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咩小胖。
關于誰帶娃的討論,常常離不開“老人是否幫忙”這個話題。
一種觀點認為,“老人沒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養大了子女就夠了,憑什么還要為孫子輩辛苦。
另一種觀點則相反,覺得“老人應該幫助子女帶孩子”。
這兩種觀點,暫且不說誰對誰錯,我先說兩個發生在身邊的事。
接娃放學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一位媽媽騎著電動車帶著一個不到一歲的寶寶,在接大寶。
熟悉了以后,聽這位媽媽說起,因為老人不愿意幫忙帶孩子,帶著小寶的她不能去工作,只有寶爸上班掙錢。早上寶爸上班順便把大寶送到學校,下午她就帶著小寶去接大寶。
一次下雨天,這位寶媽還是帶著小寶來接大寶,雨衣底下的小寶不知為什么哭鬧起來,她想抱起小寶哄一哄,穿著雨衣又不方便,還會讓小寶淋到雨,真是又著急又心疼。
可能有人會說,沒有老人幫忙,還敢生二胎,這不是自找的嗎?照這樣的想法,沒有老人幫忙,一個孩子都沒法生,畢竟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年輕人要上班,孩子總歸要有老人幫襯一下。
再說說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家人,是住在我們同一小區的。爺爺奶奶離開農村老家,來幫著兒子看孩子,從孩子出生到上小學,老兩口分工明確。孩子小時候,奶奶做飯,爺爺帶娃玩。后來,奶奶做飯,爺爺接送孩子上下學。
前陣子碰到這家在搬家,跟奶奶聊起來,說兒子兒媳婦干點小買賣這幾年攢了些錢,這邊房子太小了,孩子大了住著太擠。在別處買了大房子,要搬過去住了。孩子奶奶說,咱們農村人沒錢,但是有力氣,幫忙帶帶孩子,又不累。
奶奶說得輕松,但是帶過娃的人都知道其中的辛苦。正是有了老人的無私付出,小年輕才能有時間精力去拼事業,從而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條件,日子越過越好。
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普通家庭,沒有豐厚的經濟條件可以躺平,結婚生子以后更是要為生活努力打拼。
那些富二代富三代,有家庭財力的托舉,而且他們也善于集中家庭的各項資源。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想要日子越過越好,也要合理地分配家庭資源,一家人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
“老人沒有義務幫忙帶孩子”,這話說得沒有毛病。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普通家庭也堅持這個觀念,很容易讓整個家庭掉入2個陷阱之中。
①家人離心
經常看到有人說,“老人不幫忙帶孩子,以后也不給他們養老”。本可以一家老少其樂融融,最后變成仇人一樣,小無人帶,老無所依,這樣的結果對誰都沒好處。
②越過越窮
帶孩子和掙錢,真的很難平衡。有時候為了帶孩子,就不得不放棄打拼事業的機會。普通家庭如果不努力打拼,生活狀況很難改善。
生娃養娃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并不是讓老人帶娃就全盤甩給他們。老人可以幫忙,年輕人要感恩,也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老人能夠幫忙帶娃,是子女孫輩的福氣。年輕人打拼沒有了后顧之憂,孩子也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愛和照顧。
對這個問題,大家有什么想法呢?也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