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空經濟這片新藍海中,專利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通過激發技術創新活力、構筑競爭壁壘、加速技術成果轉化,成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
“飛上天,和太陽肩并肩”,這句歌詞描繪的場景或許很快就不再是夢想。隨著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低空經濟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成為全球矚目的“新藍海”。
想象一下,未來的天空不再只是鳥兒的領地,各式各樣的無人機、飛行汽車和奇形怪狀的飛行器往來其間。我們打開窗戶就能看到無人機穿梭送貨,招手就能叫來一輛飛行出租車。這可不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低空經濟帶來的未來圖景。
在低空經濟這片“新藍海”中,專利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通過激發技術創新活力、構筑競爭壁壘、加速技術成果轉化,成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專利不僅見證了技術創新的歷程,更是助力低空經濟騰飛的關鍵引擎。
低空經濟領域專利申請量快速增長
近年來,全球低空經濟領域的專利申請量呈現爆發式增長,各類創新主體積極開展專利布局,力求在未來的“天空爭奪戰”中搶占先機。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低空經濟產業專利申請量達到26.8萬件。在全球主要專利局受理的專利申請量排名中,中國位居榜首,占比65%;其后依次為美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歐洲專利局、日本和德國。雖然中國在專利申請量上占據絕對優勢,但美國、日本和歐洲在部分關鍵技術領域也具備較強競爭力。
從技術領域分布來看,低空飛行器研發與制造是專利布局的核心,占比接近三分之二;此外,運行保障設施、地面保障設施和監管服務領域同樣占據重要地位。在低空飛行器研發與制造領域,無人機、eVTOL是在技術研發上最為熱門的兩個分支。
在無人機專利布局上,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等持續發力。從全球范圍來看,在無人機領域專利申請數量排名靠前的申請人包括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通)等。
在國內創新主體中,大疆憑借突出的專利申請量獨占鰲頭。大疆的專利布局緊緊圍繞無人機核心技術展開,涵蓋飛行控制、導航系統、感知技術、多旋翼設計等方面。通過研發投入,大疆提升了無人機的飛行性能和安全性,增強了環境感知能力與智能化水平,同時也降低了操作門檻,讓更多用戶能輕松上手。在國外創新主體中,高通脫穎而出,其專利布局主要集中于通信技術、芯片研發及硬件優化等領域,致力于提升無人機的通信效率和計算能力。盡管大疆和高通的專利申請數量均十分可觀,但兩者在專利布局上的側重點明顯不同。
值得關注的是,法國Parrot在民用無人機消費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其專利布局領域和大疆的重合度較高。Parrot主要圍繞消費級無人機的飛行控制、圖像處理等方面展開研發,和大疆一樣,聚焦于提升無人機飛行穩定性、降低操作復雜性,以此增強用戶體驗。
大疆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專利,其發明名稱為“多傳感器環境地圖構建”;Parrot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專利,其發明名稱則是“用于在干擾運動最小化的情況下駕駛旋翼無人機以通過機載相機進行曝光的方法”。這兩件專利涉及使用無人機搭載的傳感器獲取環境信息,進而優化無人機的飛行控制。
由此可見,在無人機領域,中國創新主體尤其是大疆,在專利布局和市場份額方面占據了絕對優勢。但與此同時,其他創新主體在專利布局的細分領域展現出的優勢與特點,也不容忽視。
全球eVTOL的技術興起晚于無人機,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卻展現出迅猛的發展勢頭。從全球eVTOL專利申請的發展來看,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Airbus)早在2007年便啟動了eVTOL的研發。隨后,美國的飛行汽車公司Joby Aviation在2013年提交了eVTOL相關專利申請。在國內,億航智能、峰飛航空、小鵬匯天等優勢企業,分別于2016年、2018年和2021年開始申請eVTOL相關專利。盡管中國在eVTOL研發上起步稍晚,但目前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首位,美國緊隨其后。
ZG-ONE采用純綠色能源和分布式動力系統,其整體設計以太空登陸艙為原型,采用十二旋翼動力布局。圖/零重力飛機工業
