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天氣
今天白天是多云為主的好天氣,夜里局部可能有短時小雨,影響不大。最低氣溫20℃,最高氣溫將再度沖破3字頭,達到31℃左右,相對濕度90%-35%,體感較熱。夜溫達到20℃以上,代表著早晚也不太涼了,你們的薄被子換好了嗎?
與“暖”同時而來的,還有水汽,本周中后期陰雨襲擾,較明顯的降水在周五前后,雙休日有短時小雨。受降雨影響,周五最高氣溫下降至26℃,其他時間最高氣溫都在28-31℃之間,體感偏熱,最低氣溫維持在21-22℃之間。氣象意義上的夏天,已在眼前。
上海入夏標準:立夏后,連續5天的日平均氣溫≥22℃,五天中的首日即為入夏日。
每天一首古詩詞
《初夏雨中》
宋·寇準
綠樹新陰暗井桐,雜英當砌墜疏紅。
重門寂寂經初夏,盡日垂簾細雨中。
竹簾外的綠意正一寸寸漫上窗欞,青苔沿著石階攀援成詩行。寇準筆端的初夏浸在雨霧里,像宣紙上洇開的墨痕,暈染出北宋文人骨子里的清寂。老井邊的梧桐新葉生發,樹影卻愈發幽深,恰似中國水墨的留白:濃淡相宜處,光陰自有刻度。零落的花瓣輕叩石階,讓人想起王維筆下“雨中山果落”的禪意。但寇準到底不是隱士,他筆下緊閉的重門里,依然藏著對紅塵的眷戀。
詩中的重門深鎖與細雨垂簾,前者是物理空間的幽閉,后者是心理維度的隔斷。北宋高墻內的寂靜,像是陶罐中發酵的果酒,初嘗清冽,細品卻有歲月沉淀的回甘。細雨在此詩中則具有多重隱喻,既是大自然的水墨筆觸,也是詩人命運絲線的具象化,窗前雨簾便成了液態的時光沙漏,每一滴墜落都在石階上叩響生命的頓挫。
暮春殘紅與初夏新綠的交界處,詩人用雨聲調和出獨特的灰色調。這灰不是頹唐,而是歷經滄桑后的通透,如同古琴曲里的泛音,清越中自帶蒼茫。詩中的“盡日”二字最堪玩味,當細雨將白晝稀釋成黃昏,所有關于榮辱得失的執念,都在雨潤蒼苔的韻律里漸漸柔軟,最終化作階前青苔。
后世文人總愛在雨中尋找詩心,或許正因這份濕潤能溶解胸中塊壘,讓靈魂顯影出最本真的紋路。千年后的江南初夏,苔痕漫漶的石階仍在講述那個細雨綿長的午后,在寂靜深處聽見的萬物生長的聲音。
每天一張AI壁紙
原標題:《【AI詩象】今日上海天氣:最高31℃!入夏了嗎?還沒有,但快了》
欄目主編:秦嶺
視頻:可靈AI 腳本:DeepSeek 后期:剪映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曉彤 曹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