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綜合整理
據廣東省中醫院發布的訃告,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大科主任、臨床醫學博士張北平同志,因病于2025年5月9日逝世,享年52歲。
張北平
據《羊城晚報》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張北平教授此前因腦部惡性腫瘤在積極治療中。
公開資料顯示,張北平,女,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大科暨消化內鏡中心主任,國家中醫重點專科脾胃病科學科帶頭人,廣州市結直腸炎-癌轉化疾病中西醫結合防治重點實驗室負責人。
從醫生涯中,張北平曾主持或參與國家級課題11項、省部級課題17項,主編及參編專著5部,發表核心期刊及SCI論文100余篇,獲得專利2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次;牽頭或參與制定多項國家行業共識意見及標準,獲廣東省首批杰出青年醫學人才等榮譽。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圖書館”2023年消息,1998年,張北平畢業后來到廣東省中醫院工作;2009年,年僅36歲的張北平升任總院脾胃病科科主任;2019年,擔任脾胃病大科副主任、學科帶頭人。
臨床中,張北平一直在不斷提升醫療技術。
為了跟上現代醫學技術發展,2007年,她先后到南方醫院、瑞金醫院、東方肝膽醫院學習ERCP技術(經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并回院帶頭擴大規模開展,在醫院培養了一批青年人才,使該院ERCP乳頭插管成功率達98%,滿足了肝膽胰腺外科及急診病人的需求。
2014年,張北平又到日本進修學習規范化的內鏡操作及消化道早癌診治技術,回院推行規范化的胃腸鏡術前準備、胃腸鏡檢查,開展消化道早癌的篩查,樹立消化道早癌的早篩-早查-早診-早治的專科工作理念。
為了盡可能快速地挽救患者生命,張北平還曾帶領團隊建設消化內鏡急診綠色通道,對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24h內鏡隨叫隨到服務,并盡量首先采用內鏡技術緊急救治,盡快解除生命危險,追求病人利益最大化。
截至2023年4月,醫院將消化道出血死亡率控制在1%以下,且內鏡一次性救治成功率達95%以上,因此獲得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師分會頒發的“危險性上消化道出血救治示范基地”。
同時,張北平帶領團隊積極開展消化道梗阻性疾病的急診介入治療,例如結直腸癌合并的急性消化道梗阻的支架置入術、膽道胰腺梗阻的ERCP術等,做到及時解除可致命性梗阻,為后續治療創造條件。
“哪有什么天才,不過都是刻意練習。我會要求自己把每一臺手術做到盡可能完美。”回顧自己在消化內鏡技術上的不斷精進,張北平曾表示,書籍《刻意練習》深刻影響了自己,“我們都以為天才源于天賦,事實不過源于專業研究領域上日復一日的刻意練習。”
因此,張北平要求科室里的年輕醫生每天分享典型病例,看看經典的手術視頻,學會模仿、反復練習,追求卓越。
在接受采訪時,張北平還曾表示“蘇東坡是我的最愛”,因為她從蘇東坡身上看到了濃厚的人情味,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成為一名心中有愛、敢于擔當、幫助他人的醫生。
參考文獻:
[1]讀書人 | 省中醫張北平:用醫術治愈病人,用讀書治愈自己
https://mp.weixin.qq.com/s/FOJgv93wXz8zJkiTr6pywg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