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周末約了幾個同學到公園玩,我們幾個大人在旁邊聊天。五月的南方氣溫直飆30度,還沒聊一會兒,大家就滿頭大汗熱得不行。
“要不要去買點雪糕?” 不知哪個媽媽冒出了句。一個爸爸自告奮勇:“公園門口就有家羅森,我去!” 15分鐘后,這位爸爸拎著一個大塑料袋,風風火火地跑了回來。打開塑料袋,我們卻傻了眼:一個包裝印著炸雞,一個包裝印著凍梨,還有柯南頭像的,印著動物的…. 滿滿一塑料袋,一個我們熟悉的都沒有。一時間,大家手都不知道往哪個方向抓,紛紛縮了回來。
那位爸爸有點不好意思了,解釋自己著急,在便利店冰柜里隨便抓了一把。
“現在都這樣”,一個媽媽出來解圍。“現在便利店早就沒我們過去那些雪糕了,都是年輕人的東西。雪糕嘛都差不多,來來來,大家隨便吃唄!”
雖說不熟悉,我還是有點好奇的,于是自告奮勇,拿了那個大家避之不及的炸雞腿雪糕。不得不說,外觀真跟快餐店里的炸雞腿一模一樣;咬開,模擬油炸脆皮的地方,原來是麥片碎,里面的“雞肉”是口感還可以的香草雪糕。搞笑的是,為了盡可能模仿雞腿,雪糕芯還插上了一根手指餅干偽裝“雞骨頭”。不過,如果不仔細捏著,脆弱的餅干就容易支撐不住,讓雞腿掉在地上,創意之余,還是有點不方便。
“這味道還行”,另一個拿了芒果雪糕的媽媽說。“不過,這不就是凍芒果么?”
“就是騙小孩的”,拿到卡皮巴拉雪糕的媽媽有點不開心。“都是模子搞出來的。”
媽媽們開始七嘴八舌說可能以后要自己在家做雪糕才能安心吃了。吃到芒果雪糕的媽媽,在看到配料表只有芒果,只是把芒果剝個皮凍起來就能賣翻倍價格,甚至有點氣不過,感嘆如今小孩子錢真太好賺了。
而我對那個沒有木棍,只能下手直接捏著吃的雞腿雪糕也是略微不爽,為了博眼球,這是也不考慮衛生問題了么?雪糕就是為了解饞解暑,真的有必要搞出那么多花樣么。
幾天后的下午,我手機信息提醒我,兒子的小天才手表剛在放學路上花費了 19.9 元。他平日買零食,最多也是個位數,所以回到家后我裝作漫不經心地問了句:“買什么了?”
他興奮起來了,跟我說羅森又出了新雪糕…. 話音還沒落,我就有點生氣了,打斷他說:“之前是不是跟你說了,買雪糕要問清楚價格。現在雪糕刺客到處都是,你又不是不知道。”
“不是刺客!我是知道價格后買的!” 他爭辯到。“是我們班王超先發現的,叫漢堡雪糕,有雞腿冰淇淋和面包,還有可樂,是個套餐不是刺客,比肯德基的套餐還便宜!”
等等,我兒子他在說什么?雞腿冰淇淋,漢堡雪糕,套餐?我突然有種字都能聽明白,連起來就不會了的感覺。漢堡都成雪糕了?還是個套餐?
突然,兒子就把手表上的照片發來了。
第一張照片是包裝,上面寫著“咸黃油味雪糕,微波爐加熱口感更加”,打開的部分還寫著“熱著吃的漢堡雪糕”。下一張照片是他剛剛吃完的雪糕“套餐”,的確是個漢堡,上下兩片認認真真的面包胚,夾著一塊逼真的炸雞腿,里面還有一片糯米做的“芝士”層!
