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民鈕女士反映,其與武某之間的勞務費糾紛歷經多年訴訟仍未解決,判決后因執行問題陷入僵局,引發社會關注。鈕女士稱,自己曾為武某工作多年,但對方長期拖欠勞務費,雖經法院判決,但至今未拿回血汗錢。
鈕女士表示,她自1995年至2004年間在武某的裝修隊工作,主要負責使館公寓等工程的施工管理。其間,武某僅支付部分勞務費,剩余款項一直拖欠。2015年,鈕女士首次提起訴訟,要求對方支付欠款,但法院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未予支持。2024年,案件在酒仙橋法庭再審,武某當庭承認鈕女士是長期工,但未能提供結算憑證,法院仍未支持其訴求。
鈕女士稱,一審審判長曾提醒她“止損”,并建議繼續追討欠款。但她在后續執行程序中遭遇困難,朝陽法院要求其聯系小紅門執行局,而立案庭又以“判決內容不明確”為由未予立案。
鈕女士表示,武某夫婦頻繁更換聯系方式,起初還能聯系,后來直接換掉手機,撤掉座機。甚至深夜回家以躲避討債,原本用于經營的車輛也更換外地車牌。她認為,對方利用法律程序拖延時間,導致自己維權艱難。鈕女士表示,工作期間自己盡心盡力,如今以余生追討應得報酬。自己作為老黨員,相信法律最終會維護其合法權益。她希望相關部門能重視此案,推動執行程序,讓拖欠多年的勞務費得到清償。
針對此案,法律人士指出,勞務糾紛案件需依據證據和法律規定審理,若當事人對判決有異議,可依法申請再審或向檢察機關申訴。對于執行難問題,法院應嚴格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確保生效判決得到落實。
目前,鈕女士仍在通過合法途徑維權。此案也引發公眾對勞務糾紛執行難的討論,如何保障勞動者權益、優化司法執行效率,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免責聲明:本稿件內容由當事人提供發布,僅代表個人觀點,與平臺及媒體無關,如有侵權或不實信息可提供材料聯系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