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03高地下,帳篷里,美軍睡得正熟。
志愿軍戰士扣緊扳機,眼神冰冷。
排長卻猛地一把按下槍口,低聲吼道:“別開槍!”為什么?
逼近高地
1951年4月,朝鮮戰局驟然吃緊。
第五次戰役打響,志愿軍需要迅速撕開美軍防線,給南線主力創造突圍機會。
20軍58師173團接到命令:必須拿下503高地,打通后續部隊的進攻路線。
503高地,是美軍機械化部隊的重要據點。
山頂設有炮兵陣地,山腰布滿掩體,若不拔掉這個釘子,整片區域都將暴露在美軍的炮火下。
要么拿下,要么死磕到底。
58師6連尖刀排成為了突擊的先鋒。
尖刀排不過三十余人,武器簡陋,大部分配發的是蘇式莫辛-納甘步槍,部分戰士還背著繳獲的美制M1卡賓槍。
除了基本裝備,每人還多攜帶了四枚手榴彈和一日干糧。
卜廣德,是這個尖刀排的排長。
夜幕降臨,寒風凜冽,尖刀排貼著山脊前進,泥濘的山道上,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踏出一點響動。
走了約兩個小時,接近高地底部,前方的偵察兵忽然停下,蹲低了身子。
前方一百米處,幾頂美軍帳篷安靜地扎在山腳,外面隨意丟著軍靴、背包,隱約還能聽到鼾聲傳來。
戰士們手里的槍繃得死死的,有人用手勢示意:開火。
槍口齊齊舉起,瞄準那些沉睡中的敵人,只待卜廣德一聲令下。
夜色濃重,氣氛窒息,一擊而下,殺敵于無形,似乎觸手可得。
但卜廣德沒有點頭,蹲下身子,眉頭深鎖,眼神里滿是警惕。
帳篷分布太過松散,沒有統一防區布置;睡覺的人離帳篷外那么近,哨兵呢?巡邏兵呢?
這不像是美軍的標準防守模式。
卜廣德心里涌起一股寒意,他沒有喊停,但伸手比了一個壓制動作,示意全排待命,不準輕舉妄動。
寒風中,槍口微微發抖,汗珠沿著戰士的脖頸滑進衣領。
卜廣德決定親自偵察,他挑了兩名機警的老兵,三人貼地潛行,慢慢繞開帳篷區,往側翼高地爬去。
識破陷阱
繞到山側,借著昏暗的月光,卜廣德趴在一塊巖石后觀察。
他很快發現,主峰一帶居然沒有任何燈火或走動,卻能隱約看到,山頂幾處固定位置偶爾閃爍微光,細細一看,是反射的金屬光。
那是重機槍陣地,山頂與周圍幾個小山頭之間,呈扇形布置,火力點可以實現交叉射擊。
任何靠近主峰的動靜,都會立刻被網狀火力覆蓋。
再看看那片帳篷,如果貿然開火,槍聲勢必引起警覺,到時重機槍傾瀉而下,尖刀排必然葬身半山腰。
一場周密的誘殺,早已悄悄張開了大網。
卜廣德回到隊伍,壓低聲音命令:“帳篷不動,主攻高地!誰也不許開槍!”
有人焦急低吼:“那帳篷里是真睡覺呢?不趁機干掉,萬一回頭被偷襲——”
卜廣德一拳砸在地上,泥漿四濺:“任務是奪高地,不是打冷槍!暴露了,全排玩完!”
他指著高地方向,眼神像刀鋒一樣:“勝負,就在山頂!別把命浪費在幾頂破帳篷上!”
戰士們咬緊牙關,手里的汗水把槍托浸濕。
命令既出,無人敢違。
全排收起殺氣,順著既定路線,繞開帳篷,繼續向山頂逼近。
天越來越黑,只有稀疏的星光,刺骨的山風里,摩擦著衣料的沙沙聲,像繃緊的弦,隨時可能斷裂。
到達主峰下方,卜廣德命令兵分三路。
一隊小范圍佯攻,制造動靜;
二隊側翼滲透,剪除外圍暗哨;
主攻小組緊隨其后,趁亂強攻制高點。
一切都在悄無聲息中推進,此時此刻,山腳的那些帳篷,依舊安靜如初,仿佛那里的人永遠沉睡在夢中。
可誰都知道,那里埋伏著一場死亡。
暗夜突擊
佯攻小組悄悄向左側出動,幾顆手榴彈在低地炸開,火光一閃即滅,槍聲零星響起,打破了山谷的寂靜。
主峰上的美軍陣地立即警覺,重機槍咆哮著掃向聲音傳來的方向,子彈像暴雨一樣傾瀉而下。
山腰處,尖刀排主攻小組趁亂發動突擊。
每個人都壓著身子前行,踩著凍硬的泥土,貼著巖壁,用最小的動靜接近目標。
卜廣德率先沖到前沿,帶著幾人沿著山體的死角攀爬。
手掌磨破,血水浸濕了槍托,但沒有人停下。
不到二十米,一處重機槍火力點暴露在視線中,兩個美軍機槍手正忙著調整射界,顧不上下方的異動。
卜廣德一揮手,手雷拔栓,擲出。
“轟!”
