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最近發現,自己明明戒掉了甜食,主食也沒多吃,餐后血糖卻總是居高不下。在醫生對她的飲食習慣做了詳細了解后,告訴她說:這與她頓頓飯離不了咸菜有直接關系,吃得過咸不亞于喝糖水!對此她很是不解,咸菜與血糖究竟是什么關系?
【醫生解析】
我們都知道血糖主要由食物中的淀粉也就是常說的碳水化合物分解而來,米飯、饅頭等富含的淀粉就像一串串珍珠項鏈連在一起,要分解它們,必須先把珍珠項鏈剪斷分成一顆顆的珍珠,這就需要消化酶比如淀粉酶來完成。
淀粉酶就像是專門剪斷項鏈的"小剪刀",剪的越快,淀粉被分解的越快,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越快,血糖也就升高的越高。之所以糖尿病飲食要求多吃蔬菜,就是因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有助于抑制淀粉酶的分解作用,從而延緩葡萄糖的吸收,避免血糖快速大幅升高。
研究顯示:當從飲食中攝入過量鹽分時,就像給這些"小剪刀"涂上了潤滑油,每增加1克鹽的攝入,淀粉酶活性就會提升6%-8%,意味著淀粉酶原本需要2小時完成的"剪切"工作,可能在1.5小時內就超額完成,血糖當然就會快速升高了。
此外,吃得過咸還會使血液的滲透壓升高,血管周圍組織中的水分被大量吸進血管中導致血液量增多,對血管的壓力增大致使血壓升高,長此以往,分泌胰島素的胰島細胞受到高血壓的損傷,分泌的胰島素越來越少,血糖將變得更加難以控制。
因此,少吃鹽在健康飲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要求每天攝鹽量不應超過6克,大約一啤酒瓶蓋的量,有糖尿病高血壓的人還應當進一步減少攝鹽量,每天不應當超過5克。
而咸菜含鹽量非常高,吃一兩塊就會超過全天的攝鹽量,頓頓飯吃咸菜不亞于是在喝糖水。所以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吃咸菜,實在要吃也要把握好量,淺嘗輒止為好。
順便給糖友普及一點科普知識,與吃鹽過多會進一步激活淀粉酶一樣,淀粉酶在高溫下的活性也會增強,比如米飯放涼一點再吃,消化吸收會減慢;紅薯土豆放涼后再加熱到適口的溫度吃,其中的淀粉會大大減慢分解速度,血糖波動幅度可下降30%-50%。
總之,糖尿病控制飲食是一門學問,掌握好"溫度"和"咸度",才能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時,達到飲食控糖的目的。你明白了嗎?點個贊轉發給更多糖友吧,關注天天聽健康,方便每天學防病養生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