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關稅談判一直僵持不下,莫迪看到特朗普對中國讓步后,估計心里一萬個不服。
畢竟印度一直自持比中國強,尤其是剛在巴基斯坦吃了“憋”的印度,這兩天高調宣稱“印度制造的武器全程碾壓巴基斯坦引進的中式武器”,更是揚言對比巴基斯坦,更愿意和中國作戰。
看到中國獲得的成效,印度估計怎么都想不通,更想也吃一波“紅利”,于是,馬上改口不愿再做低姿態給予美國關稅優惠,并付出了行動。
美國被反將一軍,印度轉手就向世貿組織扔下訴狀,美印真要就此撕破臉皮了?
5月13日,有媒體曝出美印關稅戰的最新動向。
據其稱,印度不滿美方在關稅戰中的種種惡劣行徑,現已向世貿組織提出建議,要求是世貿組織根據相關經貿準則對美方征收“報復性關稅”。
要說印度之所以敢正面硬剛美國,說到底都是被特朗普政府先前制定的“霸王關稅條款”給鬧的。
關稅博弈爆發伊始,美國把所有的貿易伙伴都當成了案板上的“預備魚肉”,準備拿關稅刀刺向大家伙的心尖。
在“剝削關稅”這方面,特朗普幾乎做到了一視同仁,不管是盟友,還是對手,其大手一揮都納入了加征名單里。
雖說美國對印度的關稅加征份額遠低于柬埔寨、越南,但看著這26%的加征關稅落到頭上,莫迪政府還是便顯出了千百萬個不樂意。
莫迪不愿意拿著印度的經濟為美國的通脹、赤字陷阱買單,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但人在屋檐下,沒有不低頭的道理,眼看著美國這個攔路虎在前面擋著,就算是印度再不情愿,也還是得在現實面前認命。
關稅戰的到來不光是給世界敲響了警鐘,還等于給印度吹響了“經濟崩盤”前的號角。
近年來,印度整體經濟情況算不上好,甚至可以用“差”來概括。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不斷走高,現階段印度國內的內需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下滑趨勢。
因為經濟活力偏弱,這國內的貿易環境也正日益惡化,不勝從前那樣有生機了。
對于印度而言,內需和經貿環境的不明朗僅僅只是經濟崩盤前的“開胃菜”,經濟下行所帶來的壞影響早已經深入到了各行各業。
如今,就連印度勞動力市場也開始變得僵化,相比從前,就業矛盾來得也更加猛烈。
莫迪政府年初制定的經濟增速預期目標時,把漲幅比劃到了6.3%至6.8%之間。
可關稅戰爆發以后,美方知名金融分析機構高盛索性直接把對印經濟預期比下調到6.1%。
雖說印度與美國的關系,比不過日韓那般“親厚”,但兩國的貿易交往向來緊密。
僅去年一年,印方對美國出口額就達到了驚人的775億美元,這數字還一舉占到了印度出口總額的18%。
而根據度巴羅達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美印兩國的出口總體呈現出的還是上升態勢。
有這日益緊密的貿易羈絆在,印度注定擺脫不了美國這個“財神爺”,但以印度現在的能力,讓其像我們一樣跟美國正面硬剛又是不可能的。
因為找尋不到兩全之策,印度只能選擇退而求主動跟美國示好,拿著自己僅有的籌碼來換美國的高抬貴手。
原本,莫迪政府是真準備大刀闊斧調整對美貿易政策,并有意把對美關稅差從13%縮到4%以下的。
但因為美國一直不肯松口答應印度提出的“關稅零換零”方案,兩國的談判便一直沒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印度提出的“關稅零換零”,說白了就是針對藥品、鋼鐵,以及汽車零部件的關稅置換方案。
而美國此次之所以不愿意答應印度的方案,說到底還是擔心印度對出口產品質量的把控不過關,害怕節外生枝。
就目前而言,印度的如意算盤很難在特朗普面前打通。
因為美國早就掂量清了印度幾斤幾兩,也篤定印度沒底牌。
印度一張訴狀把美國告上世貿組織,妄圖用準則來“反制”美國的做法,注定掀不起什么大風浪。
畢竟,美國現在對關稅戰的擔憂已經不像一周之前那么緊迫了。
也難怪有人說,現在印度在特朗普眼里已經無關痛癢了。
隨著中美經貿談判喜訊傳來,瞅著中美聯合聲明落地,特朗普已然可以把懸著的心往肚子里放一段時間了。
縱觀全局,印度此次對美發起的“反制”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若是印度鬧大了,以美國的調性還很有可能對印度采取更嚴苛的“制裁措施”。
印度決定對美國卑躬屈膝的時候,或許怎么也沒想到最后自己會成為被耍的那個,更沒想到美國會把“雙標”玩得如此直白。
印度能不能給美國點顏色看看,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但結局能不能如印度所愿,最后還得看美國肯不肯點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