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聲PS4000是自己的又一款重磅產品,它是一款采用有源和無源混和濾波方式的電源處理器,功率1000+4000瓦(具體原理和結構詳見下文)。我自己查了一下,市面上目前還基本上沒有同類的產品。所以,它也算是彌補了市場的一個空白的產品了,同時,它也補齊了自己產品的最后一環,算是讓自己的產品線基本齊全了。除了音源以外,這個自己不做。數播沒這技術,CD又太沒技術含量(只要搞得到頂級轉盤,就diy都一樣)。
對,就是上面左邊上這臺又大又丑的家伙,就是自己的第二代樣機。邊上那臺是自己目前在用的電源濾波器,目前已經被淘汰的一家知名的產品(具體不說),售價大約5000元。它也是自己早些時間對比各種電源濾波器后留下自用的產品。下圖左邊是第一代的PS4000樣機:
一、背景知識
“高燒玩環境和電源”,是發燒界出名的諺語。環境的重要性,現在是連初燒都知道了。但對電源,只有玩了很多年音響的燒友才會逐步認識到它的重要性(科學定義就是初燒能不能理解,哈哈)。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電磁干擾無處不在,如下圖。而它們是會影響我們的電網的,也就是電污染。這方面的基礎知識在高中物理的電學中也有(所以,杠精就不要來杠了),而在電氣或電子專業,射頻干擾(RFI)和電磁干擾(EMI)都是必備的專業知識。雖然在民品中一般要求很低(但不是沒有),不過在軍品上,要求極高(俺曾經在軍品車間干過)。
不扯遠了,總之,對hifi器材來說,電的問題是存在的(至于它作用多大,取決于你的產品和你的要求)。而對hi-end級別的產品來說,電就是影響聲音表現非常關鍵的問題了,這也是為什么頂級玩家都會把電看成一個關鍵的原因。電的問題不僅僅是會帶來聲音上的劣化,也常常會導致音響出現莫名其妙的噪聲啥的。因此,電處常常是燒友們必備的一個器材。
目前電處市場上主要有三種產品,一是無源濾波器,二是隔離電源,三是再生電源。它們的效果大致是:再生電源>隔離電源>無源濾波器,成本和售價則反過來。由于另外兩種和本文基本無關,不細談。PS4000出來后,按自己的理解,它的效果應該是可以擠到隔離電源的前面去(就自己的比較結果而言),即:再生電源?有源處理>隔離電源>無源濾波(它和再生電源的比較我沒有對比,因為我沒有),而成本它則大致僅比無源濾波貴一些,但低于隔離變壓器(大功率隔離變壓器很貴),更遠遠低于再生電源。
那,既然它這么好,為什么以前沒有這類產品呢?其實是有的(但很少,原因后說),就是我上圖最邊上那臺。那為什么它賣得并不好呢?
這個問題問得好!原因有三,一是我們這個市場的問題,說人話就是劣幣淘汰良幣是常態。當然,這與它基本沒有推廣有關;其次是它內部用料十分糟糕,座子也僅是最普通的那種,甚至還用了萬能插座,這些都十分不發燒,直接影響了聲音的表現;第三個原因是萬能插座接觸不好(順便一說,國標線接觸也不咋的,這是自己不用國標的主要原因),而且你不知道它內部的接法,因為它插美標線和插國標線總有一個是反相的,而相位是會影響聲音的(國標和美標電源插座標準是反的);因此,在比較中,它在和一個專為發燒設計的無源濾波器比較中基本沒占優勢。當然,那個濾波器是5000元的,而這個有源的售價僅1000元,但已經不比5000元的差了。如果要在用料上講究一點,是可以輕松勝過5000元的無源濾波器的。
上圖為市面上常見的無源濾波器的基礎電路,它的主要特點是一個或幾個帶磁芯或鐵芯的線圈,實物如下圖:
它的主要優點是:便宜,也有不錯的效果(某寶上一個這種電路板加元件也就三十來元)。但它的缺點是,對音頻產品來說,因為電流要通過扼流線圈,它會壓縮動態,同時LC帶寬不夠導致高頻雜波濾不干凈,因此高頻表現不佳。同時負載也有限(受線圈直徑的限制,一般只有最大500瓦),因此后級常常采用直接接入不帶濾波的形式。
二、PS4000電處的電路原理
PS4000采用的是有源濾波或三極管濾波電路,原理如下圖:
上圖為有源(即三極管)濾波電路的原理圖。當然,實際的電路要復雜得多,如下圖:
