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光明網援引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將根據與胡塞武裝達成的諒解,停止對胡塞武裝的轟炸行動。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胡塞武裝一名高級官員駁斥了特朗普關于該組織在達成停火協議時“投降”的說法,稱是美國“退讓”了。半島電視臺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加拿大總理卡尼時宣布了這一消息。他說,“胡塞武裝已經向我們宣布,他們不想再打仗了。我們會尊重他們的承諾,停止轟炸。”特朗普稱,該組織“投降”了,并承諾不再襲擊航運船只。一名知情人士6日向《耶路撒冷郵報》透露,以色列事先并未獲悉特朗普有關胡塞武裝的表態,此番表態令以色列方面感到很意外。
特朗普(資料圖)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侯賽因·薩拉米經由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發聲,警告以色列及盟友美國。“一旦你們犯一點兒錯,我們將對你們開啟‘地獄之門’。”胡塞武裝4日宣布向以色列本-古里安國際機場發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導彈并命中目標。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方未能成功攔截導彈。以色列6日大規模空襲胡塞武裝控制區,而美國同一天突然宣布將停止轟炸胡塞武裝。阿曼官員隨后證實,美國已與胡塞武裝達成停火協議。這一消息令以色列猝不及防。
此事的發生,最不高興的無疑就是以色列,因為胡塞武裝發言人薩雷亞還特意強調,停火協議不會“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將以色列包括在內”。和美國停火,不代表和以色列停火,接下來胡塞武裝會繼續打擊以色列。目前已知,針對胡塞武裝這一態度,特朗普沒有表現出異議,甚至有一名美國官員向以色列媒體透露,特朗普在和胡塞武裝達成協議前,都“沒有提前通知以色列”,以至于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對此措手不及。顯然,在這個問題上,以色列結結實實地被擺了一道。
內塔尼亞胡、特朗普(資料圖)
眾所周知,在如今的國際關系當中,美國與以色列這兩個國家可以算得上是“親密盟友”,美國需要以色列在中東維持壓倒性的軍事存在,來避免中東地區產生新的超級強權,同時在中東地區形成一個脆弱的東西方平衡。所以美國方面向來對以色列所給予的支持,那都是不遺余力的,甚至早早的就向特拉維夫提供了隱身戰機。但如今,隨著阿拉伯地區局勢的進一步復雜化,兩國之間的關系似乎出現了裂痕。
總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雙方各執一詞。但問題的關鍵是,特朗普上臺后,美方派出兩艘航母(“杜魯門號”和“卡爾-文森號”),以及七架B-2戰略轟炸機,揚言要把扼守紅海航道的胡塞武裝“打廢”,奪取航運通道,特朗普甚至都放風要像“控制”巴拿馬運河一樣“控制”蘇伊士運河。在這種背景下,美軍為何會主動鳴金收兵呢?原因很簡單,最近幾個月來,美軍對也門的空襲看似規模龐大,但沒有對對手造成實質性傷害。
形勢逼迫美國坐上談判桌。特朗普重返白宮,仍然高舉“美國優先”大旗。在關稅戰和美國戰略收縮的背景下,胡塞武裝持續襲擊紅海商船和美國軍艦,不僅將推高航運成本,加劇通貨膨脹,還迫使美國向中東地區投入更多資源。這些問題是“美國再次偉大”路上的絆腳石。因此,在開啟第二任期后,特朗普曾一度對胡塞武裝采取強硬態度,試圖用武力迫使后者屈服。但事實證明,在非對稱戰爭中,這樣的做法費力不討好。
特朗普(資料圖)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7日報道,兩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方面正在加強針對丹麥海外自治領地格陵蘭島的間諜活動,美國情報機構已介入該國總統特朗普試圖接管該島的行動中。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上周,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的數名高級別官員向各個情報機構的負責人下達一份“重點情報搜集”指令,內容是要求他們深入了解格陵蘭島脫離丹麥的獨立運動動向,以及當地民眾對美國開發該島資源的態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