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劉娜
首發公眾號 |閑時花開
那天刷微博時,刷到初代網紅、中山大學高材生、靠性愛日記走紅、自曝至少睡過300個男人的木子美老師的微博:
她已經禁欲三四年不碰男人了。
突然,就想起身邊3個人的故事。
一個是浪子老王。
老王就是你們口中說的“渣男”,前半生浪得沒邊沒沿,睡過的女人的數量不比木老師少。
這樣一個老渣男,49歲突然出家,遁入空門,隱居山寺,吃齋念佛,不近女色。
一個是好男人老張。
老張是我一個姐們兒的老公,是熟人圈里出了名的優秀能干之人。
之前他在國企當中層,后來辭職和人合伙做生意,為了工作,加班熬夜、喝酒出差是家常便飯。
去年冬日的某天早上,老張突發腦梗,請了市里最著名的專家,結果還是沒能逃離“左手六右手七,左手打圈右腳踢”的腦梗后遺癥。
這大半年他坐在輪椅上,被保姆和妻子領著天天去做康復訓練。
筷子都握不住,還談什么加班和掙錢!
還有一個人,是我老姨父。
我姨父七十多歲了,是個時髦的小老頭兒,炒股都炒20多年了,稱得上“和中國股市共榮辱”的鐵桿見證人。
但2月份過春節聚餐時,姨父當著一大家子老小的面兒宣布:“金盆洗手,堅決不再碰股市。”
你以為我姨父是老了腦子不好使了嗎,不不不,他老人家下象棋玩斗地主可是碾壓方圓數十個小區的老少爺們。
真相是,姨父坐在夕陽里算了一筆賬——
炒股20多年,除了一路擔驚受怕、患得患失、天天盯著大盤看得眼要瞎掉、被一家人天天批斗不務正業,最后竟然不賠不賺,啥好處也沒落著。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這么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有些人活著活著,突然呈現斷崖式“改變”。
這種斷崖式“改變”,可能是情感和情欲、工作和掙錢、飲食和愛好,也可能是關系和為人、健康和生命。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突然像換了個人似的”人生置換呢?
這里面藏著人性和天道——
01
所有“不過如此”,
都是欲望燃盡。
我有個女朋友,18歲之后再也沒有碰過方便面。
問她為什么。
她說小時候爸媽離婚,她跟著爸爸,她爸老出去喝酒,讓她一個人在家煮方便面。
12歲到18歲,她吃完了一輩子的方便面,從此看見方便面身體和心靈同時起排斥反應。
真是夠夠的。
“夠夠的”,就是過盡、用盡、透支盡、滿足盡的興趣索然。
倪萍在書中記載她兒子虎子小時候曾對網游特別癡迷,怎么管都沒用。
后來倪萍就讓他可勁兒玩,整天玩,通宵玩,不吃不喝地玩。
后來虎子主動找到倪萍說:“媽媽,游戲也就這么回事,不過如此。”
網癮就此戒斷。
“不過如此”,是徹底體驗過的人,對誘惑和欲望的終極祛魅。
這兩年有句話特別火:
“人生不過一場體驗,而已。”
你只有徹徹底底地體驗過,你才有資格說“不過如此”。
所以,叔本華才冷冷地說:
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
怎么結束這種“痛苦和無聊之間不停搖擺”的游離呢?
