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楊玉科
編輯|李國政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和可靠性的代名詞,豐田汽車正面臨一場經營危機。
就在一年前,豐田新掌門人佐藤恒治(Koji Sato)還在2024財年利潤、銷量、收入和產量均創紀錄的業績中春風得意。
但一年后,相比去年的高光時刻,佐藤恒治5月8日公布的2025財年業績和2026財年預期要黯淡得多。
2025財年(2024.4.1-2025.3.31)中,銷量約為936.2萬輛,較上一財年減少約8.1萬輛。銷售收入3140億美元。營業利潤從369億美元降至313億美元,凈利潤從341億美元降至311億美元。
更引人注意的,是豐田對未來一年的預期。其預計,在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2026財年,其營業利潤將下降約五分之一。豐田將此歸咎于日元走強帶來的不利因素,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推行的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
豐田預計,僅僅計算2個月內(4、5月)的關稅,就會給豐田造成13億美元的損失。
豐田的悲觀預測表明,在美國關稅等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這個汽車行業曾經不可撼動的巨人,命運發生了多么迅速的逆轉。
2023年4月1日,佐藤恒治接替豐田章男(Akio Toyoda),擔任豐田汽車首席執行官。他對美國關稅基本上采取觀望態度。
除關稅之外,日元走強也會對豐田未來利潤產生負面影響。
很長時間以來,極度疲軟的日元,給豐田和其它日本汽車制造商帶來了福音。
去年,日元兌美元匯率跌至1990年以來最低水平。這不僅有助于日本出口商,使他們的產品在海外更便宜,還抬高了以美元計價的銷售額匯回日本并轉換成日元的價值。
但自今年1月份以來,由于貿易緊張局勢、對美國可能出現衰退的擔憂以及美國降息的預期,日元兌美元大幅走強。
SBI的Endo Reckons認為,如果本財年日元對美元保持升值勢頭,豐田的營業利潤將減少約33.3億美元。
在特斯拉的引領下,中國汽車制造商已經顛覆性地重塑了汽車行業。而豐田對電動汽車革命的反應緩慢,而且充滿了失誤。從召回BZ4X到推遲推出專用電動汽車平臺的計劃,表明豐田也在努力跟上快速發展的電動汽車市場。
然而,豐田業績急轉掉頭,究竟是豐田一個時代的終結,還是它在汽車行業久經沙場的一次偶然過失?它還能不能在新領導層的帶領下東山再起?
關稅問題會永久持續嗎
豐田稱,關稅將導致其2026財年的利潤下降21%,并在短短2個月內抹去其13億美元的利潤。
而且,2個月之后的影響“非常難以預測”,豐田首席執行官佐藤恒治5月8日在一次簡報會上表示:“目前圍繞汽車行業的環境,包括貿易關系,都處于極度動蕩之中。”
豐田的2026財年預測“暫定”包括4月和5月美國關稅的影響。
“(關稅)談判目前正在進行中,政府官員正在努力工作,因此關稅的細節仍在變化,”首席財務官宮崎洋一(Yoichi Miyazaki)在一次簡報會上說。“所以目前,很難預測未來。”他補充說。
豐田預測的不確定性突顯出,特朗普關稅的沖擊正在顛覆汽車行業,讓許多全球公司無法估計未來的前景。美國從上個月初開始對進口到美國的汽車征收25%的關稅,5月初擴大到汽車零部件。
豐田每年從日本向美國出口50萬輛汽車。佐藤恒治表示:“短期內我們正在調整發貨量……而中長期而言,我們將追求在當地開發適合當地客戶的產品。”但他補充表示,“從保護供應鏈和通過出口賺取外匯的角度來看”,該公司的目標是保持每年在日本生產300萬輛汽車。
2024年,豐田在全球銷售了1080萬輛汽車,保住了全球最暢銷汽車制造商的桂冠。有汽車行業咨詢公司表示:“汽車制造商正在盡其所能,試圖將生產轉移到美國,盡管(馬上)不會有巨大的變化,因為轉移生產需要時間。”特朗普上個月猛烈抨擊了日本對美汽車出口與美國對日本汽車出口之間的巨大差異。
豐田是美國銷量第二的汽車制造商,去年在美國銷售了230多萬輛汽車,而美國汽車行業的領導者通用汽車,在日本只銷售了587輛雪佛蘭和449輛凱迪拉克。
專家表示,日本狹窄的道路——對許多美國車型來說太窄了——以及日本汽車在質量和燃油效率方面的聲譽,是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他們不進口我們的車,但我們進口了他們數百萬輛的車!”特朗普在4月份表示,指責日本“在貿易上對待盟友非常糟糕”。
關于豐田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征收關稅的風險的預期能否實現,分析人士存在分歧。
