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航空GS7836航班上演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生命救援”。在天津航空機組、地面保障團隊及天津港保稅區交通樞紐中心的高效協同下,一名右臂筋脈及血管斷裂的旅客成功搭乘當天最后一個烏魯木齊航班,為緊急手術爭取了黃金時間,彰顯了津企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與區域交通網絡的聯動優勢。
前不久,一駕和田飛往烏魯木齊的GS7836航班剛剛進入起飛準備階段,乘務長竇雪突接緊急通知:“有一名旅客右臂被玻璃劃傷,筋和血管已經斷裂一小時,需要搭乘我們的航班前往烏魯木齊緊急就醫進行手術,等待旅客登機后需盡快關閉艙門,為他多爭取點時間……”
據了解,當人體筋和血管受到創傷后,6-8小時內是續接的最佳時間,而GS7836是當天下午最后的一個飛往烏魯木齊的航班,如果趕不上這趟航班,將大大增加受傷旅客感染風險及手術失敗的概率。接到消息后,乘務長竇雪迅速對乘務組進行詳細的機上分工。15:55,受傷旅客在和田機場地服人員、機場急救醫療人員和旅客家屬的陪同下登機,竇雪與機場急救中心工作人員進行情況交接并詳細記錄了醫囑。由于旅客傷勢較重,需要在機上輸液維續狀況,乘務組仔細地將輸液吊瓶固定好并派專人監控液體流速和旅客身體情況。
乘務組協助旅客登機
乘務組協助旅客對輸液裝置進行固定
16:15分,GS7836航班在做好安全檢查后關閉艙門。16:31分飛機從和田昆岡機場起飛。飛行過程中,乘務組全程關注受傷旅客情況,并多次處置因高空壓力變化導致的吊瓶停止滴液現象,為了避免旅客因藥物作用出現精神渙散和意識不清的情況,乘務長竇雪耐心地與受傷旅客和家屬聊天緩解緊張情緒。與此同時,機組持續與塔臺保持聯絡,優化航路、申請直飛、提前聯系烏魯木齊機場落地后的救護車轉運,爭分奪秒只為幫助受傷旅客爭取更多的時間。17:56,在機組和各保障部門的通力協作下,GS7836航班在晚于計劃時間20分鐘起飛的情況下,提前4分鐘降落在烏魯木齊天山機場。此時,機場救護車及醫護人員早已等候多時,艙門開啟后,受傷旅客及家屬率先下飛機,第一時間乘坐救護車前往醫院進行手術救治。
旅客第一時間下機乘坐救護車赴醫院就醫
“生命至上”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位民航人在認真踐行的準則;“爭分奪秒”也不僅僅是與時間的較量,更是一場愛心與責任的傳遞。天津航空用愛心為旅客搭起了一座希望的橋梁,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對生命的尊重。天津航空將持續踐行“人民航空為人民”的理念,為每一位旅客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切實增強旅客出行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