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瑞士日內瓦的談判桌上,《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的簽署,給中美的關稅大戰按下了暫停鍵。
兩方宣布取消91%的互加關稅,并建立一套“雙軌談判”機制,為日后經貿談判提供“新路徑”。
消息一出,朋友圈瞬間刷屏——難道打了7年的貿易戰真要就此翻篇了?
但仔細想想,這份聯合聲明就好似一張“暫時?;饏f議”,表面上大家和和氣氣,私底下依舊暗流涌動。
柏年今天就給大家掰碎了聊聊這場改變世界進程的“世紀對決”,剖析這次聲明的意義及其對中美博弈長期走勢的影響。
順便聊聊談判前中國都做了哪些布局?中美的戰略競爭在未來又將來到一個怎樣的高度?
點贊關注,讓我們開始。
一、從“被動應對”到“主動塑形”
就在聯合聲明簽署的前幾天,中國連續打出三張應對牌。
5月4日,東盟與中日韓三國在意大利米蘭舉行了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拉起了一個“亞洲錢袋子聯盟”,進一步提高了本幣結算比例,通俗點講就是以后做生意少用美元,少趟美元體系的渾水。
而在兩天后,中國和歐盟建交的50周年紀念日上,中歐雙方都表達了堅持多邊主義、捍衛公平正義、反對單邊霸凌的意圖,雖然沒“點名批評”,但誰在搞單邊霸凌跟全世界為敵一目了然。
5與7日,央行、財政部、發改委聯合推出降準降息、擴大專項債等一攬子政策,向市場釋放了就算外需乏力,咱們內部也能玩得轉的信號。
表面上來看,這三件事看似各搞各的,實則背后是一盤錯綜復雜的棋局,中美雙方就像是一個村里不對付的鄰居,咱們一邊招呼鄰居們合伙種地,多開墾幾塊菜地增加收成;一面忙著蓋新房、學手藝,還有提防著對面村霸冷不丁使個絆子,偷走咱家的鋤頭農具。
從2018年貿易戰初期的被動反制,到這次能讓美國松口,靠的可不是嘴炮,而是實打實的籌碼——美國市場因為關稅而過高的商品價格、出口管制的戰略資源,這些只是我方手牌的冰山一角,也是迫使美方重回談判桌的神兵利器。
正所謂寇可往、我亦可往,我們已從規則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棋盤之外的規則塑造者。
正如商務部聲明所言:“希望美方徹底糾正單邊加稅的錯誤做法”——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訴求,更是對國際治理話語權的爭奪。
二、聯合聲明背后的文字游戲
這份“聯合聲明”看起來熱鬧,似乎是雙方各退一步的完美結果。但柏年認為,這份聲明距離握手言和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聲明的留白處才是未來博弈的重中之重。
從明面數據上看,美國取消了2025年加征的91%關稅,涉及3000億美元商品,中國也同步取消了懲罰性質的反制措施。
但10%的普適關稅依舊存在,而且諸如半導體、高附加值技術產品的“命根子”行業,依舊陷在進出口管制的窘境中。
這就好比兩口子吵架,先把餐廳里的碗筷收拾了,維持一個表面上的和平,但臥室床頭柜的抽屜里,可是藏著兩把互捅的兵刃。
美國不敢染指半導體關稅,因為咱們的長江存儲正一點點蠶食整個市場,12%的市占率已經具備了和世界第一梯隊掰一掰手腕的能力;
在稀土等戰略資源上,中國絕不會放松對稀土的管制,畢竟美國f-35戰機的生產離不開稀土,放開管制無異于是“變相資敵”。
除此之外,因聯合聲明暫停90天的24%關稅更是暗藏殺機——此類關稅使用的商品基本上都是咱們的招牌貨——光伏組件、鋰電池等新能源產品。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很明顯美國人想用這90天的暫停期給中國搞一個deadline(最后期限),逼迫中國轉讓這類產品技術或者產業鏈,如果我們不讓步,那90天后這24%的關稅自然滿血復活,還能連帶制裁咱們的上下游相關產業。
不過,面對這手陰招,中方并不是沒有應對方法,在咱們的公告中那句“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權力”,翻譯翻譯就是“你要是敢掀桌子,那我也不怕!”
