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寶山區吳淞街道淞西居民區同濟路60弄43號樓居民向居民區黨總支反映,南側與上海騰隆(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班一墻之隔的水杉樹因生長繁茂,枝葉嚴重遮擋住戶采光,導致室內常年昏暗、通風不暢,居住體驗大打折扣。居民區黨總支迅速響應,以黨建聯建為紐帶,凝聚多方力量,高效化解民生難題,讓基層治理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破題有方:黨建聯盟織就“共治網”
在接到居民訴求后,淞西居民區黨總支即刻啟動黨建聯建機制,聯合街道建管中心、上海騰隆(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班負責人,形成“社區+職能部門+共建單位”三方聯動工作專班,迅速開啟問題化解進程。為制定科學合理的修剪方案,居委工作人員逐戶走訪、收集民意。同時,聯合綠化專業團隊多次現場勘察,綜合評估樹木生長態勢、居民樓采光需求及周邊環境,反復推敲修剪范圍與力度,確保方案既符合綠化養護規范,又最大限度滿足居民對光照的需求。
施工有術:毫米精修彰顯“繡花功”
方案確定后,綠化公司專業工作人員按照“疏枝透光、保留樹形”原則,對過密枝條進行分層修剪,同步清理干枯枝、重疊枝,在改善采光的同時保護樹木健康生長。針對修剪過程中居民提出的“某根枝條仍有遮擋”等細節問題,居民區黨總支立即協調施工班與綠化團隊開展“二次精剪”,以“毫米級”精度回應居民關切。當天累計修剪樹木2棵,清運枝葉垃圾2車,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未對周邊單位正常運轉造成影響。
治理有道:長效機制筑牢“幸福基”
修剪前
修剪后
“現在家里亮堂多了,開窗也能感受到風了!”修剪完成后,居民應阿姨站在窗前欣喜地說。此次行動不僅解決了當下的遮光問題,更通過黨建聯建搭建起社區與共建單位的常態化溝通平臺。淞西居民區黨總支表示,將持續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抓手,聚焦民生焦點,通過“走訪聽需—聯動協商—精準落實—閉環反饋”工作機制,把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切實提升居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高鐵上海寶山站領航大吳淞“半小時經濟圈”
蝶變:大吳淞江海岸線的精彩躍遷
來寶山解鎖這些寶藏野趣露營地,讓你玩到不想回家
通訊員:王玉繡
編輯:頡廉杰
資料:吳淞發布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