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是土。是土質疏松容易風化崩解的土。它會被風卷移隨意堆積。風同時會吹走許多塵土,古人就覺得土在膨漲增多,土堆增大很神奇,還會移動,就認為是神土。
因為古人對大自然中風雨雷電現象,宇宙的變化還不是十分了解,看到怪異的現象就非常崇拜。看到土堆日益增長增高,就認為是神的變化,這堆增高的土就是神,而絕沒想到是風在做媒介,所以,稱其為神土,并在書籍里記錄下來,認為神土只有天帝才能擁有和使用。
上古鯀治水,久治不愈,偷竊天帝的神土來治水,最終也沒有把水治理好,被舜帝處死在羽山下。
這個天帝的神土就是息壤。《山海經》里記錄下了鯀偷天帝息壤,沒治好水被處死的過程。
《山海經》記載:“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于羽山,”“息壤者,言土自長,故可堙水也”。
息壤,據說是可以自己生長的神土。
舜帝在羽山殺死治水不利的鯀之后,又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所以才有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
關于大禹的出生也有一個說法。鯀死后尸體三年不腐爛,祝融用吳刀刨開他的尸體,里面出現了一個男孩,這就是禹。但是,別忘記鯀是男人,這類屬于神話傳說還有待考證。
關于夏朝的建立者啟也有一個傳說。啟的母親是涂山氏國王的女兒女嬌,嫁給大禹后每天去工地給大禹送飯。有一天,她來送飯看到一頭黑熊向自己跑來,太突然了,女嬌嚇死了,變成一塊石頭。這頭黑熊是大禹變的,大禹看到媳婦死了非常悲傷,又想到媳婦已經懷孕了,就大聲喊“還我兒來”,大禹喊聲剛落,這塊石頭訇然中開,里面有一個男孩,這就是夏朝的創始人“啟”。
對于啟從石頭里出生的經過,你能相信嗎?
前幾天偶爾在電視里看到考古人在講息壤,說《山海經》里記載的,息壤就是龍脈。對于此說法我有點茫然,不知道如何來認定,因為龍只是我們華夏族的圖騰,人們心目中崇拜的依托,怎么能和息壤聯系在一起呢?
再一次翻閱《山海經》還是寫著息壤就是能生長的神土,而且還是天帝收藏的神土,讓鯀偷出來治水用了。經過反復的思考,我才悟出來這是一種風化能崩解的土,在風的裹挾吹浮作用下,由原來的地方吹移到另一個地方,由最初的一小堆土被風吹疊成一大堆土,甚至能吹移成一座山。這就是我對神土息壤的覺悟,這是神土能長的原因,這就是我對大自然風的敬仰。李恒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