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037
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近年來,新加坡在低空空域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進無人機和其他低空飛行器的安全、有效和可持續發展。新加坡低空空域管理政策的關鍵點主要包括:
一是監管機構。新加坡民航局(CAAS)負責制定和實施無人機和低空飛行器的監管政策。CAAS確保低空空域的安全和高效使用,同時促進無人機技術的發展。
二是無人機注冊與許可。所有重量超過250克的無人機必須在CAAS注冊。無人機操作員需要獲得相應的許可,確保他們了解相關法規和安全要求。
三是飛行限制區域。新加坡設定了多個飛行限制區域,包括靠近機場、軍事設施和人口密集區域。無人機在這些區域內的飛行受到嚴格限制,以確保航空安全。
四是飛行高度限制。除非獲得特別許可,無人機的飛行高度通常限制在200英尺(約60米)以下,旨在減少與有人駕駛飛機的沖突風險。
五是飛行操作要求。操作無人機時,要求飛行員保持視覺接觸,并遵循特定的飛行操作規程。此外,操作無人機時必須遵循隱私和數據保護的相關法律。
六是試點項目與創新。新加坡積極推動無人機技術的試點項目,例如無人機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政府與企業合作,測試新技術并評估其在實際應用中的可行性。
七是公共安全與教育。政府通過宣傳和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無人機使用的認識和理解,強調安全飛行的重要性。此外,CAAS還提供培訓和認證課程,幫助無人機操作員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識。
八是未來發展。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建立一個智能和高效的低空空域管理系統,利用先進的技術(如無人機交通管理系統)來優化低空空域的使用,確保安全和效率。
九是國際合作。新加坡積極參與國際無人機管理標準的制定,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合作,分享經驗和最佳實踐,以推動全球低空空域管理的進步。
下圖:新加坡民航局(CAAS)官網的無人機操作板塊(圖片來源:caas.gov.sg)
綜上九點可見,新加坡的低空空域管理政策旨在平衡無人機技術的發展與航空安全、公共安全之間的關系。通過嚴格監管、創新試點項目和公眾教育,政府希望在低空經濟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同時確保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而這九點里面的第八點中提到的“建立一個智能和高效的低空空域管理系統”無疑是一項關鍵的“智能支持系統”,深入了解這個系統的建設,同樣可以歸納出一些關鍵要點,而其中的“重中之重”則是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智能低空空域管理系統(UAS Traffic Management, UTM)
正在開發和實施的智能低空空域管理系統(UTM),旨在為無人機提供一個安全、高效的飛行環境。該系統通過整合各種技術和數據,確保無人機在低空空域的安全運營。
UTM的主要功能包括:
-實時飛行信息:系統提供實時的飛行信息,包括天氣狀況、空域使用情況和其他飛行器的動態。這些信息能夠幫助無人機操作員做出安全的飛行決策。
-空域管理:系統能夠動態管理低空空域,優化無人機的飛行路徑,減少與其他飛行器的沖突風險。
-自動化服務:系統支持無人機的自動化飛行任務,包括起飛、降落和航線規劃,提升操作效率。
-安全監控:系統具備安全監控功能,能夠實時監測無人機的飛行狀態,及時識別潛在的安全風險。
目前UTM系統正在逐步實施的過程中,政府與行業合作伙伴通過共同進行試點項目(如無人機配送、城市空中交通等應用場景),以測試和優化UTM系統的功能和性能。
第二,無人機飛行管理平臺
無人機飛行管理平臺是新加坡民航局(CAAS)推出的一個在線平臺,旨在簡化無人機操作員的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在線平臺的主要功能包括:
-在線注冊:無人機操作員可以通過該平臺在線注冊他們的無人機,確保符合監管要求。
根據來自unmannedairspace.info的數據和信息:
·2024年,共有2305名無人機系統用戶在CAAS注冊了他們的無人機;
·自2025年2月14日起,CAAS取消了針對一家公司(或一個人)能夠注冊無人機數量的上限,有意注冊更多無人機的用戶,須獲得CAAS的特別批準;
·自2025年12月起,所有重量超過250克的無人機(除已獲得運營許可證的操作員外),均需配備“廣播遠程識別”(B-RID)。
-飛行許可申請:操作員可以在線申請飛行許可,平臺提供了簡化的申請流程,減少了繁瑣的紙質文檔。
根據來自unmannedairspace.info的數據和信息:
·目前,運營商許可證持有者在開始無人機作業前,必須先致電新加坡民航局(CAAS) 和或新加坡共和國空軍(RSAF)申請空域許可,并在作業結束時通知上述機構(CAAS即將簡化實時空域許可流程,以加快審批速度);
·自2025年2月14日起,運營商許可證持有者可以通過CFMS FlyItSafe移動應用程序,以數字化方式執行上述兩項功能;
