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馬翔 德超 濮陽臺記者 劉善華 陳倩倩
河南新聞廣播(FM95.5)2025年5月13日《縣域直通車》報道:
在老齡化社會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破解農村養老難題,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課題。濮陽市南樂縣寺莊鄉以黨建為引領,創新打造村級日間照料中心,通過“小切口”破解農村養老“大難題”,走出了一條“黨委主導、村委主抓、群眾參與”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走進南樂縣寺莊鄉王洪店村日間照料中心,環境溫馨、寬敞明亮、配套齊全。村民們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聊家常、下象棋、打麻將,不亦樂乎。這個由14間閑置村室改造而成的“幸福食堂”,不僅解決了村里395位老人的“吃飯難”問題,更成為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的生動實踐。
“在這里吃飯心情特別舒暢,一群老伙計聚在一起說說笑笑、活動鍛煉,打打牌、搓搓麻將,生活很愜意,我對這里非常滿意。”南樂縣寺莊鄉王洪店村村民王殿軍高興地說。
作為“全國文明村”和連續三年獲評“四星黨支部”的先進村,王洪店村雖有2135名村民,但青壯年外出務工率高達65%,留下395位60歲以上老人中,110人長期處于“空巢”狀態。不少老人用咸菜饅頭應付三餐,“冷鍋冷灶”成為生活常態。2025年初,寺莊鄉黨委將養老服務納入“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重點清單。以王洪店村為試點,將閑置的14間村室改造為日間照料中心,涵蓋助餐、文化、休息、娛樂、健康等服務內容,探索出“黨建+養老”的服務模式,推動養老服務從“兜底保障”向“品質提升”轉變。
據南樂縣寺莊鄉黨委委員人大主任宋占杰介紹,在改造過程中,該鄉堅持因地制宜、務實高效原則,依靠原有設施條件進行修、補、改、添,還邀請老人體驗和提建議,充分了解和滿足老人需求,達到簡單適用、適老適弱的效果。在運行過程中,堅持公益惠民、安全健康的原則,精心安排師傅,經濟上給予補助。嚴把質量關、服務關、安全關,不定期開展各類文藝活動,豐富老人生活。
家門口建起的日間照料中心,讓更多老人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從咸菜饅頭到熱湯熱飯,從冷清院落到笑語歡聲,王洪店村的變遷印證了基層治理的智慧就藏在“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扎實行動中。通過盤活閑置資源、發動群眾共治,這座日間照料中心不僅托起了老人們的“幸福餐盤”,更書寫了黨建引領下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篇章。目前,寺莊鄉已完成2個日間照料中心的提檔升級,為老人提供助餐服務1500人次。
“下一步,寺莊鄉將持續總結經驗,縱深推進黨建+老年助殘服務項目,積極組織開展人大代表在行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兒活動。以王洪店村為中心,將助餐服務輻射到更多的村莊、更多的家庭,以小食堂服務大民生,托起老人們幸福的夕陽紅。”宋占杰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