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宇
2022年5月,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檢察院成立了一支特殊的志愿者隊伍“向未來——檢察官媽媽團”,甘井子區檢察院將致力于未成年人保護的女干警們組織起來,以“檢察官+母親”的雙重身份,走進校園、社區和家庭,用法律與溫情守護未成年人成長。
今年的母親節,“檢察官媽媽團”召開工作研討會,從多渠道、多維度打造“新計劃2.0版”,實現未檢保護力全面升級。
三年守護:媽媽團的“暖心成績單”
隊伍凝聚力量:建設“1+N”志愿團隊,即:“一支未檢辦案組+N個崗位條線”。未檢辦案組由一名員額檢察官、一名檢察輔助人員和一名工作人員組成,是辦案與綜合保護的專業力量。同時,司法救助、民事訴訟、檢察文化、檢務保障、檢察技術等條線的志愿者也積極發揮各自職能優勢,迅速延伸在未成年人保護與普法宣傳方面的職能觸角,為工作做細做實提供了人力保障。
數據見證溫暖:三年來,開展校園普法、檢察開放日、模擬法庭、法治動漫、法治小劇場、法治冬令營等活動60余場次,反響熱烈。司法救助+多元幫扶使10余名被害未成年人走出陰影,重新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2名涉罪未成年人順利進入大學學習,重啟青春。“檢察官媽媽們”通過慰問、陪伴、通信等方式彌合被侵害、遭霸凌案件中的未成年人的心靈傷害,護之以盾劍、潤之以春雨。
機制形成合力:聯合甘井子區法院、區婦聯、區關工委、區青教辦以及市群團組織綜合服務中心社會組織工作部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創建了涉案家庭教育指導+機制,共同為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在增加親子溝通技巧、不良行為習慣矯治等方面增強法治觀念。創建了未檢普法“微”機制,在“紅月亮”兒童圖書館設立法治圖書角,深入社區、學校推廣“向未來”未成年人保護智能監督模型,使未檢普法成為“書架上”“手機里”的身邊小衛士。
文化賦能履職:“檢察官媽媽們”親自設計未檢品牌logo、未檢法治宣傳教育長廊,創作了一系列“向未來”文化產品,自創主題曲、拍攝MV、編寫未檢保護三字經(兒童版、暑期版)、設計制作“六大保護”魔方,注重文化與履職同頻共振,鑄就辦案有力、保護有愛、未來有光的“向未來”品牌。
全新升級:媽媽團2.0的“三大守護力”
5月9日上午,“檢察官媽媽團”召開了工作研討會,既慶祝“三周年”生日快樂,又是新階段守護的開始。更多致力于未成年人保護的干警加入了志愿者隊伍,更豐富、有創意的思路與想法交織碰撞……讓“母親”的涵義在檢察語境下變得更加溫暖且有力量。
“媽媽圓夢計劃”:在原有志愿服務活動的基礎上,增加“陪伴心愿”,如“和檢察官媽媽逛一次博物館”“和檢察官媽媽共作一次手工”等,豐富活動載體。
“爸爸助攻計劃”:“檢察官媽媽團”首次招募男性志愿者參與家庭走訪、法治宣講等工作,讓守護不缺“父愛能量”。
“一人一策”守護檔案:為涉案涉罪未成年人建立個性化幫扶方案,聯動學校、社區動態跟蹤。
“向未來”微網課:針對青春期親子矛盾、網絡沉迷等熱點問題,在院公眾號適時推出10分鐘短視頻課程,掃碼即可免費觀看。
擴容社會力量:與公益組織、愛心企業等共建“守護者聯盟”,提供助學、心理咨詢等幫扶援助。
增強專業能力:邀請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律師、司法社工加入,提供“法律+心理+教育”立體化幫扶的專業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