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我父母自然是心懷感恩的,從小到大一直都被他們照顧的很好,從小到大也都健健康康的,如果沒有他們,又怎么會有我,所以從感情上面出發,我對父母的感情毋庸置疑。
可感情歸感情,當面對一些實質性發生的事情的時候,我又會對他們產生不滿,尤其是我的母親,經常會拿一些雜亂無章的小事在家里吵吵,父親也不是個很大度的人,只要是母親引起了話題,他們倆必然會特別的較真,你一言我一句的爭論下去。
小時候他們吵架我就出門找鄰居家的朋友玩,吵完了我才回來,長大后我回家的次數少了,但每次回家也一定會勸他們都不要這么較真,好好過日子就行了。
可母親卻總是說:“你問問你爸,啥事也不上心,就非得讓人說一句才能動彈一下,不說就不動彈,吵了一輩子了也沒吵夠。”
父親也馬上會跟上一句“你少說話,咱都能過得好,你要是會說會做,你都干完就行了,還要我干啥。”
然后倆人就又開始新一輪的爭吵了。
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倆的這種模樣始終都沒有改變過。
后來我結了婚,在市里安了家,也有了孩子,起初是想要讓母親來家里幫助帶娃的,可是母親僅僅來了一個月不到就回去了,我們都很默契的覺得過得都不舒服,母親嫌我媳婦的事情多,市里的規矩多,她這也做不對,那也不舒服,帶娃也不高興,總想要插手我的生活,可我卻又夾在中間為難,最后她待了一個月就離開了,后來帶娃的事情也從來都沒讓她插手過了。
有時候我也一直勸母親思想放開點,不要插手我們的生活,心態要放平些,樂觀些,不要看這不順眼,看那不開心,可母親卻總是聽話聽一半,啥也不管,就這么湊合過下去了。
可眼瞅著他們的年紀越來越大了,養老的事情也要隨之而來了,我一直都在考慮如何給他們養老,將來要不要接到家里來生活,可直到今年五一的這個假期過后,我決定了不再考慮將他們接到家里養老。
因為他們來了三天,鄰居就敲了三次門,搞得大家伙都挺不開心的。
鄰居第一次上門來是早上七點,房門咚咚的被錘的很響,我開門后馬上就迎來了鄰居當面的指責,說我們家為什么一大早就開始鬧騰,為什么放家了都要起來這么早的折騰人,吵著他們了。
我當時第一反應是鄰居有些無理取鬧,畢竟隔著一層樓,一大早孩子都沒醒來,怎么會吵到他們,所以我直接就否認了,讓他去看看是不是他樓上的鄰居吵著他了。
可我耐心的解釋過后換來的不是鄰居的離開,反而是他進門后的指指點點:“我們家的臥室就在你們這間房上面,節假日大家早上都在休息,都不上班,早上這么安靜,你屋里頭一丁半點的動靜外面都能聽得清清楚楚的,更何況你們還在拌嘴吵架,你說我能聽不見么?”
鄰居所指的房間正是我爸媽來了家里之后休息的房間,還沒等我解釋,我媽就率先站出來了,憤憤不平的說:“我們關起來過我們的日子,關你什么事?況且這房子我們也不知道隔音這么差,誰能想到你在樓上能聽見?”
我媽的話其實挺直接的,鄰居愣了一秒鐘,馬上就開始反擊了:“哎,我說你們家里人講不講道理,你們一大早在家里吵架,鬧得那么大聲,現在怪我們樓上聽見了?你們到底講不講道理!”
