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別小瞧這些盒子,每個格子都藏著居民的急難愁盼。”說話間,民情速遞員小劉從民情速遞柜里熟練地拿出了好幾個“民情快遞”。經過一番細致的初步分揀,這些“快遞”被精準投向對應的責任網格。在徐匯區康健街道,這個24小時不打烊的“民情速遞站”與“康小驛”線上智慧平臺、29個實體民情站點共同構建起民情收集的高效網絡,讓每個訴求都能找到最優解。
民情速遞員從民情速遞柜里取“民情快遞”
速遞柜前察民憂,精準調處光污染
近日,一張從民情速遞柜取出的“民情快遞”,記錄著長豐坊王女士困擾多時的煩心事:“臥室正對的路燈光線過強,能否調整?”這個看似簡單的訴求被派送到長豐坊居委會,一場圍繞公共設施配置的深度探討就此展開。從最初簡單地調整路燈角度的技術性方案,到發現可能影響主干道照明的次生問題;從物業部門的專業研判,到居民代表的民主協商;最終形成的“微調+補充”雙軌方案,找到了標準化服務與個性化需求之間的平衡點。從問題反饋到成功解決歷時4天,不僅解決了光污染問題,更在公共空間管理中探索出多方利益平衡的治理公式。
掃碼即達連民心,騎行接力加速度
“女兒意外骨折,醫保證件過期,自己行動還不方便,有什么辦法能解決?”近日,居民鄭阿姨通過掃描二維碼,將訴求提交“康小驛”線上智慧平臺。原來,鄭阿姨的女兒從國外返滬探親期間意外骨折,就醫時因證件過期而無法享受正常的醫保待遇。快辦平臺第一時間捕捉到這一緊急訴求,迅速對接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匯幫辦”騎行服務隊,當天就完成需求申報、材料預審及預約登記等工作。
騎行隊次日上午上門服務,現場完成證件核驗、醫保激活、醫療費用報銷登記等全流程操作,并同步指導鄭阿姨通過“隨申辦”App查詢后續進度。“騎個小電驢就把事情辦好了!”鄭阿姨接連稱贊街道“把特殊情況當自家事辦”。這一場辦理接力,不僅是行政效率的提速,更傳遞了民生服務的溫度。
站點接待應民聲,污井疏堵暢幸福
“康樂小區桂林東街大門口的污水井老是滿溢,不僅把周邊環境弄得臟兮兮的,居民出行也不方便。物業多次用高壓水槍疏通,也沒解決堵塞問題,可得想想辦法啊!”近日,康樂片區民情快辦站接到小區居民的訴求后,街道相關業務部門迅速聯系了區城投所屬城新咨詢公司。城新咨詢公司積極響應,立刻選派專業骨干隊伍到達現場,經過6小時細致排查,精準定位污水井與主管路之間的堵塞根源。幾天后,施工人員現場施工,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此次污井疏堵的過程,如同疏通社區的“血管”,讓幸福的暖流在社區中暢通無阻。區屬國企與基層治理單元高效聯動,生動踐行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治理理念。
施工現場
一束擾民的燈光、一張失效的證件、一口滿溢的污水井——這些看似細碎的民生難題,實則是基層治理能力的試金石。如何通過“民情快辦”工作機制讓社區治理從“接得住”到“解得了”,從“單兵作戰”到“協同治理”,康健街道用一根民生訴求的“繡花針”,織就一張基層善治的“幸福網”。
記者:吳會雄
編輯:寧平英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