在全球eVTOL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十的申請人中,中國的小鵬匯天、億航智能、沃蘭特、沃飛長空和峰飛航空占據五席,彰顯出中國在eVTOL領域的技術創新實力。美國的Kitty Hawk、Archer Aviation、Wisk Aero在前五名中占據三席,這三家公司均獲得波音公司的支持,體現了其在eVTOL領域深厚的技術沉淀。德國的Lilium和Volocopter占據其余兩席,盡管這兩家企業目前面臨破產重組的困境,但其技術成果依然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
從全球eVTOL重要企業的專利布局領域來看,各大企業均聚焦于電池技術、電機和電控技術、航電和飛行控制系統、空中交通管理等關鍵領域進行專利布局,以提升飛行器的性能和安全性,并試圖通過專利布局覆蓋eVTOL產業的上中下游。其中,中國企業在應用輕量化材料降低飛行器重量方面的專利布局搶占了先機,美國企業則在混合動力技術研發和專利布局方面先行一步。
國內低空經濟領域的專利布局還呈現出顯著的區域集中性,且各地區展現出獨特的技術優勢。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是相關專利申請的主要集中區域,這凸顯了經濟發達地區在低空經濟這一前瞻性產業布局中的領先地位。在細分技術領域,珠三角地區在無人機、傾轉旋翼飛行器以及動力電池技術方面,專利申請數量占據 相對優勢;長三角地區則在電推進技術、航路氣象服務技術領域,具備較強的專利申請優勢;京津冀地區在集 群通信組網技術領域,專利申請成果突出。
從代表城市來看,在云臺、飛控系統、雷達、圖傳系統和多旋翼無人機領域,深圳和北京的專利技術實力不相上下,遠超國內其他城市。并且,兩座城市都積極開展海外專利布局。數據顯示,深圳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全球專利布局數量已超過1.4萬件,覆蓋碳纖維、視覺芯片、雷達、飛控系統等九個核心技術領域。其中,海外專利布局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專利驅動低空經濟步入發展“快車道”
專利保護激勵技術創新。在低空經濟這一新興領域,專利如同嚴格的“空中交通管制員”,保障每一項技術創新都能安全、有序地“起飛”和“降落”。如果缺乏專利保護,創新主體在市場中就像毫無防護的飛行者,極易遭受“抄襲風暴”的沖擊,致使其創新成果被吹得“七零八落”。而專利制度則像一套堅固的飛行防護裝備,保護創新主體的勞動成果,讓他們放心投入創新,勇敢地馳騁于低空。
以深圳為例,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進程中,深圳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并支持科技成果轉化。深圳企業積極就相關技術申請專利,這有效保護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成果,刺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催生更多創新活動。大疆、通道智能、豐翼科技等深圳企業,憑借專利保護,在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等領域斬獲眾多技術創新成果,有力推動了行業的技術進步。
專利布局有助于構建競爭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企業通過戰略性專利布局,好比在天空中布下一張張無形的網,搶占技術制高點。
美國波音公司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專利,涵蓋飛行器設計、成型加工、動力控制系統、空中交通管理系統,以及傳感器與數據處理等多個方面。通過收購Wisk Aero,波音進一步強化了自身在eVTOL領域的專利布局,其專利數量多、質量高。在中國,波音公司也申請了低空經濟相關的結構元件、材料部件、運載工具等領域的專利。這種全方位的專利布局,讓波音公司在競爭激烈的低空經濟產業中占據了有利地位。
中國大疆在全球范圍內申請了大量無人機相關專利,涵蓋飛行控制、圖像處理、避障系統等核心技術。大疆的專利布局覆蓋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主要市場。這些專利不僅保護了大疆的技術創新成果,更助力其在全球無人機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小鵬匯天在2024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上展示超跑風格飛行汽車。圖 /@ 小鵬匯天
專利運營在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合作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有效促進產業鏈的協同發展。以低空經濟領域為例,借助專利許可、轉讓等運營手段,能夠推動技術在行業內廣泛擴散,強化產業協作,帶動整個行業的高速發展。歐洲空中客車公司運用專利開放許可模式,與多家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城市空中交通解決方案。這一舉措構建起覆蓋天空的緊密合作網絡,加速了相關技術的商業化落地進程。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將無人機相關專利許可給其他物流公司及科技企業,推動無人機物流技術迅速迭代,加速其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也顯著促進了亞馬遜Prime Air無人機物流服務的發展。
