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11日,第十屆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PHOTOFAIRS Shanghai)在上海展覽中心成功舉辦。來自法國巴黎,意大利米蘭、熱那亞,美國洛杉磯,日本東京、京都,中國北京、上海、武漢、佛山、臺灣等地的100余家畫廊、機構與藝術家的上千件靜態攝影、移動影像、影像裝置、混合媒體匯聚在七千平米的展示空間內。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現場超萬名觀眾參與,六大板塊激發全城攝影藝術活力
開幕四日即吸引超萬名專業觀眾與影像愛好者前來觀展,其中包括安迪·肖爾茨、安娜伊思·馬田、曹吉祥、陳東楠、陳年喜、陳曦、程守太、杜可風、傅爾得、顧錚、李錦麗、劉錚、馬丁·羅斯納、倪梁、彭楊軍、喬志兵、斯考特·格雷、眭群、邵舒 、陶立夏、王珺、王慶松、王拓、余力為、張真、趙川等眾多影像藝術界的權威專家、美術館與藝術機構的創辦人、策展人及藏家。
貝浩登畫廊展覽現場
里森畫廊展覽現場
安空間展覽現場
作為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影像藝術平臺之一,同時也是探索與收藏影像藝術的重要門戶,本屆博覽會通過“核心曝光”、“新銳焦點”、“洞見映像”、“異視同聲”、“景深視界”和“共創廣角”六大板塊,以及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特別展覽與項目,多維呈現影像藝術的多樣性。
本屆博覽會中,首次參展的畫廊占比超過一半,諸多畫廊在開幕首日即取得亮眼的銷售成績。貝浩登展出的藝術家JR、萊斯利·休伊特(Leslie Hewitt)作品表現尤為亮眼,一經展出便獲藏家訂購,蘇菲·卡爾(Sophie Calle)等藝術家的作品也收到藏家熱捧;里森畫廊帶來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杉本博司、約翰·亞康法(John Akomfrah)、李然,便利堂(Benrido)集中呈現的深瀨昌久、山本昌男、森山大道、中平卓馬等日本攝影大師,亦極具市場影響力與代表性。安空間主推的葡萄牙攝影師包偉鋒(Jo?o Miguel Barros)和丹麥攝影師安妮·拉斯(Anne Lass);一切都好Good for All主推的美國攝影師羅斯·哈特曼(Rose Hartman)和中國藝術家沈括;Gallery Where呈現雷磊的個人項目;PETITREE所呈現的年輕藝術家雷安喬的全新創作,均獲得了藏家們的高度關注。
see+畫廊展覽現場
Fisheye Gallery展覽現場
see+畫廊、三影堂+3畫廊、德玉堂、香格納畫廊、Fisheye Gallery、HART GALLERY、全攝影&一個藝術、九月畫廊、伯年藝術空間等多家歷屆參展畫廊則延續穩定且優異的市場表現,展出藝術家既包括細江英公、荒木經惟、森山大道、松浦季恒、具本昌、金大洙、卡別耶拉·摩拉維茨(Gabriela Morawetz)、瑪姬·泰勒(Maggie Taylor)、沃塔齊·V. 斯拉瑪(Václav V. ?lámá)、加布里埃爾·伊薩克(Gabriel Isak)、艾蒂安·弗朗西(Etienne Francey)、羅杰·拜倫(Roger Baron)等來自日韓、歐洲、南非的影像藝術家佳作,也包括傅百林、盧彥鵬、駱丹、丘、嚴明、尹韻雅、榮榮&映里、編號223(林志鵬)、拉黑、蒼鑫、曾翰、陳見非、邵文歡、塔可、顏勁松、趙夢佳、周子杰、鄒擁軍、楊泳梁、蔣鵬奕、楊福東、張文心、李朝暉、羅嫻、錢儒雅、邢磊、夏子夕、俞拙、肖彤彤、馮立、高郁韜、金石聲、黎雨詩、張巍等本土影像界的中堅與先鋒力量。
多元敘事探索視覺邊界,專業視角勾勒影像先鋒
上海塞萬提斯圖書館展覽現場
Fotografiska 影像藝術中心展位現場E.SCAPE 藝術空間展覽現場
常設版塊“共創廣角”再次迎來了眾多國內外美術館及藝術機構的積極參與:上海西班牙文化中心-塞萬提斯學院推出女性主題攝影展致敬伊莎貝爾·穆尼奧斯(Isabel Mu?oz);Fotografiska影像藝術中心呈現薩爾加多經典作品預熱新展;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發布影像年鑒并啟動數字檔案計劃;直接攝影藝術空間展示中國直接攝影藝術“檔案”工作的階段性成果;新加坡DECK Photography Art Centre攜三位新銳藝術家探討圖像演變;歐洲攝影之家(MEP)首次參展并展示盧多維克·索瓦熱(Ludovic Sauvage)的感官體驗作品《吸血鬼藍調》(Vampire Blues);德國駐上??傤I事館文化教育處支持呈現德文攝影書大獎金獎書籍。與此同時,由策展人施瀚濤所策劃的“洞見映像”主題展覽 “如水光影”,圍繞中國電影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賈樟柯,與三位攝影及影像藝術家劉錚、余力為、阿彼察邦的藝術實踐,深入探討了這三種視覺文化媒介間的相互作用,共同勾勒出影像與現實、記憶與想象交織的藝術圖景。