答案是——
02
沉迷外相無路,
回歸內在得道。
心理學有個扎心的研究:
再刺激的性愛、再富足的金錢、再稱心的工作,再圓滿的成功,都會在被滿足一年甚至更短時間里,出現邊際效應遞減,陷入“囚徒困境”——高昂亢奮不再,困惑難題叢生。
你以為馬云那句“我對錢沒有概念,我對錢沒有興趣”是裝逼嗎。
這樣的話,蓋茨、喬布斯、王健林和馬化騰在不同場合都說過。
實現財富自由的大佬,對錢真沒概念。
金錢,已挑逗不起他們的幸福感。
如果你和我一樣,善于搜集素材、記錄生活,你就會發現這樣的事實:
在情愛中游戲,在金錢中打滾,在名利中爭奪,甚至在競爭中玩命,本質上都無法給我們持久的幸福。
這些東西只是給我們體驗人生的“外相”。
讓我們在短暫的滿足后,陷入找尋“更爽、更多、更強、更好”的貪嗔癡里。
它喂養的,只是我們的貪欲,而無法救贖我們的靈魂。
靈魂的安放,必須也只能向內修悟。
戒色的木子美老師、出家的渣男老王、強摁下休息鍵的拼命三郎老張、對炒股徹底祛魅的我姨父,本質上都在從一個極端,走上另一個極端后,開始內修: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唯有破相,才見如來。”
那怎么才能掙脫外相的束縛,回到內在心靈工程的建設?
答案是——
03
人生,
是一場均值回歸的公平。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研究:
超過
70%
的彩票中獎者,會在
3
5
年內迅速破產,甚至比中獎前更窮。
不是靠踏實勞作,而靠天降橫財暴富的人,沒有認知和能力留住財富。
他們會在賭博、吸毒、借貸和揮霍的陷阱里,迅速回到之前的生活水平。
財富,是認知和能力的變現。
當你的認知配不上你的財富時,社會就有一萬種方式收割你,直到財富與認知匹配。
不僅僅是財富。
情感、能力、健康、幸福,皆如此。
董小姐家里有錢有人,她靠一路走捷徑鍍金成大醫院的醫生,結果被一場丑聞扒了精光。
新聞上那些曾大紅大紫的男女明星,一場劣跡丑聞后也銷聲匿跡。
凡此種種都是:
他們在均值回歸中,回到了他們本該待的地方。
這是天道:
你的地位、身份或好運,可能會暫時超過真實能力,但最終會回歸到真實水平。
人生的均值回歸,亦如羅馬帝國的消亡史,或曹雪芹筆下《紅樓夢》的興衰錄,是一場“善惡輪回”的因果。
在這場因果中,個體的心念和選擇,會影響最后的命運。
比如,羅馬帝國中,主動退位去種菜的戴克里先,因放棄權力,而成為屈指可數善終的君王。
比如,《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善良機智,知恩圖報,心懷悲憫,終老鄉野。
這里面,藏著普通人可參考的人生路徑——
04
慢慢用自己,
平凡即歡喜。
2021年,韓國女演員尹汝貞,憑借電影《米納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也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韓國演員。
在獲獎后,她被人問到,是否因為外貌不夠出眾、嗓音粗啞難聽、總演小配角,而被人嘲笑過。
她坦蕩地說:
“當然有過,但又有什么關系呢。我獲獎了,嘲笑我的人都去世了。”
這句話給我的沖擊力,和天津103歲奶奶說的 “男朋友?全死了”一樣。
人生海海,拼到最后的,不是高光時的浮夸,而是平凡里的綿長。
慢慢用自己,哪怕一直是配角,也有好人生。
因為節制里,就有持戒和修行,就是破相與開悟。
“慢慢用自己”的4個法則,分享給你們:
·不透支自己的愛欲,得一人,也可愛一生;
·不透支自己的健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不透支自己的財富,賺清白之財,得穩妥之福;
·不透支自己的命運,高光時心懷謙卑,低谷時相信時間。
人生不過一場向死而生的歸途。
只要步履不歇,慢慢走,緩緩歸,恰恰好。
周三安好。
感謝你讀到最后。
娜姐福利
點擊領取
新中式云朵棉家居服系列
睡裙/盤扣/翻領 多款可選
親膚舒適免穿Bra
閑時花開(ID:xsha369):作者劉娜,情感專欄作家,文藝也理性,溫柔也死磕。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和作者AI制作,特此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