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70的發布會,被稱為“沃爾沃新能源戰略溝通會”。我們先簡單復盤一下:
1、闡述了沃爾沃品牌車型開發架構的總體布局:先是我們熟悉的緊湊型模塊化架構平臺CMA和中大型模塊化架構平臺SPA。SPA2則是專注于豪華純電的架構平臺;此次發布的SMA,則是代表沃爾沃新開啟的超級混動戰略。
2、所以從關系圖上來看,SMA是獨立的一條線。SMA的具體意思是“Scalable modular architecture”(可擴展模塊化架構),這個命名方式和CMA不一樣(C是“Compact”,特指緊湊級模塊化架構),SMA則沒有一個車型級別或者說是尺寸的特指,這里的S和SPA的S都是“Scalable”(可擴展)的意思。所以這個代號的含義本身是比較模糊、沒有級別概念,甚至沒有專門去體現超級混動戰略。
當然了,沃爾沃在后面的闡述中,還給S加入了智能、安全、可持續性三個更偏向于營銷層面的關鍵詞。
3、XC70便是SMA平臺的首款車型。本次發布會,沃爾沃是直接亮相了XC70,雖然沒有公開其內飾,但是從戰略發布就能直接落地新車的節奏來看,這實在是要比SPA2快得太多了。
更能說明此次沃爾沃快節奏的是,這款車應該在今年三季度就能正式上市。
4、全新XC70被沃爾沃稱為“豪華超級混動第一車”。原因很簡單:在豪華品牌當中,固然有沃爾沃自己的T8插混以及奔馳等旗下的主流插混車型,但從技術本身來說,都并不是針對于提升續航尤其是純電使用場景的,而是為了提升舒適性和動力性能、降低總體能耗和排放。
而“超級混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純電續航能力強,電池容量足夠大——CLTC工況下超過200公里的純電續航里程確實在之前豪華品牌當中是沒有的。
5、從產品命名便能看出,XC70是介于90和60之間的——原因在于XC70的車身尺寸要比XC60明顯大一圈。在發布會上,沃爾沃用一張圖展示了XC70在車型矩陣中的位置,順帶也帶出了定價區間在40-50萬元。
以上就是沃爾沃這場發布會的核心干貨。至于設計理念之類的,大家看一眼就知道,不需要我額外多說。
當然了,廠家官方發布是一回事,XC70面臨的真實市場則是另一回事。下面著重來說我的一些個人觀點。
01
關于定價
發布會現場的價格區間圖,其實看看就行了。畢竟上面指的都是XC60、XC90的官方指導價區間而不是真實市場售價——XC60的官方指導價為39.69-45.89萬元,但目前的市場售價大概在25-35萬元區間。
另外,對于沃爾沃的定價策略,我們在上海車展前2025款XC90的發布會上也看到了,官方指導價區間為63.89萬元至89.49萬元,但是限時尊享價則為47.9萬元至67.9萬元。
沃爾沃特意避開了凱迪拉克以及上汽通用所用的“一口價”,但實際上就是“限時一口價”,XC90也就是47.9萬元起,XC70的價格肯定還有驚喜。
因此,我認為XC70的上市售價應該在30-40區間。
02
關于平臺
為什么沃爾沃能做出這么一個超級混動平臺?這是中國市場所決定的。
之前T8都是全球化產品,而無論是從奔馳還是從沃爾沃的全球插混產品來說,核心價值點都在于提升性能、降低排放,而不是為了去搞“純電續航”。
然而中國市場目前在主流的混合動力車型上,100多公里純電續航都是起步要求。零跑的“超級增程”,應該是中國市場第一個使用“超級”這個詞來形容長續航混動車型的——純電續航直接被拉到200公里甚至300公里。而越是這樣面對大眾市場的品牌,它所作出的調整也就越是能反映出廣泛受眾的需求。
200-300公里純電續航,也確實是中國用戶用人民幣投票出的結果,畢竟超過300公里的話電池會又大又重,而假如用戶真有這么長的純電續航需求,他顯然更適合購買純電車型。這條路線已經被市場檢驗正確,只是豪華品牌動作沒那么快。
更確切地說,無論是沃爾沃的SPA2還是奔馳的MMA,本質上都是全球化的平臺。導入中國的車型會針對中國市場做舒適性、智能化的適配和優化,但都不屬于“完全為中國定制”。
沃爾沃SMA平臺和SPA2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完全按照中國消費者的需求來定制。而沃爾沃也并非第一個這樣做的豪華品牌:
路虎和奇瑞宣布復活“神行者”,并將推出使用奇瑞平臺的豪華新能源SUV;上汽和奧迪則聯手打造AUDI品牌,首款車型E5 Sportback已經在上海車展亮相,并將于今年三季度上市,這款車型采用的是上汽的平臺。
在中國、為中國、放眼全球。
我曾經分析過像大眾這樣的外國品牌與中國車企合資之后,在2024年開始進入“中國領跑”的時代——假如說最早的合資車企,是把其他市場的產品直接拿來賣;那么到了后來,“在中國、為中國”成為一種共識,中國專屬的配置甚至全球平臺、中國專屬的車型成為主流。
而到了現在,中國車企則成為主導方。“如果說以前是外方領跑,我們逐漸跟上,那么到了現在就是我們逐漸在領跑”。去年上汽和大眾續約時,上汽的一番話頗具總結性。
而無論是奧迪的AUDI品牌還是路虎的神行者,本質上都是“中方并排跑甚至領跑”下的合作探索。
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沃爾沃SMA平臺,就顯得非常容易理解,更何況,沃爾沃與吉利的關系相比合資還要更緊密。
一句話:憑空搞出一個全新平臺有多難,從SPA2的EX90就能看出來。那么這一波中國市場尤其是豪華市場的長續航混動,就這樣平白拱手讓給問界理想們?