為了給觀眾和藏家帶來更為豐富、多元、沉浸的視覺體驗,本屆博覽會全新設立的“異視同聲”版塊,邀請杜夢堂、VisionQuesT 4rosso、CAVE-AYUMI GALLERY + ori.studio、千高原藝術空間、南柯畫廊、紅樹林畫廊、絕版影像館、拱形畫廊、MDC畫廊、回聲REFLEXION、Vanguard等畫廊,以獨立展墻形式構成異質單元,采集有關物欲、女性、社會身份、家庭記憶、都市裂痕、城市考古、未來地理等不同關鍵詞的視覺敘述;與此同時,亦面向畫廊體系外的創作者開放展位,最終由七位跨代際的藝術家:陳燦榮、王雪翰、余少龑、張樹光、莊墨、Zachary Y. Wang、方國平聯袂呈現從旅途凝視、拼貼山水到手工光影、花卉解構的影像藝術實驗。
博覽會開幕主題論壇現場
展廳二層,馬刺畫廊呈現邢丹文創作生涯中的重要階段性作品,包括“紐約寬幅”系列以及《長卷A》《長卷B》,勾勒出藝術家從異鄉視角出發,持續探索“空間與身體”復雜關系的創作脈絡;德薩畫廊帶來林菁菁于2024年建立的模擬人工智能藝術家身份“Lov-Lov”創作的《生活在謠言》(Life As A Rumor),作品引導觀眾在充滿科技、猜測與集體記憶的語境中,探討身份、信息與真相的演變,并進一步質疑身份的穩定性與真相的可塑性;程然于上海展覽中心標志性的半圓穹頂下進行其全新作品《JOSS 2》的特別試映,作品在現場構建出一種既魔幻又真實的視覺寓言,引領觀眾檢索當下社會的欲望、開啟對日常生活中消費文化的深度思考。
在推動影像藝術的價值發現與生態建構方面,本屆博覽會不僅組建“專家委員會”與“藏家委員會”,更首次在VIP Lounge特別呈現收藏家靳宏偉所珍藏的十件二十世紀西方攝影大師的經典作品。在開幕論壇“經典與先鋒的碰撞”上,喬志兵、眭群、邵忠三位藏家,亦特別分享了各自的收藏邏輯與時代洞察,并深入探討了影像收藏如何在傳承教科書級作品與擁抱實驗性創作間建立平衡。
藝商融合特別展覽亮眼呈現,推動藝術市場蓬勃發展
適馬展廳現場
富士膠片展廳現場
在此基礎上,博覽會還與適馬、富士、抖音、可頌等品牌展開合作,帶來了主題各異的特別展覽。SIGMA適馬以鏡頭為棱鏡,透過相機本體,細致且審慎地解構光與金屬的初始對話,在科學與浪漫的齒輪咬合之中,探尋器材設計背后潛藏的詩性伏流;FUJIFILM富士膠片攜手馮立、李泛、駱丹、賀進一、孫一冰、張克純、張悅帶來主題展覽“重構·未境——通往未及之地的影像敘事”,以“重構”為方法、“抵達”為命題,在地形攝影的冷靜測繪與人文紀實的溫度凝視之間展開富有張力的對話。
抖音展廳現場
抖音邀請策展人那日松集結20位總粉絲量高達3300多萬的優質攝影創作者,展出50件風格多元、視角獨到的攝影作品,探討自媒體攝影遇上影像收藏市場,會擦出怎樣的火花。該展覽雖然不在博覽會的中心展區,但依然收到很多藏家的關注,近一半的作品已被機構或者個人收藏??身瀯t通過展覽“全息漣漪”聚焦日益崛起的女性力量及其主體性表達,此次展覽由甘瑩瑩策劃,除展出汪瀅瀅、錢儒雅、姜雪、蔣涵萱、夏棄疾五位女性攝影師創作,亦展出了四十余件優秀用戶創作。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項目在社交媒體上也引發了超高關注與討論,相關話題瀏覽量超1.7億。
此外,Hennessy軒尼詩與家具品牌BD Barcelona、達克斯娜DUXIANA、Glas Italia也帶來特別呈現。軒尼詩品牌空間展示了其與著名藝術家讓·米歇爾·奧托尼爾(Jean-Michel Othoniel)聯名打造的兩款非凡臻品——軒尼詩X.O大師典藏版與合作限量版,彰顯工藝與藝術的完美融合;BD Barcelona、達克斯娜DUXIANA、Glas Italia則通過展覽“虛實之間:攝影與設計的鏡像設計”構建十幅攝影杰作與五組超現實家具的跨媒介對話,引領觀眾在圖像飽和的時代重新思考“真實”與“虛構”的界限。
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現場
作為2025上半年最重要的藝術博覽會,也作為首屆“上海國際當代影像節”啟幕活動,這場以“用影像發聲的時代”為主題的行業盛會,還將繼續整合國際資源與本土生態,以影像為媒介重構城市文化肌理,推動藝術市場與公眾美育的共振共生。2025影像上海藝術博覽會主席、超媒體集團創辦人,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表示:“在用影像發聲的當下,我們迎來了第十屆上海國際影像博覽會。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盛會,更是一次全球視野下對影像藝術使命與可能性的重新思考與定義?!?/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