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官方平臺發布了公告消息顯示,東南大學南通校區建設工程將進行招標計劃,東南大學南通校區項目計容面積約43萬平方米,這意味著,東南大學南通校區籌建工程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早在一年多前,東南大學與南通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聚焦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深化合作,建好海洋高等研究院等合作載體和項目;攜手推動辦學資質報批、中外合作辦學、政策資金爭取等重點事項落地;要以高品質校區、高品質師資推動產出高品質成果。隨后,南通市政府將東南大學南通校區項目納入2024年市本級政府投資社會事業及業務用房前期項目,并明確提出深入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建設東南大學國際海洋學院(南通校區)。
南通市作為一個擁有近800萬人口,經濟總量高達12000多億元的大城市,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沿海開放城市,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也是長三角先進制造業重要支點城市。但南通市也存在著產業結構傳統,產業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不高等問題。南通的高等教育在沿海發達城市中,在江蘇省內兄弟城市中,都屬于數量不多,整體實力不強。
當前,南通僅有1所公辦本科院校南通大學,另有1所民辦本科南通理工學院和1所尚未完成轉設的獨立學院南通大學杏林學院;職業教育相對較強,有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和南通職業大學等3所國家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另有,江蘇商貿職業學院、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和南通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3所公辦高職。不久前,南通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獲批設立,計劃將于今年開始招收大專學生。
3所本科院校和7所高職院校,共10所本專科院校,聽起來似乎不算少,但不僅難以支撐南通市巨大的人口和經濟發展需要,更難以為本地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江蘇是高等教育資源相對充裕的省份,尤其是南京號稱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高等教育第三城,近年來,有大量的高校開始資源外溢到周邊城市,蘇州引進了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設立分校區;無錫引進了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設立分校區;常州引進了河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設立分校區;泰州引進了南京中醫藥大學設立分校區;淮安引進了南京林業大學設立分校區。
由于教育部限制了跨省異地辦校區,這些省內雙一流大學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引起省內各地市激烈爭奪。大學分校區的設立,一方面,讓大學擺脫了注冊地的限制,可以更多地搭載城市發展的順風車,另一方面,城市也可以利用高校的人才培養和教育科研的資源,助推城市的發展。當然,過度的分校區的設置,也會稀釋了高校的優質資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