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戲行業迎來了一項重大利好消息:美國App Store正式開放了第三方支付。根據最新更新的App Store審核指南,該政策已同步傳達給開發者:在美國市場,App可以自由添加按鈕、外部鏈接或其他引導方式,直接指向第三方支付渠道,且無需任何特殊權限。此外,蘋果公司還取消了此前禁止應用鼓勵用戶使用非App Store支付的規定。
美國App Store審核指南更新主要條款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App Store此次新規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美國市場,且這一調整實屬蘋果在特定法律壓力下的暫時性妥協。
這一政策變化源于美國聯邦法官Yvonne Gonzalez Rogers于5月1日作出裁定,認定蘋果公司違反了2021年法院命令,要求其必須立即停止限制開發者引導用戶通過 App 外渠道購買,并不得對這些交易收取任何費用。
蘋果公司于5月6日正式提起上訴,試圖推翻此前被強制要求允許開發者在應用內添加外部支付鏈接的規定。與此同時,蘋果公司向法院提交了緊急動議,強烈要求暫停執行App Store新規。蘋果公司在動議中強調,盡管公司目前會暫時遵守法院的禁令,但已在本周早些時候提出上訴。若法院批準暫停執行,蘋果公司將得以維持現有的App Store政策,直至上訴結果最終確定。
這一系列法律動作表明,蘋果公司并未完全接受當前的調整,而是希望通過法律途徑爭取更有利的裁決結果。不過,很多大廠已經開始行動。
判決后各方反應:大廠積極擁抱第三方支付,小廠謹慎觀望
作為這場“反蘋果稅”運動的發起者和主要推動者,Epic Games公司無疑將此次判決視為其持續抗爭的重大勝利。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Tim Sweeney在判決公布后第一時間通過社交媒體發聲,以頗具儀式感的方式宣告了這一里程碑時刻:“歷時4年4個月17天,蘋果稅終于落幕。通過網頁完成的交易將不再被征收'過路費'?!?/p>
緊跟其后,Epic于5月10日發布聲明,宣布已按承諾向美國區 App Store 提交《堡壘之夜》上架申請。若獲批,這也是該游戲自 2020 年下架后首次重返美區 iOS 平臺。而本次提交版本將包含跳轉網頁的第三方支付選項。
不過《堡壘之夜》重返美國iOS平臺之路仍存變數。由于Epic Games的美國開發者賬戶在2020年訴訟案后被封禁,本次提交采用了其瑞典子公司賬戶作為替代方案。這一跨境提交策略的合規性尚未得到蘋果明確認可,Epic CEO Tim Sweeney僅證實“已與蘋果展開溝通”,但未透露蘋果是否認可這種跨國賬戶提交方案。
重要的是,Epic已經采取積極措施吸引用戶使用Epic 付款系統。根據Epic公告,自本月9日起,全球玩家在PC、iOS、Android及網頁平臺上購買Epic旗下游戲(如《堡壘之夜》《火箭聯盟》《糖豆人》)時,將永久獲得20%的Epic獎勵返利。該返利可通過Epic付款系統,在其游戲或商城中使用。此外,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通過 Epic 的付款系統進行的全部 Epic 游戲商城(含第三方游戲)購買所得之 Epic 獎勵返利比例也將從 5% 提升至 20%。
此外,《堡壘之夜》美國iOS 版中,Epic將提供二種支付方式:Epic支付系統和蘋果應用內購買,前者可獲得20%返利。這種差異化定價不僅為用戶創造了顯性價值,更通過經濟激勵將用戶深度綁定至Epic平臺。
事實上,判決一出,就有大廠快速跟進。比如,在判決公布后的黃金48小時內,全球流媒體巨頭Spotify第一時間提交了App更新,現已經加入第三方支付;創意眾籌平臺Patreon緊隨其后更新App引用了第三方支付。
頭部企業憑借成熟的支付基礎設施和用戶運營能力,已快速啟動支付渠道遷移計劃,預期將顯著提升利潤率。然而,對數量龐大的中小開發者而言,支付自主權更像是一把雙刃劍——雖然理論上能規避30%的“蘋果稅”,但實際運營面臨多重障礙。
在Reddit開發者社區,有一則討論指出:這個新規對大廠更有利,因為大廠有能力處理支付等瑣碎問題,相較而言,小廠商可能仍會使用蘋果的支付系統。問你是否會使用第三方支付?
有不少人表示暫時不接入,理由是“要接入其他的支付渠道,太麻煩”、“這個新規僅在美國地區生效”......
也有人認為對于小開發商而言,“支付蘋果15%的渠道費,讓蘋果處理支付和稅收的問題是可接受的”、“等賺到‘大’錢才考慮測試第三方支付”......
也有人考慮到大廠有品牌效應,用戶會信任其提供的第三方支付,但小廠商可能面臨信任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有開發者指出蘋果對小企業收取15%的“優惠費用”正是Epic訴訟案帶來的直接成果。這種歷史性讓步讓部分開發者期待,在支付自由化趨勢下,蘋果可能進一步降低傭金比例以維持生態平衡。
支付是個敏感話題。當前開發者面臨的核心挑戰是“如何構建支付競爭力”。因此,對于開發者而言,特別是小型開發者,除了價格讓利,建立用戶信任體系、優化支付體驗、確保交易安全等都是必須考慮的關鍵因素。
反壟斷監管大勢下,蘋果公司將如何博弈?
面對App Store這一生態護城河及其作為“搖錢樹”的核心地位,蘋果是否會輕易妥協?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從文章開篇所提及的蘋果公司一系列法律行動就是例證之一。
那么,除了法律途徑,蘋果是否還有其他應對策略?目前尚無法確定。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歐盟《數字市場法案》新政策實施后蘋果的具體執行情況,來進一步探討其可能的應對措施和策略調整。
2024年,為了遵守《數字市場法案》,蘋果允許歐盟用戶通過第三方應用商店安裝應用,這在技術上打破了App Store的壟斷地位。然而,蘋果對側載設置了諸多限制。其中一條核心的變化是關于費用的計算:對于使用第三方商店的歐盟開發者的傭金從30%降至17%,一年以上訂閱或符合小型開發者計劃的傭金從15%降至10%,但是新增了“核心技術費”,即年下載量超100萬次的軟件,開發者需為每次在iOS系統的首次安裝支付0.5歐元,不管應用是否是在App Store下載。
這一費用被批評為變相增加了開發者的成本,尤其是對那些高下載量的應用開發者。許多開發者,包括Epic CEO Tim Sweeney,批評蘋果的調整是“狡猾的惡意合規行為”,認為蘋果通過新規則和費用結構繼續維持其壟斷地位。
歐盟對此展開了調查,并于2024年6月初步認定蘋果涉嫌違反《數字市場法案》。2025年4月,歐盟對蘋果處以5億歐元罰款,并要求其解除對開發者引導用戶使用第三方渠道的限制。
這份巨額罰單會讓蘋果面臨壓力,但是蘋果App Store的壟斷地位和支付生態系統是其核心利益所在,因此,大概率蘋果公司不會輕易妥協。只是面對美國市場第三方支付開放,蘋果還會有哪些動作,目前不好判斷。
不過,反壟斷監管已成為全球共識,每一次的拉鋸和反抗都在推動生態的逐步開放。盡管蘋果通過技術手段和規則設計試圖維持控制,但監管機構的持續施壓和開發者的行動將逐漸打破壟斷壁壘,為行業帶來更公平的競爭環境。雖然這一過程可能漫長且充滿博弈,但反壟斷的大勢或不可逆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