我趕忙勸鄰居冷靜冷靜,不敢生氣,并急忙的道歉,而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態度也全權是因為我之前也在這個房間里住過,也被樓下吵到過,哪怕是人家晚上手機有了消息我都隱約聽得見,所以如今面對鄰居的不滿我也表示了理解,趕忙道了歉,便給鄰居承諾以后會注意的,這才化解了這第一次的矛盾。
鄰居走后我這才急忙向父母解釋了一通,說明了樓上樓下這兩間屋子的事情,母親一遍說當初不該買這種二手房,一邊埋怨是我父親一大早就開始跟她嘰嘰喳喳的計較家里頭的那點小事,弄得大家伙都沒睡好。
母親的抱怨顯然占據了上風,我一邊勸母親不要抱怨了,一邊準備早飯,這才把這一大早的糟心事給糊弄了過去。
早飯過后我們就正式開始五一的旅行了,我開著車帶著父母和孩子往我們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地走去,距離不算遠,大概三個小時的車程,只是五一出行的人比較多,我們出門已經算很早的了,可一路上還是走走停停,依舊是堵了很長時間,一直到中午一點多的時候才到了景區門口。
本來一路上就讓人心煩意亂的,再加上我母親因為長時間的坐車也有一點暈車了,狀態特別的不好,到了景區之后一直都在休息,足足休息了將近一個小時我們才開始動身去逛景點。
可母親逛景點的心情已經被嚴重的影響了,一路上都在不停的說這不舒服,那不得勁,這不開心,那不滿意,還沒逛一會就歇著了,也懶得走了,讓我們自己逛。
我爸也不想慣著她,就帶著我兒子跟著我們一塊繼續逛下去了,把我母親一個人給留在了原地歇息,我本想讓我媳婦留下來陪我母親的,但我媳婦一臉的拒絕,最后也沒什么辦法了,只好讓母親留在原地了,我們逛完回來之后才接上她準備離開了。
只不過母親的怨氣也越來越多了,回家路上一個勁的找話題跟我爸吵吵,又是找老家房子里沒干的活跟我父親爭吵,導致車里的氣氛一直都很怪,我在中間一直說好話,可他們依舊是自己吵自己的,根本不管我。
回家的一路上還算比較順利,也沒有來時那么的擁堵,只不過回到家里之后他們倆又是互不理睬,匆匆吃了飯之后他們就各自歇息了,我媽在房間里睡覺,我爸則是出門遛彎了,一直到十點多才回來,這下才開始休息了。
然而,十一點多的時候鄰居又來敲門了,依舊是在說我爸媽在房間里吱吱呀呀的說話聲太大了,吵得他們家孩子都不能睡,一直都在鬧騰。
我當即就有些生氣了,同樣是在一個房間里,我還沒有睡覺,根本沒聽見我爸媽在房間里吵架,也沒聽到我爸媽在房間里爭執,怎么就會吵到他們家,我拉著他就出門了,并沒有吵著家里人。
然而他帶著我去了他家里待了一會之后,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他的憤怒,在他的臥室確實能夠聽到我爸媽在房間里吵架,尤其是我媽,說話聲音一點也不小,感覺就是在吵架,我爸不吭聲了,她的聲音就大了,我爸跟她掰扯了,她就吵得更兇了,都是些小事,要么是家里頭的地沒有弄好,要么是說第二天的安排沒有達成一致,反正是總有東西不滿意。
向鄰居道歉之后我也是很快返回了家里,又一次跟我爸媽說明了情況,讓我媽不要吵了,早點休息,讓我媽不要一直找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去掰扯了。
他們倒是也答應了,隨后就入睡了,這算是安安穩穩過了一晚。
然而隔天的早上,鄰居又來了,手里拎著個裝雜物的袋子,十分氣憤的問我是什么意思,我一開始一頭霧水,但是鄰居把他手機里的視頻給我看了之后,我算是徹底丟人了,我媽一大早就拎著袋子去了鄰居家門口,把袋子都扔在了人家家門口,人家家門口是有監控的,拍得一清二楚,這讓我覺得丟人丟大發了,連忙的道歉,可我媽卻依舊很硬氣,不滿的說他們家太矯情了,一天到晚的來敲門,還說是他們故意找我們家的麻煩,讓我不要害怕,硬氣點。
我又是向鄰居道歉,又是給母親解釋,鄰居也是叫著要讓我爸媽上樓親自感受一些,我媽當然是不肯去的,反正一口咬定是鄰居沒事找事,搞得鄰居也是火冒三丈,在家里吵來吵去的。
好在我是昨天親自上去過,自知理虧,所以勸鄰居消消氣,一直都在向鄰居道歉,這才避免了事情往大的方向發展,最終鄰居也是離開了,留下了我母親在家里一直都在不停的抱怨,好一陣才消停下來。
那一刻我是真的松了一口氣,他們來了三天,鄰居來家里敲了三次門,著實讓我心里頭好一陣無奈,此時此刻的我終于意識到了為何這么多年父母始終都沒有來家里住的原因了,他們不習慣,我也不習慣。
而我此刻也意識到了這么多年過去了,他們倆人依舊像以前一樣,不管大事小事都喜歡吵架,不管什么時候都自顧自的拌嘴,在老家村里的時候地方大,旁邊就算是有鄰居也會因為房子大的緣故聽不見,也沒人找上門,可如今在市里樓房隔音卻不怎么好,這樣那樣的矛盾也就隨之而來了。
再加上母親這種強硬的性格,在村里的時候就從來不肯低頭,不管對錯反正是不能吃虧,村里人也都知道我母親的性格,吵不過我母親的沒人吵,吵得過的最后各打五十大板,也沒結果了,可在城里就不一樣了,沒人會慣著,誰的錯就是誰的錯,自己解決不了就叫物業,物業解決不了,就要報警,反正肯定是要爭個對錯的,最后鬧大了都不好看,真讓人無語。
我也做了一個決定:非必要不接他們來家里養老生活,他們就算是吵了一輩子了,但起碼在一起生活了一輩子了,不會吵傷到感情,而且在老家的生活也更方便,如果強行的將他們接到城里來住,到時候就不是光他們倆吵了,估計還要和其他人吵,這樣一來非但過不好,反而還會讓他們住著難受。
如果將來他們真的需要我在身邊照顧了,那時的我再會將他們接到身邊,但在此之前,我覺得他們還是在老家生活會更好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