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談判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從給出的條件看,幾乎完全回到了貿易戰之前。
明面上看,中美雙方都沒有吃虧,條件對雙方都比較公平。可實際上,這次關稅戰是美國先挑起來的,美國的目標是通過這次關稅戰徹底打垮中國,逼迫中國接受無數屈辱的貿易條件。
結果最后的協議,竟然是雙方平分秋色,特朗普之前放出來的那些大話一個都沒有實現,這和當面打臉已經沒有區別了。
所以特朗普表面上含笑發推祝賀中美協議的達成,心底是無比憤怒的。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暴怒的特朗普在回到白宮后,第一件事就是開除了關稅戰的首席顧問黃之瀚。
黃之瀚的父母是來自中國廣東的移民,他自詡為中國通,極端仇視中國,他曾經多次在報紙上撰文稱:中美沒有共存的余地,戰爭不可避免,美國必須先發制人打垮中國。
特朗普整個關于對中國關稅戰的計劃都是由他來做的,也是這個黃之瀚信誓旦旦的對特朗普表示,只要關稅加到145%,就可以徹底讓中國崩潰,到時候就可以為所欲為。
但是關稅戰的結果,現代大家都看到了。
其實這次談判,時間遠早于印巴沖突,在印巴沖突開始之前,雙方就在瑞士反復角力,中間不斷傳出中美雙方代表怒摔文件離席而去的各種傳聞,大家都不對這次談判抱有太大的希望。
直到5月7號印巴戰爭打響,這次沖突在這個時間爆發,絕不是偶然的。這次談判場外的一次布局,是雙方的代理人戰爭。
如果這次戰爭印度大勝,巴基斯坦被徹底打崩潰,那么我們就會非常被動,一帶一路最重要的項目“中巴經濟走廊”將會被打斷,還要面臨支援巴基斯坦這個無底洞的難題,到時候我們就不得不在談判桌上讓步。
而巴基斯坦干凈漂亮的打出了0比6的戰績,還擊落印度77架軍用無人機,則表明印度是扶不上墻的爛泥,北約的武器在中國軍工體系面前就是渣渣。想軍事威脅中國師根本不可能的。
美國想用印度取代中國,實現產業轉移的目標根本行不通(這一點可以看我前面幾篇文章的分析,這里不多說)。未來的美國,依然只能依靠中國的制造業。
所以綜合權衡之下,美國覺得自己手里已經沒牌了,不得不和我們簽訂了協議。
所以我們看到,印巴戰爭后,中美迅速結束了分歧,雙方愉快的打成了協議。
當市場上都在傳頌這個利好的時候,我卻想起了那些制造殲十戰機的科學家們。
我想起了殲十的總設計宋文驄,在最艱難的時刻,單位發不出工資,他白天上班設計飛機,晚上下班去市場賣鴨子掙錢維持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帶出了一個徒弟,未來的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
在殲十試飛時,他一路跟隨,眼含熱淚,依依不舍,當時的記者拍下了這張照片。
殲十試飛員雷強對他說,你放心,只要飛機不空中爆炸,我就是摔也要摔在跑道上,讓你知道這些年來錯在哪里。
再來看看這張吃飯的圖片,圖中的工程師,穿著千瘡百孔的背心。
就是這樣一群最可愛的人,設計出了我們的殲十戰機。沒有他們奠定的基礎,就沒有后來的大發展。
最終,殲十戰機大放光彩,為我們今天的勝利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