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日之后,中美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沖突。雙方利用關稅大棒進行互毆。特朗普亮出底牌,中國打出好牌。美國連下3份“戰書”,中方表示奉陪到底,但是不拒絕談判。
而后美國開始出現態度軟化的情況。5月10日,雙方在日內瓦進行談判,特朗普撕毀了三份戰書,中美達成協議。那么美國的3份“戰書”都是什么呢?
中美關稅戰的歷史悠久,2018年就開始了。不過美國一直沒有獲得勝算,特朗普在今年卷土重來之后,曾打算升級關稅戰。2月1日利用所謂的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加了10%的關稅,3月5日又對中國加10%的關稅。
這兩次都遭到了中國的反制,美國的能源產品和農業產品以及大排量汽車、皮卡都受到了中國的反擊。有的被中國通過加了10%的關稅,有的被中國加了15%的關稅。應該說中國的反擊力度大于美國的打擊力度,特朗普惱羞成怒了。
4月2日,對180多個國家征收對等關稅,企圖脅迫這些國家一起與美國圍毆中國,此時美國又對中國加征關稅34%。中國一點兒也不畏懼,立刻對美國進行反制。
美國占了便宜了嗎?沒有,美國的港口門可羅雀,而中國貿易繁忙,甚至有很多美國人拖著行李箱到中國來采購貨物。特朗普不服氣,美國在48小時內對中國下了三份戰書,企圖讓中國屈服。
第一封戰書,美國準備驅趕中國的企業。實際上在拜登時期,很多中國企業就無法在美國生存了,他們都上了美國黑名單。不但無法在美國投資,就是在美國銷售產品都是不可能了,不過這一次特朗普的力度更大。
他的兩名共和黨黨羽要求美國證券交易所將阿里巴巴集團等中國多家公司從美國股市上趕走,他們稱這些企業與中國軍方有密切的聯系,危害美國的國家安全。這和特朗普第一次登臺時指責中國華為的路由器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說法是一樣的。
在拜登時期,曾經指責中國的起重機還有安全后門,這都是莫須有的罪名,無非就是想阻止中國從美國股市獲得資金。因為無法從美國獲得大量資金,中國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就成了白日夢,實際上是美國在做白日夢。
要知道,這一次被這兩個共和黨議員填到黑名單的企業,除了阿里巴巴之外,還有很多電商平臺,比如京東,另外微博和百度也上了黑名單。
中國企業都是優質企業,所以在美國上市使得美國的投資機構和炒股者賺的盆滿缽滿,他們怎么可能同意美國這樣做呢?實際上,在華爾街股市有很多美國共和黨議員和參議員也利用,中國企業的股票在賺錢。這兩個共和黨議員就是不自量力。這份戰書就是一張廢紙。
朗普沒有對這一提議進行回應,不過他卻拿出了第二份戰書,就是對在美國之外制作的電影征收100%的關稅。
這一想法使美國電影業痛哭流涕,這是他們第二次哭了。上次哭是中國減少從美國采購電影,美國大片在中國有很好的票房率,帶動了美國電影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結果中國反制以后,他們的業績下滑了。而特朗普這一做法將進一步降低美國電影業的收入。
就算中國還采購,美國也無法向其出口了,因為美國電影之所以叫座率很高,是因為在中國等地進行取景,如果不能夠獲得豐富的素材,僅在美國取材,根本就沒有多少影響力,出口不了還怎么賺錢呢?
僅靠美國3億人口才能賺多少錢,所以這份戰書根本就下發不下來,會被美國電影業撕得粉碎。特朗普又拿出了第三份戰書,就是去離間那些對中國比較友好的美國人,包括美國企業家、經濟學家等學者。
特朗普聲稱,當年尼克松改善中美關系才讓中國發展起來了,中國利用美國的投資、美國的技術、美國的企業發展起來了,讓美國大量工廠轉移到中國去生產,美國出現失業率嚴重的問題。
這樣說是想蠱惑美國企業家、經濟學者等人不再向他施加壓力,不再迫使他停止對華關稅戰,而是支持他,甚至將其在中國的投資撤回來,關閉在中國的工廠,回到美國去生產,提高美國的就業率。這仍然是一張廢紙。
實際上,這是當時美國政府的決策,而不是中國的計謀。美國企業之所以選擇中國,是因為當時中國實施了優惠的政策,土地比較優惠,稅收比較優惠,人力資源成本也比較低。這會顯著降低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
企業都是追逐利潤的,怎么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呢?雖然現在中國的人力資源成本和土地成本都上升了,但是中國的供應鏈卻完善了,原材料特別充足,交通四通發達,而且中國有10多億人口,消費能力特別強,他們不可能放棄中國產品和中國市場。
可見特朗普的第三份戰書也出不了白宮。特朗普的對華戰書還沒有出白宮,美國的現狀就讓美國人和美國企業家無法直視了。4月2日對華關稅戰又一次開打以后,美國港口的貿易量開始萎縮了。
美國企業的生產成本上升了,美國的物價又開始上漲了,美國的股市出現了劇烈的波動,連美國債券市場都不穩定了,但是美國的就業率卻并沒有上升,就失業率反而增加。因為很多美國企業都把生產基地設在中國或者從中國直接采購原材料后在美國加工。
當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掄起來的人以后,這些關稅都是美國企業承擔,這會嚴重增加他們的生產成本,而要轉移生產成本,那么商品價格收購是提高了,可能賣不出去了。如果不接受關稅,不從中國采購,那么就沒有產品可銷售了。
無論怎么做都意味著市場份額萎縮,然后工廠就要關閉,商超要關門,老板都變成了失業者,必然會增加美國的失業率。不但在美國的本國企業不會把生產基地完全放在美國,就是特朗普心心想念的外國企業進入美國生產也是不太可能的。
現在美國的人力資源成本依然非常高,美國的供應鏈不完善,所以說在外國的企業是不可能到美國來建立生產工廠的,這會降低他們的利潤,甚至賠錢。別說美國,就是中國這個全球制造業中心也沒有把生產基地全部設在中國。
有些產品也轉移到了柬埔寨、泰國、越南等國家生產,原因就是當地的人力資源成本比較低,遠低于中國,當地的消費能力現在正在增長。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斷變化的,當年美國將部分生產基地移到中國來和中國現在將部分生產基地移到東南亞國家,原理都是一樣的。
效果也都是一樣的。未來東南亞國家發展起來以后,也會轉移生產基地,甚至把生產基地轉移到遙遠的非洲去。所以中國建議美國合作共贏,互惠互利,不要讓中美經濟脫鉤。中國是不怕的,但是美國卻承受不起。
中國還是總是那句話,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幾經周折之后特朗普終于服軟了。首先是放風要對中國降低關稅,可能降低到50%。美國商務部長也表示,對華關稅的情況持續不了太久。
這個時候,那個支持特朗普對中國實施對等關稅的顧問納瓦羅不發聲了,在中美雙方進行談判的時候,納瓦羅也沒有出現,而是由美國財長和一位貿易代表聯合進行談判。
效果非常好,美國貿易代表激動的說,或許中美之間的誤會沒有那么深。
5月10日到11日,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進行了經貿高級會談,結果非常理想。5月12日上午公布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雙方都降低對方的關稅,以10%為基礎。這個消息剛一出來,美國的企業就開始大量從中國采購商品。
要求中國企業加班生產,趕緊向美國發貨,防止特朗普反悔,不過估計特朗普不會再反悔了。之前他對中國下的三份戰術都變成了廢紙,讓他顏面盡失,他怎么可能讓自己再一次難看呢。要知道,特朗普是一個虛榮心特別強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