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下旬的一天清晨,永昌縣法院西河法庭的電話鈴聲急促響起,某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打來電話,焦急陳述該村某社全體成員與土地流轉方產生矛盾糾紛,由于涉及人員眾多,極有可能引發群體性訴訟。一場潛在風波似乎一觸即發,法庭工作人員迅速行動,第一時間與轄區鎮政府、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取得聯系,協調一致前往現場。隨后,法庭一行人來到村委會,在竭盡全力安撫群眾情緒的同時,仔細查閱雙方簽訂的土地流轉合同,深入了解土地流轉具體情況和雙方爭議焦點問題,并及時告知雙方相關案件的調解標準和判決標準,制定了化解方案,為后續的調解工作筑牢基礎。
基本案情
在調解過程中,各部門各司其職、協同發力,鎮政府工作人員積極向雙方宣講土地流轉政策;村委會工作人員則充分發揮熟悉地方習俗、生活習慣的獨特優勢,盡力勸導雙方以和為貴;派出所民警堅守現場負責穩定各方情緒、維護現場秩序,防止沖突升級;法庭干警則針對合同違約、流轉價格爭議、土地用途變更、合同解除條件、補充協議等集中法律問題,清晰透徹地解釋法律條款與訴訟流程,深入淺出地說明此類案件關鍵要點,訴訟風險及法律后果,確保調解過程和結果符合法律規定。最終通過多方不懈努力,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矛盾成功化解。
近年來,隨著農村土地流轉規模如浪潮般不斷擴大,因租金調整引發的合同糾紛頻繁涌現,如同暴風雨前的烏云,給農村穩定與發展帶來潛在隱患。2022年以來西河法庭利用訴前調解,多部門聯動的方式共化解土地流轉糾紛30余起,涉及農戶300余戶,精心構建起“法庭+政府+村委會”協作網絡、通過“源頭預防+多元調解+府庭聯動”的創新模式,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為鄉村治理書寫了精彩的一筆。
供稿:永昌縣法院 高文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