—— 這不就是我前幾天吃到的那個炸雞腿雪糕的升級版!只不過多了個漢堡和可樂。
按說一個面包夾黃油雪糕,一個炸雞腿雪糕,再加一瓶正兒八經的可樂,20元不到的價格,的確算不上太刺客,但老母親多少有些咯噔,逃得過景區的文創雪糕,也逃不過便利店包裝雪糕的花樣百出。萬物都凍成讓年輕人愿意掏錢的樣子,今年看來得花不少錢在買雪糕這事上了。
“漢堡不是雪糕,是真的漢堡包”。兒子糾正我。“就是面包里面夾了大塊冰淇淋,下次你也可以嘗嘗,這么搭配很好吃的!”
兒子的這個描述,倒是把我的記憶抓到了一個遙遠的地方。面包里夾冰淇淋,這不是我媽小時候教我的吃法么:光明冰磚打開,兩片吐司面包上下一夾,一切四拿起來吃。初中的時候有一陣,我放學天天這么吃。敢情這讓大腦燒爆的新產品,是我玩剩的?
突然我就開心了,帶著一抹狡黠地笑容跟兒子說:“要是這么說的話,你媽我,可能比你早20年就吃過這個玩意兒呢。” 輪到我兒子氣不過了,“是是是,你們這代人最牛啦。”
那,本來就是嘛。我們不僅吃過,我們價格還比你便宜呢!
初二那年夏天,我媽在某天回家后,跟我說了這種吃冰磚的方法。
那會兒她在一個新加坡籍的老板家里打工,她說那個新加坡老板吃冰淇淋的方法就是夾面包。她說那天下午她老板非要讓她們這些員工一起分享,她第一次發現,奶油冰磚夾白脫面包竟然非常好吃。正巧我家樓下就有個鋪子專賣冰淇淋,她干脆就帶了個光明冰磚上樓回來。
做法很簡單,光明冰磚撕開包裝,扣在一片吐司上,然后用另一片吐司覆蓋住,開啃就行。
那是種前所未有的奇妙體驗:面包的柔韌,切擋住了怕冷牙齒的畏縮。面包的麥香,非常完美的襯托了光明冰磚牛奶的乳香。一口下去,是柔韌,是柔滑,是零食,也是冷飲。我幾乎立刻迷戀上這個吃法,每天都想來一個,上癮到我媽必須控制家里買面包的速度,來讓我降低吃它的頻率。之后每年到夏天,我都會時不時這么吃幾次,徹底戒斷還是后來上大學離開了包郵區,沒了光明冰磚。一晃20年過去了,要不是我兒子這句“面包里夾了香草冰淇淋”,我壓根都沒想起來,曾幾何時我就是這么吃的。
要是這么看網紅雪糕,我們當年的小雪人,豈不是也能算那天卡皮巴拉雪糕的鼻祖?畢竟在小雪人之前,可沒人見過雪糕能做出造型的。我特別清楚地記得,背著書包,走在放學的路上,全神貫注地研究小雪人的臉,就是想搞明白,那兩個巧克力的眼睛是怎么進去的?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人當年也跟我一樣,非常努力地嘗試能否僅憑借舌頭的力量,將那兩個眼球,頂出那張臉。
還有一袋七根的七個小矮人,手指大小的冰棍,赤橙黃綠青藍紫排排坐,每種顏色代表不同水果味。我們像分寶石一樣互相交換,草莓味換檸檬味還要假裝“虧本”,最后七個人舉著冰棍碰杯,愣是吃出了桃園結義的儀式感
奇彩炫和菠蘿冰棍也是,不知道能不能算凍芒果和凍凍梨雪糕的前身。總之以前每次吃這些水果冰淇淋,我舌頭就會破。雖然我真的非常喜歡菠蘿冰淇淋里那隨時可以吃到的菠蘿肉,但吃完后血淋淋的舌頭,還是讓我后來再也不碰了。
“玉米棒”外層是脆脆的玉米造型威化殼,內芯塞滿奶香雪糕,吃法講究“先剝皮后啃芯”——咬開金黃的華夫皮外殼,會有種仿佛在豐收玉米的奇妙體感。最絕的是吃完后,竹簽上還粘著幾粒“漏網之玉米”,得用門牙一點點刮干凈才算圓滿。
對了,還有綠舌頭!這個我甚至至今都沒看見,如今又什么基于它的創意。綠舌頭的玩法那可是太多了,舔到化然后抓著棍餅甩來甩去是基礎操作,我還有見過同伴女生用綠舌頭當武器,跟男生打架的呢。
所以我們85后,才算把雪糕玩出花的初代元老么?
