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國絲漢服月·天工霓裳”系列活動在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幕,本屆“國絲漢服月”以“天工霓裳”為主題,旨在展現漢服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非遺技藝的獨特魅力,促進傳統文化在現代生活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電視劇《長安的荔枝》劇組受邀參加”漢服之夜“走秀環節,以考究的唐代服飾和禮儀,為觀眾帶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長安的荔枝》導演曹盾攜那爾那茜、安沺、閻必果、周體順、李洛伊等主演,以及梳化造型指導張麗、服飾造型指導高菲、歷史服飾考證顧問陳詩宇(兼任本次展覽策展人)以及禮儀設計李斌等主創亮相活動現場。通過"服飾""禮儀""工藝"三個維度,向觀眾還原劇中展示的唐風服飾,展現影視IP對傳統文化創新傳承的探索成果。
從熒幕到舞臺,以考據匠心激活唐風文化新表達
杭州絲綢博物館攜手哈薩克斯坦國家博物館共啟絲路霓裳對話,以服飾為媒,致力于推動東方衣冠之美走向世界舞臺。此次活動不僅傳承以往的服飾展現環節,還邀請了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帶來杭州灘簧《西湖十景》、臨平滾燈巡游、小熱昏曲藝等傳統表演,通過互動體驗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
《長安的荔枝》劇組五名主演分別身著紫地孔雀紋胡服、披袍衫裙、翻領舞服、唐代九品官員的青色襕袍、童子的淺紅袍袴等劇中服飾參與走秀環節,通過唐代叉手禮與胡商額手禮的展演,生動呈現唐代“萬國來朝”的禮儀細節。每一件服飾禮儀的設計都有所考究創新,匠心制造還原唐風美學,通過影視敘事讓千年技藝進一步展現流傳!以敬畏熱愛之心還原傳統之美,以影視展示傳揚中華魅力!
跨領域聯動打造傳統文化與影視IP創新型新典范
《長安的荔枝》劇組此次在“國絲漢服節”的亮相,開創了影視IP與文化遺產的創新型對話模式。"影視IP+學術考據+非遺活化"的形式,將唐風美學從熒幕延伸到現實,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提供了新思路。這種跨領域的文化共振,正成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舞臺的重要力量。
此次“國絲漢服月”活動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傳統與現代的深度對話。《長安的荔枝》劇組的精彩演繹,為觀眾呈現了大唐服飾的華美與底蘊,也為影視行業與文化遺產的結合樹立了標桿。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