沃爾沃用SMA和XC70,說了一個很大聲的“不”。
03
關于難點
相對于神行者和AUDI,沃爾沃這次是直接在自己原有的產品序列中推出了一款新品。
這樣做的優勢很明顯:XC70是一個自帶歷史光環(哪怕比較小眾),且受眾在接受程度上幾乎沒有門檻的車型序列。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路虎也好,奧迪也罷,為什么都沒有采用這樣的方式、而是專門去開辟了一個類似于子品牌的序列,來安排由中國平臺主導的車型呢?
因為股東各方利益的原因,兩個品牌的具體情況可能也不太一樣。但其中的一些共性,肯定包括但不限于:
為了產品定價更低而占有更多市場份額,但又不想新平臺產品定價影響到現有定價體系。
簡單來說,就是害怕傷害主品牌的豪華屬性和價值錨點。
尤其是在營銷上,售價倒掛是一件麻煩事兒:你永遠無法想象奧迪A4(參數丨圖片)會比A3便宜對吧,但E5大概率就可以比A5L便宜。因為不同品牌序列的定價,能最大限度避免“下克上”的問題。
但在相同的品牌車型體系當中,定價要呈梯級分布。這也是發布會上那張“看看就行”的40-50萬元定價預期的由來。
所以XC70的定價,就會面臨和XC60如何協作的問題,那么它受到的限制也會更大。
這也是為什么之前我們會覺得它的名稱可能會叫XC50、甚至是另起一個序列的原因——因為SMA平臺從戰略上來看,它就是為了短平快攻占市場空白區間而來的。
它有份額野心,就會有銷量需求;它有銷量需求,就會有定價期待(或是說定價壓力)。
在XC70這個名稱所帶來受眾對新品認知難度降低同時,沃爾沃需要面臨如何定一個好價格來實現銷量預期的難題。當然,這個難題,歸根結底需要從具體產品力層面來解決——XC70在綜合實力上,是否能夠支撐最終定價對目標用戶具備足夠的吸引力?
而不是去簡單回避SMA平臺的來源、單純去講品牌故事來支撐溢價預期。畢竟,至少目前來看,外觀設計已經給XC70開了個好頭。這幾萬塊錢關于logo的情緒價值+設計審美價值的溢價,沃爾沃還是能夠輕松拿捏。
因此,我認為對于SMA平臺和吉利的關系,沃爾沃也沒必要過于草木皆兵。畢竟,這樣做的優勢是如此顯而易見;再說,沃爾沃也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豪華品牌;更重要的是:
沃爾沃有足夠資本這樣去做。
04
查姐補充
看完發布會之后,我還去參觀了沃爾沃亞太總部。我想在最后,分享幾個有意思的觀察:
1、工作日中午11點半,居然有那么多員工在健身。無論是器械區域還是跑步區域或是瑜伽室,我在參觀時候,看到的都是元氣滿滿的身影。
2、據說沃爾沃亞太的工作準則是“快樂工作、健康生活”,至少從我的觀察中可以說,這是一個“說到做到”的公司。除了健身房在午間的熱鬧之外,這里還有專屬的醫務室以及針對心理健康的醫生坐診。而心理咨詢熱線則是24小時開通。
3、沃爾沃是少見的、無論男女員工均可享受長達半年產假的公司。
4、整棟大樓的設計,獲得了全球建筑設計大獎。在環境友好、使用者健康等各種維度,都無愧于一座綠色健康建筑。
5、而在建筑內部,則是細致到無論是員工在工位上的座椅,還是報告廳的座椅甚至是小憩休息區域的沙發,都充分考慮到了人體工學,讓員工能坐得舒服、坐得健康。
這就讓我感嘆:為什么沃爾沃的車內健康以及座椅對人體支撐的健康,都能做得如此深入人心?
因為你怎么對待員工,員工就會怎么對待用戶。
而為什么沃爾沃的設計會讓人一眼難忘而且很少有極端個性、令人不舒適的細節?
我想,一個身處這樣辦公環境的設計師,要比那些卷天卷地的工作氛圍,更能讓人沉下心來去思考、去實現自身的價值。
沃爾沃在發布會上,講了那么多“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精髓”,在我眼里其實不是什么設計元素,而是回到人類本真的松弛感。
這就真的很難模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