“他們只是把頭埋在沙子里嗎?”里昂證券亞太市場高級分析師克里斯托弗·里希特(Christopher Richter)表示,“他們只假設4月和5月的關稅。我不認為這是一個真正保守的預測。除非特朗普突然屈服,否則根本說不通。”
里希特表示,如果繼續征收關稅,豐田很有可能難以實現新的利潤預期。“目前,美國的情況非常樂觀,只是因為消費者感到恐慌,紛紛涌向市場購買汽車。但如果這些關稅繼續下去會發生什么?你需要提高價格。”他說,“那樣的話,你還能提高銷量嗎?我持懷疑態度。”
東京SBI Securities Co.高級分析師遠藤浩二(Koji Endo)則認為,豐田可能擁有很大的定價權,部分原因是該公司將推出重新設計的一些頂級車型,包括RAV4跨界車和雷克薩斯ES(參數丨圖片)轎車。
遠藤浩二說:“豐田有信心在6月之后,抵消關稅影響的大部分成本。很明顯,他們將不得不開始提高價格。”
宮崎洋一表示,豐田正在迅速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以對沖風險。
在當前財年,公司預計新車銷售的營業收入,將被零部件、配件、銷售融資、二手車和聯網服務的收入所掩蓋。這是一項長期戰略的一部分,該戰略旨在利用豐田生產的1.5億輛汽車,作為經常性收入的來源。
但與許多汽車制造商一樣,豐田確實正在利用一大批希望在特朗普關稅真正產生影響之前購買汽車的客戶獲利。最大的問題是,這種銷量激增有多少是由未來需求推動的,以及之后銷量可能會下降多少。
落后的,不僅是電動汽車
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僅僅是個開始。豐田警告說,“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了”,因為中國準備在電動汽車之后的另一項新興技術領域——氫燃料汽車占據領先地位。
到目前為止,中國正在引領電動汽車的轉型,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去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700萬輛。根據Rho Motion的數據,中國占了1100萬,占比超過60%。
盡管大眾、現代和起亞等主要原始設備制造商推出了電動新車型,但中國的發展速度仍超過其它任何國家。2025年前3個月,中國電動汽車銷量超過240萬輛,占全球銷量410萬輛的近60%。
SN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到2024年,僅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就占據了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的55%以上。隨著東南亞、歐洲、中南美洲等主要市場的海外銷量激增,比亞迪不僅銷售了更多的電動汽車,而且還銷售了更多的電動汽車所需的電池。
如今,豐田警告稱,繼電動汽車之后,中國將在另一個新興行業占據領先地位。豐田氫業務總裁Misumasa Yamagata警告稱,氫燃料汽車將面臨與電動汽車同樣的命運。
據《金融時報》報道,Yamagata說:“我們沒有多少時間了,重要的是要加快速度。”
豐田開發氫燃料汽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然而,就像電動汽車一樣,中國正在迅速占據市場份額。
中國已經占據了氫燃料商用車銷量的大部分。Yamagata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氫燃料卡車最先進的國家。中國立志要將主要物流路線變成氫高速公路。”
中國正在迅速擴大加氫站,同時降低成本,目前中國的加氫站成本僅為日本的三分之一。中國在全國各地建立了540個加氫站。氫燃料電池客車和卡車在中國的銷量達到7069輛,高于其它所有市場的總和。
毫無疑問,電動汽車在中國和其它地方越來越受歡迎,但Yamagata表示,電動汽車給電網帶來了嚴重壓力,而且不適合長途運輸重型貨物。另一方面,氫提供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尤其是在中國,氫的價格便宜得多。
在中國,一公斤氫氣的價格在500到1000日元(約合3.5美元到7美元)之間,而在日本,一公斤氫的價格在2000日元(14美元)左右。這種價格優勢來自大規模的氫氣生產,特別是用于脫碳的鋼鐵行業。
Yamagata認為,日本和其它國家仍有機會迎頭趕上,但迅速采取行動至關重要。“我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重要的是要迅速行動。”
(本文部分內容綜合Automotive News、Reuters、The Jakarta Post、Electrek報道,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