在中國,億航智能深化與產業聯盟的合作。通過專利交叉許可,實現技術成果共享,有效提升技術的兼容性與互操作性。億航智能與多個城市開展試點合作,將專利技術應用于城市空中交通和智慧城市管理領域,逐步成為行業發展的引領者。2024年,億航智能成功獲得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祥源文旅等客戶的新訂單,向中國多個城市交付eVTOL航空器,包括上海、威海、溫州、韶關、武漢等。其EH216-S系列無人駕駛航空器的飛行足跡拓展至日本16個城市,以及泰國和墨西哥,并在西班牙完成歐洲首個無人駕駛eVTOL在城市環境的飛行。財報顯示,億航智能2024年總收入為4.562億元,較2023年的1.174億元增長288.5%,創歷史新高。
促轉化、優保護,筑起專利“護城河”
在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進程中,專利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也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
其一,專利侵權風險高。低空經濟領域專利密集,涉及的技術通常相互交織,容易引發侵權糾紛。例如,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大疆在全球市場一騎絕塵,占據超70%的份額,引領著行業發展。梳理大疆過往的司法案件記錄則會發現,專利侵權糾紛在其中占比極高。據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起,大疆就專利侵權問題,先后起訴了道通智能、佛山黑馬、華科爾科技、YUNEEC昊翔、北京零度等多家無人機企業。與此同時,大疆也因專利侵權問題,遭到美國Textron等無人機公司的起訴。
其二,專利侵權判定復雜。低空經濟領域融合多項高科技,技術的復雜性致使專利侵權判定需運用專業知識開展深入的技術分析。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通常需聘請技術專家,對技術方案進行專業比對。與此同時,眾多企業在低空經濟領域積極布局專利,構建起復雜的專利網絡。這種專利戰略導致專利侵權案件常涉及多件專利,以及知識產權、數據保護、航空法規等跨學科的復雜法律問題。作為新興領域,低空經濟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環境正快速迭代。這種動態變化,要求專利侵權案件的審理不斷適應新要求,使得其侵權判定過程更加復雜。
其三,專利權屬糾紛易發。低空經濟作為典型的技術交叉領域,技術創新通常涉及多個領域和多個主體,這使得專利權屬糾紛容易出現。比如,一項新技術可能由多個研究機構或企業聯合研發,但在研發過程中,各方對知識產權歸屬可能產生爭議。另外,低空經濟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兼具技術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特征,其發展高度依賴研發人員的科研成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會發生技術人員離職、重新就職等流動現象,隨之而來的職務發明等專利歸屬問題也較易出現。
其四,專利轉化運用有待加強。手握大量專利的Kitty Hawk、Lilium和Volocopter公司,均面臨破產重組問題。盡管背后成因復雜多樣,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業內存在相關專利轉化率不高,或者轉化后的成果與市場實際需求不匹配等情況,導致技術研發投入未能及時轉化為商業利潤。
波音公司全資收購了eVTOL企業Wisk Aero。
此外,低空經濟領域的管理體系,包括空域管理、飛行安全、市場監管等方面,尚待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國家標準的出臺。由于缺乏統一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專利與標準的結合不夠緊密,許多具有高價值的專利技術未能納入行業或國家標準,進而制約了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低空經濟,這片蘊含無限潛力的“新藍海”,正等待我們去探索、去開拓。在低空經濟發展浪潮中,專利將成為贏得這場“天空爭奪戰”的關鍵要素。當下,專利的保護和轉化運用仍存在諸多問題,我們需從多個維度持續發力、精準施策:完善低空經濟專利領域的法律法規與政策體系;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做好專利布局;平衡技術研發和市場開拓的關系;建立健全低空飛行器安全標準和技術規范體系;大力培養行業專利人才。
讓我們攜手共進,用專利賦能低空經濟,為其發展筑牢根基,推動低空經濟展翅騰飛,搶占低空經濟發展的“制空權”。
(文章來源:《創意世界》2025年5月號)
【點擊下方小程序購買本期雜志】
編校:范曉華,審讀:郭麗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