· CAAS允許在許可證批準后,商業無人機操作的時間為工作日和周末,高度為200 英尺(約60米)。僅周末允許飛行高度超過200 英尺;
·2024 年約有25% 的商業無人機操作應用是在200英尺至400 英尺之間進行的;
·在指定區域內,高度不超過400英尺的無人機商業運營許可證審批時間將從五個工作日縮短至三個工作日;
·在獲得許可后,僅可在周末在指定區域內進行400 英尺以上的商業無人機操作,或在指定區域外200 英尺以上進行商業無人機操作。
-飛行信息查詢:平臺提供實時的飛行信息和空域狀態,幫助操作員了解當前的飛行環境。
-培訓與認證:平臺還提供培訓資源和認證信息,幫助無人機操作員提升技能,確保安全操作。
無人機飛行管理平臺的設計十分注重用戶體驗,操作員可以方便地訪問所需的信息和服務,提升了無人機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三,數據共享與集成
新加坡的低空空域管理系統在數據共享與集成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無人機和其他低空飛行器的安全、高效運營。以下是該系統在數據共享與集成方面的主要特點和做法:
1.數據集成平臺
這是一個綜合的數據集成平臺,能夠匯集來自不同來源的數據,包括無人機飛行數據、氣象信息、空域使用情況和其他飛行器的動態。這一平臺為無人機操作員和監管機構提供了一個統一的信息源。
2.實時數據共享
-實時監控:系統能夠實時監控無人機的飛行狀態,包括位置、速度和高度等信息。這些數據通過傳感器和通信技術實時傳輸到管理平臺。
-動態更新:空域的使用情況和天氣條件等信息會動態更新,確保無人機操作員能夠獲取最新的飛行環境數據。
3.多方協作
-政府與行業合作:新加坡民航局(CAAS)與無人機制造商、服務提供商和研究機構等多方合作,共同開發和優化數據共享機制。這種合作確保了不同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流通。
-國際合作:新加坡還積極參與國際無人機管理標準的制定,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共享經驗和最佳實踐,以推動全球低空空域管理的進步。
4.標準化數據格式
為了實現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低空空域管理系統采用了標準化的數據格式。這使不同的無人機和管理系統能夠無縫對接,確保數據的兼容性和可用性。
5.安全與隱私保護
在數據共享過程中,系統采用加密技術和訪問控制措施,確保敏感數據的安全性。同時,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個人隱私。
6.用戶友好的接口
為了方便無人機操作員和其他用戶訪問數據,低空空域管理系統提供了用戶友好的接口。操作員可以通過在線平臺輕松獲取所需的信息,進行飛行計劃和申請。
7.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
系統不僅僅是數據的收集和共享,還具備數據分析能力。通過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管理系統能夠提供決策支持,幫助監管機構和無人機操作員優化飛行計劃和空域使用。
新加坡的低空空域管理系統是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智力基礎設施”,通過建立綜合的數據集成平臺、實時數據共享、多方協作、標準化數據格式、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措施,實現了高效的數據共享與集成。這些做法不僅提高了無人機的安全管理水平,也為低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相信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完善,這一系統將繼續演變,以適應日益增長的無人機市場需求。
原創作者: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撰 稿:嚴 含
責任編輯:胡珊毓
策劃審核:夏 雨
服 務 信 息
國際“低空經濟”相關法律法規文本
咨詢服務(一)
1.名稱:《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法規》
2.章節:第107部分
3.內容:涵蓋商業無人機操作的要求,如飛行高度、操作人員資格、飛行許可等。
4.格式:PDF電子文件(水印版)
5.說明:FAA的法令依據是美國聯邦法第十四類(Title 14)的航空與太空(Aeronautics and Space)法,在此母法的規范及授權下再制定聯邦航空條例(Federal Aviation Regulations, FAR)。
歡迎垂詢,歡迎合作。
聯系人:
胡女士 17317154387(同微信)
林女士 13918762105(同微信)
READ MORE
上海在落實“民營經濟促進法”方面怎樣精準施策有更大作為?
5-12
“數字經濟”與“在線新經濟”雙向融合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助力
5-09
怎樣運用數智工具為“招服一體化”賦能增效?
5-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