我一邊在網上翻著照片,一邊給孩子看我們當年的各種發明。兒子看著看著,就發出了靈魂拷問:“你說的這些東西那么好,怎么現在都買不到了?”
我有點語塞。當然還是買得到,但在我和兒子日常接觸最頻繁的羅森、全家、711、盒馬、小象、山姆、永輝…這些電商平臺里,這些曾經的記憶,的確是遍地不可尋了。
就在上周末,我意外地與雞腿冰淇淋再度相遇。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被邀請到今年在上海舉辦的FBIF食品創新展。這是個食品飲料行業領域的專業展會,主要是從業者分享交流接未來中國食品創新趨勢的觀察和成果。比如什么用藍藻、酵母提取的蛋白粉,各種想象不到的風味物質提取,還有微生物益生菌在零食里的運用。我一路看著展,一路了解學習,突然的,就看到了這個熟悉的“雞腿”。
哦!找到“始作俑者”了?
原來從凍個芒果,到雞腿冰淇淋,到牛排雪糕,再到前兩天兒子的漢堡雪糕套餐,竟然都出自一家叫“耐米”的上海雪糕品牌。我干脆停下來,跟他們聊了起來。
“我們的確是在做極致創意化的東西,公司產品研發都是00后,80后只負責供應鏈和銷售。”
跟我聊天的恰好就是這個品牌的創始人Vivi。她跟我說,市面上這些極致抽象的冰淇淋,其實都是公司里00后的想法,她們這些“中年人”只負責確保冷鏈運輸不掉鏈子,“雞腿冰淇淋,牛排冰淇淋,還有漢堡冰淇淋,今年三個月我們內就上新了三種不同的冰淇淋。”
聽完以后我目瞪口呆,這種研發創新速度,未免有點太卷。但在Vivi看來,這屬于“沒有辦法”,現在年輕人接受信息的速度,幾乎必須要求她們打足創意效率。我心里默默嘀咕,現在年輕人果然都是憑腦子賺錢,我們年輕的時候可沒想到要把冰淇淋均價賣得這么貴,多吃幾個雪糕,錢都存不下來了。
Vivi 繼續跟我說,這代年輕人吃得可比我們好多了,全世界的好東西都吃過,知道什么是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所以現在雪糕普遍價格都不低,因為原料普遍比以前的要好,雖然比如我們,或者很多雪糕商家都沒有強調這一點,但中國人吃過好東西,嘴巴能分辨好壞,很難再用廉價的材料去糊弄。”
我告別了vivi,進一步在展會逛。從低GI天價益生菌的零食,到蛋白粉提取物,再到各種原茶香精的提煉,我感覺這個時代似乎也的確和Vivi說的一樣,隨時準備要給大家耳目一新的體驗,但同時,那種撲面而來的熟悉也無處不在:比如加了益生菌的乳酸飲料和我們當年的營養快線,或者Vivi的創意冰淇淋,與我們中學時期和路雪、雀巢、伊犁,蒙牛群魔亂舞,新品疊出的相似。
大概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媽見打”和“白月光”吧,年輕時候的每一個我們,對新鮮的事物,也都有用不完的好奇。我反而覺得,這趟下來自己更需要警惕的是對“新事物”的拒絕。舊時代的雪糕回不來了,我們就老老實實吃新時代的抽象款吧。畢竟人類之所以進步,就是因為下一代人,從來不聽上一代的話啊。
本期作者|炒面三文治
編輯|梅姍姍、斯小樂 視覺/創意|BOEN
攝影|梅姍姍、小紅書@abc個c、@鹿鹿鹿、@記憶的碎片、@二花,二花、@馬尾雞、@周good、@虛弱的小柿子、@小五的覓食記、@邱球球不是球、@面條專挑細處斷、@愛吃香菜的小獅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