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雍乾是清代的鼎盛時期,康熙、雍正、乾隆也是清代很有作為的皇帝。但在這三個皇帝當中,雍正是一個有很有爭議的人物。雍正在整頓史治,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改土歸流方面,卓有成效,這是歷史家所公認的,而且也是肯定的。而有爭議的問題是在“奪位”、殘殺兄弟、制造文字獄等方面。關于“奪位”,根據清朝的官方記載,康熙臨終時,遺詔將皇位傳與雍正。但這個遺詔是康熙口傳給大臣隆科多,再由隆科多向諸皇子傳達的,后來公布的遺詔全文則是在康熙死后寫定的,關于此事史家已有考訂。隆科多本為雍正的親信,后來因其權重兩人反目,隆科多被治罪時,也憤憤不平地說:“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將至之時”(《清史稿·隆科多傳》),是說他是雍正即位最有干系之人,早晚難免一死。所以關于雍正之繼位,是由于陰謀奪立,還是康熙真正傳位給他,目前史學界仍有爭議。
康熙晚年,諸子爭位,皇四子胤禛(即后來的雍正)與皇八子允禩、九子允禟、十四子允禵是兩個對立的集團。由于允禩一派在朝野中勢力較大,所以兩者仇恨很深。康熙死后,胤禛繼位當了皇帝,大出允禩一派的意料之外,并懷疑這其中有問題,所以內心不服,矛盾非常尖銳。雍正為了穩定自己的皇位,與隆科多等人計議,對允禩一派實行了分化瓦解,步步進逼的打擊政策。先是拉攏了允禩,封他為廉親王、總理事務大臣,然后分別打擊允禟、允禵。康熙晚年,曾派允禵為撫遠大將軍,由固山貝子超授王爵,稱大將軍王,出兵青海。當時朝野都認為這是康熙選定允禵為繼承人的一種預示。允禩和允禵 自己也這樣認為。康熙死后,雍正下令要允禵即速回京奔喪,實際上是怕他手握重兵,在外作亂。當允禵回到北京后,即落入雍正的圈套之中,隨即被革去王爵。雍正元年(1723)四月便派他到遵化為康熙守陵,又派馬蘭峪總兵范時繹監視他的一切行動,隨時密報,尋找各種借口說他圖謀不軌,最后便將他囚禁起來。大概因為允禵是他的同母弟,沒有殺他,直到雍正死后乾隆繼位,才被釋放。
雍正在打擊允禵的同時,也開始打擊允禟。雍正元年二月,派允禟前往西北軍前效力,允禟自知這是一種變相的懲罰,不愿前往,雍正迫令前行,當允禟到達青海以后,雍正即密令其心腹川陜總督年羹堯將他監視起來,名為將軍,實為囚徒,雍正三年(1725)以縱容家人擾民下詔切責,允禟不服。雍正四年(1726)三月,下詔削允禟的宗室籍,四月便令都統楚宗把允禟押解回京,將他的名字改為“塞思黑”,“塞思黑”滿語為豬。從改名一事即可看出雍正對允禟等人的仇恨之深,在返京的路上將他用三條鐵鏈鎖縛,允禟依然談笑如常,飲食不減,雍正對此氣急敗壞,又突然改變注意,令直隸總督李紱將允禟留住保定,暫不去京,李紱對雍正的意圖心領神會,說“俟塞思黑一到,我(即)便宜行事。”六月允禟被押至保定,被李紱關進事先準備好的三間小屋,派兵嚴加把手,每日飯食用轉桶傳送,不許與外人有任何接觸,“飲食與牢獄重囚絲毫無異,鐵索在身,手足拘攣,房小墻高,暑氣酷烈。”李紱一伙對其嚴刑拷打,幾次暈死,用冷水澆噴才得蘇醒,七月忽患腹瀉,飲食日少,每日坐臥小房門外,看守人役送飯至轉桶,亦不來取,至八月二十七日被折磨而死。在允禟將死時,雍正說這是“罪惡多端,難逃冥誅之所致。”還命人查訪,允禟死后,若有人前來“靈前門首哭泣嘆息者,即便拿問,審究其來歷。”(《清三朝史案·允禩允禟案》)允禟死后,不賜謚號,不賜葬銀。
允禩是雍正反對派的首領,雍正對其先是拉攏,但允禩并不買賬,當允禩被封為親王時,有人前往祝賀,允禩則說:“何喜之有?我頭不知落于何日。”雍正二年,下詔指責允禩不實心辦事,雍正三年將其黨羽阿靈阿治罪,雍正四年二月削奪王爵,革除宗室籍,交宗人府囚禁于高墻之內,允禩仍不屈服,并說,“我向來在家,每餐只飯一碗,今飯加兩碗,我斷斷不肯全尸以歿,必使見殺而后已。”三月雍正便下令將允禩改名“阿其那”,“阿其那”滿語是狗和牲畜之意,六月諸王大臣迎合雍正的意圖,上奏列允禩四十條罪狀,為最后解決允禩作輿論準備,九月允禩患嘔噦,不久便死于囚所,實際上是被毒害致死。允禟允禩死后,雍正說:“不料旬日之間,二人相繼具伏冥誅,實奇事也。”(《大義覺迷錄》卷三),無異于不打自招。語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雍正晚年,大概覺得自己做事太過,于心有愧,有些后悔,便把這件事偷偷告訴了自己的兒子乾隆,乾隆在他即位后的四十三年(1778)才吞吞吐吐地說出了這件事的真情,他說允禩允禟在康熙時確有爭儲之心,但在雍正即位之后,雖不心服,“怨尤誹謗,亦情事所有,特未有顯然悖逆之跡,皇考晚年屢向朕諭及,愁然不樂,意頗悔之,若將有待。朕今臨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孫無敢言者。”(《清史稿·允禩傳》)給允禩允禟恢復了本名,收入皇室玉諜,這件事才算真相大白。近年有些學者對此事進行了調查,民國初年,溥儀溥杰兄弟在故宮養心殿東廂房的佛龕里曾發現有雍正殺弟的密詔,乾隆在紙包上寫有“如后世有開看者,便不是我的子孫。”(概略如此)字樣。(《清史研究通訊》1983年2期《溥杰關于雍正殺弟的口碑資料》)。由此我們認為雍正殺弟的事實是抹殺不了的。最近以歷史正劇標榜的《雍正王朝》為了全面肯定雍正,說雍正寬宏大量,不忍殺害兄弟,讓本來已在雍正四年就被殺害的允禩允禟在劇中一直活到雍正十三年(1736)雍正死前左右,與實際事實相去太遠。
原載1999年3月25日《今晚報》
? 本文經作者特別授權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