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軍方發布了一組宣傳照片,展現了自行榴彈炮作戰的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照片中出現的是烏克蘭國產“博赫達納”4.0自行榴彈炮。“博赫達納”4.0采用的是太脫拉“不死鳥(Phoenix)”底盤,并在駕駛艙外側覆蓋了鐵絲網屏蔽裝甲,提高防御FPV自殺式無人機和無人機空投小型彈藥的效果。
一名炮兵正在測量坐標,做射擊前的準備工作。盡管自行榴彈炮有GPS定位功能,但在前線GPS信號經常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傳統的光學設備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個射擊位置儲存有彈藥,看來是一個預設陣地,一名炮兵正在為彈丸安裝引信。
炮手坐到炮身左側的座椅上,他正在對目標進行預瞄準。注意照片右側豎立著的多根天線,這是多頻段干擾裝置,用來干擾附近區域的無人機。
一名炮兵打開炮閂,等待裝填彈藥。這種榴彈炮采用立楔式炮閂,有利于提高射擊速度,但閉氣效果不如螺式炮閂。
155mm炮彈采用分裝式彈藥,先裝入的彈丸會被炮閂頂部的三角形彈出裝置頂住不會下落,然后裝填手使用一根木制裝填桿將其推進炮膛,讓彈帶與膛線接觸。據一位前炮兵說,這個動作很有技巧性,需要保證彈帶嵌入膛線,又要避免嵌入過多。“博赫達納”4.0炮身右側配備了自動裝填裝置,不會由炮兵使用裝填桿推動彈丸,但藥筒仍然需要由炮兵手動裝填,好在藥筒重量較輕,操作還算輕松一些。
裝填完畢,炮手需要對火炮進行精瞄,修正裝填過程中造成的偏差。
盡管烏克蘭國產“博赫達納”系列自行榴彈炮配備的是北約標準的155mm/L52榴彈炮,卻安裝的依舊是蘇聯風格的兩室型炮口制退器。
一名炮兵手握拉火繩等待炮長的命令。
火炮正在射擊,炮身左側的炮手已經離開,說明這輛自行榴彈炮已經完成射擊,準備開始轉移。
尾部的整體式駐鋤升起,放下時不僅可以將后坐力傳導給地面,還能為炮兵提供一個操作平臺。如法國“凱撒”等卡車炮都采用類似的設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