它的優點十分明顯,由于三極管的工作帶寬要遠遠好于LC這種方式,濾波效果要明顯好于無源的方式,對動態幾無壓縮(在額定功率范圍內),高頻表現也要遠優于無源的方式。它的缺點是,電路和調試復雜,以及成本遠高于無源。同時,受三極管功率限制,它能允許的負載也不高。PS4000大約有源濾波部分的負載允許最大為1000瓦。
有源無源的濾波器的效果我大致畫了一個示意圖,有源在更寬的頻寬上會有遠好于LC的濾波器的效果,基本上所有雜波會濾得非常干凈,如下(實際的情況要更夸張):
后級部分PS4000則采用RC濾波器,如下圖所示。這是種更為簡單的濾波器,它的效果要差一些,但后級沒有那么敏感(但也不是完全不敏感)。它的優點是便宜、簡單,同時由于是并聯,功率不受限制。如下圖:
也就是PS4000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裝有源濾波器,采用三極管濾波,最大功率1000瓦,主要給音源、前級和解碼使用。當然,100來瓦的合并式功放也沒有問題;另一部分為無源濾波,用的RC濾波,以給后級使用,不限功率(插頭插座為15A的,乘電壓220V,所以標額定3000瓦,當然標3300瓦也完全沒問題)。我曾經試過加或不加RC濾波器,對后級仍然是有可聞的差異的。
PS3500前后部分兩種濾波器原理圖
以上為PS4000使用的兩種濾波器的原理圖。均不會使用劣化動態和高頻的電感元件,以達到最好的濾波效果。
三:用料方面
我覺得網上很多網友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不重視用料和調試,只看原理,覺得只要原理一樣了,其它都會一樣(這也是很多所謂復刻流行的原因)。實際上真正做產品的人都知道,同樣的原理,甚至同樣的電路,用料和調試不同,效果天差地別。
和我其它的產品一樣,PS4000的用料是很講究的(外觀先不管它,等最后一版再來管)。最終版的殼子和網上(淘寶上大多也是這樣的,1mm的型材,一套不到100元這樣,還是零售包郵)這類是不一樣的:
它是用的鋁塊加工而成的,四周都是6mm的鋁板,兩頭是10mm厚的鋁板。為什么這樣,因為它能提供一個穩固的基座,這對音響類產品極為重要。它能防止元件工作時和微小振動,從而改善電源的特性。有的時候,你甚至能用手摸外殼感覺到50Hz的振動。牛叫很多人都知道吧,它甚至會讓音響產生明顯的50Hz噪聲。
這個是自己在上次參加廣州音響展時想通的,因為俺蹭了一家的電源處理器,效果好得讓人吃驚。而它的一個重要的特點是用的是塊整鋁掏空做的。當然,這樣做實在太變態了,成本也太高了(那個貨售價要2萬)。俺沒有這么變態,成本也沒有那么高(一套這樣的殼子要300元,比上面那種薄的貴3倍)。
另一個重要的是插座,網上的電源插座價格相差極大,貴的有近千一只的,便宜的只有幾元,你敢信?最貴的我居然見過4000元,還只是一個座的,如下(就是上面那個2萬元用的):
這么個技術含量極低的產品,價格相差100倍以上,這就是現實。你要說它們之中90%都是智商稅,那是肯定的。但要去仔細分辨它們的差異,那投入將會是天文數字的驚人。重點是,它的更換極為麻煩,你需要做無數多的產品,只有座子不一樣,才能試出它們的差異。
當然,我也是沒可能去一一試的,我找了一家我一直使用的座子,他家的接插件我覺得非常不錯,而且也不算貴。但朋友認為不夠好,他推薦了一種。考慮到他玩這個的經驗非常豐富(這家伙對各種插座的特點如數家珍那種),因此我也選擇了,雖然價格要貴一倍多。兩種都裝上去試了下(也就是下圖中紅色和白色的兩種):
不出意外的是,它們的差異很微弱,但依然可以區別。紅色的我覺得高頻略好一丟丟,白色那種更為均衡,中低頻要略好一丟丟。因此,我都給予了保留。讓大家也多一點可玩性。就這樣四個座子(8個插座),又是200元的成本了。
內部其它地方的用料跟我其它的產品看齊,加一起。我Kao,又超標了。我為什么總是學不會成本最低化呢,慘!
不過,大成本的好處是效果是真好。展會上相對旁邊那臺原5000元的濾波器一耳朵的區別,回家之后,效果差別也非常明顯。說一耳朵一點不為過,但想像網上那種改天換日的區別,請買2萬多的那種,俺做不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