一聲悶響,火光卷起泥土和斷肢,機槍陣地當即癱瘓。
不等煙霧散盡,尖刀排戰士已經撲了上去,補槍,清理,動作干凈利落。
與此同時,側翼迂回組也得手,一座小型掩體被攻占,里面繳獲到兩挺輕機槍和一批彈藥。
卜廣德沒有耽擱,短促的手勢下達:趁美軍混亂時,速攻主峰制高點!
戰士們換上繳獲的輕機槍,火力稍有提升,士氣隨之高漲。
穿越最后一段裸露山坡時,美軍已經反應過來,重機槍陣地調整方向,企圖封鎖攀登路線。
子彈在頭頂呼嘯而過,擊碎石塊,濺起碎屑如雨。
生與死,只有一個山坡的距離。
尖刀排沒有后退,步步逼近,十米,五米,卜廣德一馬當先,揮著繳來的卡賓槍沖上去,開火。
身后,戰士們齊聲吼叫,手榴彈接連扔向敵人陣地,爆炸聲中,尖刀排像一把尖刀狠狠扎進了敵人的心臟。
503高地頂端,在黑夜中,易主了。
短短三十分鐘,志愿軍擊斃美軍數十人,摧毀三座火力點,繳獲大量裝備。
卜廣德站在山頂,望著星光下破碎的美軍陣地,眼神冰冷如刀。
但他沒有忘記,真正的考驗還沒到來,高地拿下,美軍必定反撲,必須立刻構筑工事,準備死守。
“三分鐘內,完成掩體!”
命令如鐵砸下,全排動了起來。
戰士們用繳來的工兵鏟、刺刀,甚至徒手刨土,在巖石縫間搭建簡易掩體。
有人用破布纏住流血的手掌,繼續干;有人邊喘氣邊搬石頭,眼中沒有一絲猶豫。
高地上,汗水與鮮血交織,鑄起一道臨時的防線。
死守高地
天還沒亮,美軍的反撲如期而至。
一發紅色照明彈劃破夜空,高地瞬間暴露,山下傳來美軍集結的吼聲,隨即,密集的槍聲、炮火開始覆蓋。
第一波反撲,是一個加強排,攜帶迫擊炮和輕機槍。
卜廣德冷靜指揮,繳獲的輕機槍和火箭筒,被派上了用場,火力交織成網,死死壓制了美軍沖擊。
對方數次試圖接近掩體,均被子彈和手雷打了回去。
在一次近距離對射中,一個機槍手子彈打光,端起繳來的M1卡賓沖到前沿,連續點射,打得美軍狼狽后撤。
高地上,尸體堆成了一道血肉屏障。
但是,志愿軍自身也傷亡慘重。
戰士趙成腿部中彈,失血過多,靠在巖石后邊止血,仍堅持守著一個射擊孔;
副排長韓東子被炮彈震暈,醒來后第一句話就是:“槍呢?敵人呢?”
彈藥急劇消耗,重機槍子彈所剩無幾。
卜廣德下令:“打近戰!省子彈!”
于是,每當美軍沖上來,志愿軍便是近身肉搏,用刺刀、槍托、甚至拳頭,將敵人重新攆下山坡。
天色微微發白,第二波反撲到來。
這一次,美軍投入了更多火力,有兩輛輕型坦克從山腳緩緩壓上。
尖刀排面對坦克,幾乎沒有像樣的反坦克武器。
卜廣德迅速決斷,命令狙擊小組集中火力,打坦克周圍的步兵。
“只要步兵不跟上,坦克就是廢鐵!”
數十發子彈精準打擊,把坦克外圍的美軍步兵打散。
沒有步兵掩護,坦克成了孤軍,在巖石縫隙和地形阻礙下,坦克行動受限,只能龜縮在山腳徘徊,遠遠轟幾炮泄憤。
尖刀排守住了高地,天亮后,58師主力趕到,接管了503高地防務。
卜廣德帶著僅剩十五人的尖刀排,疲憊地站在高地中央,看著身后那片熬出來的土地。
山腳下,那片帳篷依然孤零零地立著,可帳篷早已無人,夜間,美軍在反撲前便迅速撤走了偽裝誘餌。
卜廣德當機立斷、不攻擊帳篷,救下了整個尖刀排。
戰后統計:503高地之戰,尖刀排殲滅美軍一個加強排,繳獲輕機槍2挺、M1卡賓槍12支,火箭筒4具,無后座力炮2門。
卜廣德因表現卓越,被授予“一級戰斗英雄”稱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