在華盛頓那幫政客的構想中,企業都是趨利避害的,中國企業為了避免加稅,自然會主動將產業鏈轉移,將工廠遷移到加拿大或者墨西哥這類地方,從而“近水樓臺先得月”,利用地理優勢來實際控制這些產業。
但是,美國政客們想不到的是,他們口中的“友岸外包”不過是一廂情愿,全球供應鏈早就打上了中國烙印了,無論是越南、墨西哥還是拉美國家,所謂的產業鏈轉移不過是開設組裝廠而已,全球產業鏈的七寸早就被狠狠拿捏住了。
所以說,柏年認為這份宣言不能在根本上解決中美矛盾,中國需要更開放的技術環境和高新芯片來進行產業升級;而美國需要的是制造業回遷來讓鐵銹帶來復興。
所謂的共識更像是足球比賽的中場休息,下半場的血雨腥風尚未開始。
具體而言,哪些問題在本次會談上留了白?沒解決的部分未來會怎么走?我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研報,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柏年領取。
三、未來博弈風暴下的世界走勢
所以說,貿易戰遠遠沒有結束,兩大國之間的博弈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短期來看,川普團隊會為了中期競選選票,緩解美國的通脹壓力,多半會進一步降低甚至取消紡織品、電子產品關稅;中國則可能擴大農產品進口來平衡對美貿易順差。
但是,互退一步只是權宜之計。未來3-5年是科技絞殺戰最為白熱化的階段,美國百分百會進一步加大芯片出口管制,日韓這兩個東亞地區的美國小弟,多半也會加入到針對中國的科技包圍網中,搞所謂的半導體北約,把冷戰的兩極思維用到科技競爭上。
作為反制,中國也必定會繼續收緊稀土出口,海外電子產品品牌在中國的售價也多半會因此水漲船高,不過這種情況也能倒逼國內相關企業走出舒適區,在主觀能動性的驅使下達成變相產業升級。
“科技大戰”之后,中美將迎來規則體系的全方位博弈,而數據跨境、數字貨幣標準將是下一個戰場。
美國推動所謂的“數字框架”要求各國將服務器放在本土,打造數字化北約。不久前高沃中國(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的部門裁員更是直接印證這一點。
與之相對的是,咱們的“數字絲綢之路”允許數據在一帶一路國家自由流動,如果逆全球化和兩極化趨勢繼續升級,那么未來世界可能會分裂成“兩個互聯網”——美國派山頭和中國派山頭。
兩個山頭互不往來,tiktok的用戶登不上自己的ins賬號,電商平臺也將被形勢逼得建起兩套運營方式,去適應兩套不同的運營規則。
如果這場激烈的戰略博弈繼續進行下去,那么中美最終會演變成兩種文明模式的終極較量。
對內,美國繼續躺在雅爾塔體系的功勞簿上搞單邊霸權,無視供應鏈搭建的客觀規律,堅持所謂的“美國優先”。這種短視行為也將使美國內部更加分化——精英階層牢牢掌握社會資源,普通百姓只能在高物價和經濟不平等的環境中掙扎。
而我們則要向社會和世界證明:“共同富?!苯^非嘴上說說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我們得通過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讓普通百姓切實享受到發展帶來的紅利。
對外,美國依舊是抱緊“軍事霸權”不松手,試圖通過軍事威脅來控制盟友和第三世界國家,構建所謂的“對話包圍圈”。然而,美國的軍事能力正在逐漸下降,這一點從俄烏沖突以及其內部的腐敗案件中可見一斑,這里我們就不展開了。
而中國則是將籌碼壓在未來產業上,在市場和外部環境的雙重夾擊下,中國能否孵化出一個像蘋果、谷歌一般的科技巨頭,從而掌握未來世界的運行規則。
四、短期政策怎么走?
讓我們把思緒拉回到國內,對普通人來說,短期內有哪些政策可以期待?
柏年認為,即將到來的7月份政治局會議將成為觀察中國政策調整的重要窗口。
因為此次會議既需應對中美經貿關系的新變化,又要直面國內經濟復蘇中的結構性矛盾,可謂是任重道遠。
從外部來看,中美關稅的階段性削減,如美方取消91%加征關稅、中方同步取消反制措施,將直接降低進口商品成本,提振消費市場信心。
但是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沒有松動的跡象。因此,會議可能將政策重心放在擴大內需與科技創新的協同推進上,繼續大力搞國補,推動各種新能源、智能家居等消費補貼,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與此同時,雖然中美經貿關系有所緩和,但美國人向來不按套路出牌,臺海地區的地緣博弈一直是他們的關注重點,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仍可能沖擊供應鏈穩定性。會議或許會進一步擴大自貿區的規模,中日韓三國自貿區可能會正式提上日程。
當然,民生保證也將是這次會議的一大看點。自新冠疫情以來,青年失業率依舊很高,收入分化問題日趨加劇。相關政策可能從“?;尽鞭D向“促升級”,可能會將職業培訓補貼從傳統行業延伸到新興產業,同時通過稅收優惠鼓勵企業吸納應屆畢業生,不能讓畢業即失業成為常態。
總體而言,如何能在復雜的內外環境尋求多重平衡將是7月政治局會議的焦點。
既要利用中美關系緩和來擴大開放,又要在自主創新上有所突破,不能吃老本;
既要通過財政刺激市場,又要防范債務風險擴散;
既要用補貼激活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又要防止過度補貼的“養懶漢”行為,扭曲普羅大眾的消費觀。
關于這部分內容,柏年將在政策正式出臺后在我的圈子里為大家做詳細解讀,歡迎感興趣的朋友私信柏年加入。
說了那么多,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
聯合公告就像兩個人吵架后的“調解協議”,能管用多久全看雙方需求,打打停停談談將是未來的主旋律。
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靠加關稅,卡脖子這種下三濫招數,在美國可能會換來選票,可能會給政客的履歷上加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點綴,但是在咱們這只能換來更強硬的反制。
數十年的全球化早已讓世界各國緊密相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復雜格局。如今,再想搞新時代的“光榮孤立”,恐怕只有美國人集體遷徙到外太空才有可能了。
這場大國之間的博弈,比的不是誰的拳頭硬,也不是誰的措施更狠,而是誰更能扛、更能變通。畢竟,能笑到最后的,永遠是能把握住時代脈搏那個。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看透大勢不站隊;不輕易將錢袋子當梭哈的籌碼;抓住紅利不踏空,踏踏實實跟著國家政策走,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當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有人只看到驚濤駭浪的兇險,選擇在岸邊做個旁觀者;有人盲目自信跳入海中,卻被巨浪吞噬;而有人卻能在浪尖上翩翩起舞,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這三種人都是現實中的我們,區別只在于,你是否讀懂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每一個暗流涌動的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