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北京市婦聯、北京市檢察院聯合發布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聚焦婦女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人身和人格權益等方面權益保障問題,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與婦聯組織維權服務協同發力、剛柔并濟,展現出1+1>2的效果,有效促進法律法規的實施,保障了婦女合法權益,推動了婦女領域社會治理的良性發展。
案例五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
督促整治月子中心
不規范運營行政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
近年來,隨著母嬰護理需求的日益增長,月子中心等母嬰護理機構作為新興業態迅速發展。北京市朝陽區部分月子中心經營管理不規范,存在食品安全隱患以及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的情況下違規診療等問題,嚴重侵害產期婦女的健康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24年1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朝陽區檢察院)通過篩查“12345”涉月子中心投訴舉報線索,發現消費者反映部分月子中心提供的月子餐含有異物、食物變質,食用月子餐后身體出現不適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朝陽區檢察院通過互聯網公開渠道獲取月子中心數據,形成包含名稱、注冊地、經營地等信息的月子中心名錄,并進一步篩查出提供月子餐、開展醫療服務的月子中心名錄。聚焦月子中心的食品安全和診療安全隱患,朝陽區檢察院建用“月子中心違規問題侵犯婦女權益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經數據比對,朝陽區檢察院發現10余家月子中心不具備食品經營許可證提供月子餐,6家月子中心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衛生許可證進行違規診療。對此經過實地核查,朝陽區檢察院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并通過磋商、檢察建議的方式,分別督促相關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對月子中心食品經營違法問題進行查處,加大對轄區月子中心的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加強對非醫療機構型月子中心的監管,將從事診療行為的月子中心納入醫療機構管理范圍,引導月子中心遵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規定,確保依法依規經營。
相關行政機關收到檢察建議后高度重視,督促涉案企業進行整改,改為由有資質企業提供月子餐,對全區30余家月子中心開展專項執法檢查。根據檢查情況,行政機關對月子中心進行分類處理,同時推動出臺全區月子中心行業規范。
為進一步促進月子中心規范經營,保障婦女合法權益,朝陽區檢察院聯合區婦聯、相關行政機關與轄區月子中心行業代表召開座談會,指導規范月子中心依法經營,提高月子中心從業人員法律意識。此外,朝陽區檢察院與朝陽區婦聯簽訂《關于協同推進婦女權益保護的工作機制》,在線索移送、司法救助、工作會商、普法宣傳等多方面達成合作意見,協同推進婦女權益保障工作。
典型意義
檢察機關針對月子中心等母嬰護理機構在食品經營、產后康復護理等方面不規范運營情況,建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鎖定違法主體,通過磋商、檢察建議督促行政機關加大對月子中心食品經營和產后護理、診療等行為的監管力度,推動出臺月子中心行業自律標準,探索開展月子中心規范化建設,推動形成檢察監督、行政執法、婦聯組織、行業協會等多方聯合保障婦女權益的合力,切實保障產期婦女身體健康權。
本期來源:市婦聯權益部
戳在看的你,一直都那么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