,全是從卡車里倒出來的"洗澡魚"!
據鄭州釣友透露:2025年5月10日,有人在黃河花園口取水口附近放生了兩大卡車鯉魚,一下子吸引了眾多釣友前來垂釣。
平時,這里并沒有這么多釣魚人。
根據本人的經驗,黃河魚類的開口時間相對較晚,要5月底才開始大面積咬鉤,這個時段,在黃河能釣上一些黃辣丁、牛尾巴魚之外,很少有其他魚咬鉤。
當然有一種情況例外,如果有人放生,就是黃河魚口最好的時候。鯉魚恰好是放生者最喜歡放生的魚種,這些從養殖場買來的魚,吃慣了飼料,一入水就會貼著岸邊游動,見到魚餌就會咬鉤。
難怪有這么多釣友擠在一起,甚至有人釣了幾十斤。這魚情,對釣魚資源匱乏的鄭州來說,對釣友們簡直就是一種福利。
看到這種情景,一位江西網友感嘆說:“看把釣魚人逼的,就剩這么點兒地可以釣魚?!?/strong>
確實如此,和江西的垂釣資源相比,鄭州這邊幾乎只剩下黃河、賈魯河等為數不多的地方可以釣魚了,而且魚情都很一般,只有放生的時候,釣友們才能體驗一次“爆護”的感覺。
看到這里,大家有必要心疼鄭州釣友三分鐘!
三、網友熱議:這種魚白送我都不想要
雖然有不少釣友釣得不亦樂乎,但也有部分網友對這種放生鯉魚并不感冒。
一位河南網友這樣說:“這么多鯉魚,白送我都不想要,全是放生的?!?/strong>
另外一位湖北網友則表示:鯉魚在我們這里沒人吃……
其實,不是黃河的鯉魚不好,而是這些魚壓根就不是正宗的黃河鯉魚,大部分釣友也只是來過一把釣魚癮而已,真正想吃魚的沒有幾個。
正宗的黃河鯉魚沒有土腥味,形態和普通鯉魚也不一樣,現在處于“一魚難求”的局面,黃河里九成以上的鯉魚,幾乎都是洗澡魚,純正的黃河鯉魚已經很難再見到了。反正我本人在黃河釣魚的時間也有十幾年了,自認為沒有釣到過一條真正的黃河鯉。
但只要能過一把釣魚癮,大家還“要啥自行車呢”!
四、放生導致“黃河鯉魚”基因受到嚴重污染
雖然這些放生魚,讓不少釣友直接釣麻了。但小編在這里需要提醒的是,這些放生鯉魚,已經對黃河原生鯉魚的基因,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污染。
黃河鯉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基因,能適應黃河的高含沙量和湍急水流。
放生的雜交鯉魚,和黃河鯉雖然都屬于鯉科,但血統存在本質的區別,它們之間一旦雜交,就會破壞黃河鯉魚的基因純度。
鄭州黃河花園口附近,這里是黃河鯉魚種質資源保護區,本來應該是黃河鯉的 “凈土”,可現在頻繁的放生活動,讓這里的黃河鯉基因逐漸退化,幾乎已經見不到那種身材瘦長的黃河鯉魚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大腹便便的養殖鯉魚。
除了鯉魚,甚至還有人放生叉尾鮰魚、羅非魚等外來物種。
外邊的放生魚類,壓根就不適應黃河的生態環境,放生后會大量死亡。
同時,放生活動還催生了比較嚴重的“電魚”現象。一些人專門盯著放生的魚,等魚一放進水里,就用電魚機去捕撈。電魚機一開,不管大魚小魚,全部通殺,連魚苗都不放過。這種行為,讓原本就十分匱乏的黃河漁業資源,更是雪上加霜。
作為一名釣友,我本人也希望黃河鯉的魚變多,但對這些放生鯉魚,我的態度和上面那位網友一致:白送都不要,原因很簡單,垂釣這種魚沒啥感覺,體驗不到野釣的樂趣。
更重要的是,這些放生魚對黃河生態的破壞十分嚴重。對于這種無序的放生行為,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起來,加以約束。
黃河鯉魚作為黃河的 “名片”,承載著很多人的文化和記憶??涩F在,因為盲目放生,黃河鯉正面臨著基因退化、生態破壞的危機。
目前,正在的“鄭州黃河鯉魚”到底還存不存在?我本人持悲觀的態度!保護好黃河的生態,是每個人的責任,希望放生愛好者也能意識到這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