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菲律賓多家媒體報道,5月12日菲律賓舉行中期選舉,這場選舉備受關注,它不僅關系到國內兩大政治家族的興衰,還深刻影響著菲律賓未來的政治走向。如今,選舉結果逐漸明晰,背后所反映出的菲律賓局勢變化值得深入探究。此次中期選舉,在菲律賓政治版圖上意義非凡,被視為馬科斯政府的“期中考試”,更是杜特爾特家族與馬科斯家族政治博弈的“主戰場” 。選舉涉及參議院24席中的12席、眾議院全部317個議席,以及眾多地方職位,超6800萬選民參與投票 。
先看杜特爾特的現狀。今年3月,他因所謂“致命的禁毒沖突”,被國際刑事法院下達逮捕令,隨后在菲律賓被捕并被拘押至荷蘭海牙。即便身處獄中,杜特爾特在菲律賓達沃市的影響力依舊不減。選舉委員會統計顯示,在達沃市市長選舉中,根據80%初步計票結果,他以8倍于對手票數的壓倒性優勢當選。達沃市是杜特爾特家族的大本營,他曾在此擔任22年市長,當地民眾對他的支持深厚。
馬科斯(資料圖)
杜特爾特的女兒莎拉表示,待選舉結果確認,將商討父親宣誓就任及履職事宜。杜特爾特家族在這次選舉中可謂全員出擊。他的長子保羅尋求連任達沃市第一選區眾議員,小兒子塞巴斯蒂安競選達沃市副市長,孫子奧馬爾和次子里戈也分別角逐該市第二選區國會議員席位和議會席位 。而副總統莎拉雖未直接參與此次選舉,但選舉結果對她至關重要。此前,她因受到彈劾威脅,政治前途一度陷入危機。不過,隨著選舉推進,情況出現轉機。
莎拉支持率的大幅提升是杜特爾特家族的一大助力。民調數據顯示,馬科斯的支持率已從年初的42%暴跌至25%,對他感到不滿意的民眾多達53%;反觀莎拉,支持率逆勢攀升至59% 。莎拉能獲得高支持率,與其策略密切相關。她強調經濟與民生,提出“經濟復興計劃”,直擊馬科斯政府在通脹、農業危機等方面的治理短板。同時,她將父親被捕事件轉化為政治資本,指責馬科斯配合外部勢力,出賣國家主權,贏得不少民眾同情。
馬科斯(資料圖)
更讓馬科斯頭疼的是,他陣營中的兩員“大將”倒戈至杜特爾特家族。馬科斯的姐姐伊梅和眾議院副議長卡米爾·維拉爾,加入了杜特爾特家族領導的菲律賓民主黨。伊梅與莎拉關系較好,且此前就對馬科斯將杜特爾特移交國際刑事法院的行為表示不滿。另外,她兒子馬修競選省長受阻,這也促使她選擇支持杜特爾特家族,希望能助力兒子的政治發展。卡米爾所在的維拉爾家族,為在呂宋島爭取更多選票,選擇與杜特爾特家族合作。這兩人的倒戈,讓杜特爾特家族支持的參議員候選人達到12人,大大增加了莎拉在彈劾案中過關的可能性。
馬科斯在此次選舉中麻煩不斷。他推行的親美路線,讓菲律賓在經濟、外交等多方面陷入困境。經濟上,菲律賓糧食進口依賴度達30%,國際米價上漲20%就引發社會動蕩,國內通脹率高達6.8%,電價一年內上漲四輪,民眾生活成本劇增,各階層收入下降,尤其是中下階層深受其害。外交上,馬科斯在南海問題上對華強硬,試圖借此轉移國內矛盾,但中國果斷反制,使他的外交姿態淪為“政治表演”,還被國內批評為“犧牲國家利益換取美國支持”。不僅如此,他與杜特爾特家族的決裂,激化了內部矛盾,導致中間派倒戈,部分盟友也對他失去信心。
馬科斯和姐姐伊梅(資料圖)
中期選舉結果對菲律賓未來影響深遠。若杜特爾特家族在選舉中取得優勢,菲律賓政策可能迎來調整。在外交方面,有望回歸“東盟中心主義”,緩沖中美博弈的沖擊;在國內事務上,可能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推動經濟發展。而馬科斯若失去優勢,他在剩余任期內將面臨諸多難題,執政難度大增,甚至可能面臨審查。菲律賓此次中期選舉,是國內政治格局的一次重大洗牌。杜特爾特家族來勢洶洶,馬科斯則危機四伏。未來菲律賓將走向何方,是回歸務實發展道路,還是在親美路線上繼續深陷困境,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